2017-06-28 12:28 来源:网友分享
1、但如果严重,用药控制一下为好,否则孩子太受罪了。一定不要长时间用,一好转就停药、避免药物成分累积。
所有治疗皮疹、湿疹的药物都必然含激素,其中“肤乐霜”、“尤卓尔软膏”可以放心用,激素含量低(地塞米松、醋酸肤轻松类药物会引起日后黑斑和红脸),对宝宝皮肤副作用小。金银花煮水擦洗可以配合进行。
给药的剂量应按每天每公斤体重1~2毫克计算,每天分3~4次服用。也可给患儿口服扑尔敏,给药剂量按每天每公斤体重0.35毫克计算,每天分3~4次服用。
2、好转后作为日常巩固,天津产的“郁美净”儿童霜就很好,内含鲜奶,即辅助治疗湿疹,又滋润干燥皮肤。平时洗澡时小心感染的部位,局部多护理,避免蔓延到好的皮肤。
另外,过敏体质的孩子,日后添加辅食要在意,鱼虾、鸡蛋等高蛋白食物要慢慢添加,观察反应。
1、保持皮肤干爽。
2、避免接触过敏源,包括环境清洁、内衣裤更换为棉质、替代易致敏食品等等。
3、注意不要用过热的水清洁,以免加重。
4、使用花香花宜止痒润肤油,止痒并修护皮肤皮脂膜。
5、注意调整饮食,要注意忌食辛辣刺激。
6、剪短手指甲,避免抓挠致破,继发感染。
7、切记不要使用激素药膏,以免形成激素依赖,最终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
8、避免进食易致敏的物品,如酒类、海鲜贝类食物应禁用,以清淡饮食为好。
特别提醒:湿疹本身不是有潮湿所致,但潮湿可以促使湿疹加重。给孩子洗完澡,或者是孩子出汗后,皮疹都会变得更加明显。第一次引起家长重视往往是洗澡后,因此将原因推为洗澡后身体没擦干等潮湿因素。
如果用了很多方法还是不行的话,还是对婴儿湿疹用什么药有困惑的话,那你最好还是带着宝宝去医院诊断下,是最保险的。最后看看婴儿湿疹症状图片,那些震撼的图片让父母揪心。
宝宝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但有些新爸爸妈妈不了解湿疹,对于宝宝湿疹症状的了解更是少得可怜。
宝宝湿疹好发于额部眉毛、两颊、头皮、耳廓周围等头面部位,以后逐渐蔓延至颈、肩、背、四肢、肛门周围、外阴部位等皮肤皱相处,甚至可以波及全身。
如果宝宝在躺着时会在枕头上蹭脑后部;或在趴着时会用床单摩擦面部止痒;抑或在你抱着他时,会依偎在你的肩膀揉蹭脸部,那么即有可能已经被宝宝湿疹盯上。
由于瘙痒,宝宝容易变得烦躁不安,会在夜间哭闹以致影响睡眠,又由于小儿用手抓痒,常可致皮肤细菌感染而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另外,根据表现的不同,宝宝湿疹可分为以下三型:
1、干燥型:湿疹表现为红色丘疹,可有皮肤红肿,丘疹上有糠皮样脱屑和干性节痂现象,很痒。
2、渗出型:多见于较胖的婴儿,红色皮疹间有水疮和红斑,可有皮肤组织肿胀现象,很痒,抓挠后有黄色浆液渗出或出血,皮疹可向躯干、四肢以及全身蔓延,并容易继发皮肤感染。
3、脂溢型:湿疹表现为皮肤潮红,小斑丘疹上渗出淡黄色脂性液体覆盖在皮疹上,以后结成较厚的黄色痂皮,不易除去,以头顶及眉际、鼻旁、耳后多见,但痒感不太明显。
爸爸妈妈们可根据宝宝湿疹的情况不同,做好预防或日常护理工作。
1.清热四心汤
连翘心、栀子心、莲子心、竹叶、蝉蜕、黄芩各6g,生地10g.木通1. 5g,车前子、车前草各10g,灯心草1扎,赤小豆15g。
根据患儿年龄大小,选择不同的服药方法,在治疗中非常重要。(1)对有母乳喂养的患儿,可采用由母亲服药,药行于母乳,通过哺乳,达到喂药给患儿的目的。水煎取汁200ml,分2~3次母亲服用。 (2)对于年龄稍大一些能够直接喂服中药的患儿,水煎取汁100ml左右。每次10ml左右,分3~5次少量多次间断服用。服药7天后,观察疗效,治疗期间,忌辛辣食品。
婴儿湿疹,以胎中遗热为其发病基础,治疗以湿热证治者多,但本方所主治证的辨证以脾、心、肺三脏为中心,因而,内服药不应拘泥于清热利湿之剂,其他活血、散风、养阴等药,亦可随症灵活应用。故有的医家认为。在湿疹的辨证治疗中,治风治肺为先,治湿治脾为主,治热治心为重:因此,在具体辨证中,既要注意病程的长短,又要重视皮疹的演变。病程短者,湿热流窜肌肤为其主要方面,治当利湿、清心、导赤;病程长者,湿热化燥,伤阴耗液则是主治方向。治当养血、疏风、化湿。从湿疹的演变辨别风、湿、热三邪的孰轻孰重,是治疗湿疹选方用药的重要依据:本方立意清心导赤、去胎热、除湿毒。方中四心药清心导赤,清热健脾解毒,配以生地、车前子、乍前革、竹叶、赤小豆、甘寒淡渗除湿。少佐木通,黄芩既取上清肺热,下给出路之利,又有防止苦寒伐胃之弊,用蝉衣去风宣透,引药达表,配方严谨合理,切中病机,故获良效。
2.三仙汤
炒麦芽、炒谷芽、炒神曲各10g,土茯苓、薏苡仁、防风、山药、苍术各5g。合并有腹泻者加车前子、茯苓、泽泻,气虚多汗者加黄芪、当归、五味子,夜啼不安者加枣仁、夜交藤,继发感染者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食母乳者其母忌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
本病湿邪为害是主因,由禀受胎温热毒,或素禀脾虚湿盛,再感风邪所致。因脾虚生湿,湿而化热,脾虚食滞,故治以健脾消食,清热除湿。方中焦三仙健脾消食,薏苡仁,山药健脾除湿,土茯苓,苍术清热除湿,配以防风清热疏风止痒。诸药合用健脾消滞,清热除湿,故收效。
3.青黄散
白芷、黄柏、蛤壳、雄黄、枯矾、冰片、青黛各等分,研末和匀备用。根据皮损情况:若为糜烂、渗出者,可用棉签沾上药末,弹撒在皮损创面上,每日早晚各1次。换药前先用2%硼酸液清洗创面,若皮损处已结痂,可在药末中加入麻油调成稀糊状敷于病灶及周边处0.5cm,厚0.1cm,每1~2天换药1次。一般7天为1疗程。如未愈者,可继续治疗。
青黄散中,白芷具温散结气、祛风除湿之功;黄柏能湿热,消肿毒,用于湿烂、湿痒、湿肿诸症皆有良效;蛤壳清热化痰、软散结;雄黄外用解毒、燥湿、杀虫、止痒;枯矾有清热、燥湿、解毒之功,散剂作掺敷药,其燥湿之力尤著;冰片为疡科外治之常用药,取其宣郁热火毒、辛香走窜、通经行气之效;青黛具清热、解毒、杀虫、吸湿、血之功。诸药共奏清热凉血,解毒收敛及止痒之功效。
温馨提示:
要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搔抓,日晒等,尽量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