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3 20:11 来源:网友分享
1、休息和睡眠:高热会增加新生儿的能量消耗,此时增加新生儿的睡眠时间,减少能量的消耗,将有利于机体与疾病的斗争。同时父母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精神、体温、脉搏、面色等等。要为新生儿安排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室内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过于吵闹;室温以20℃左右为宜,室内不要门窗紧闭,要保持空气新鲜,注意通风,要防止烟尘,切忌在室内抽烟。
2、饮食:发热会导致新生儿体内水分散失较多,而且容易出现消化道功能紊乱,引起孩子的食欲下降。因此此时不能强求孩子进食,而应减少食量,并增加饮水;父母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可口的、富有营养和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帮助孩子开胃。每次吃的量可少些,而吃的次数可多些,并多给予一些水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应在两次喂奶之间喂些水,也可缩短每次哺乳时间。人工喂养的婴儿应减少奶量,奶中多加些水,待病情好转后再恢复平时的饮食。
3、降温:新生儿高热时易引起抽痉,因此当新生儿体热太高时,父母应注意采取物理降温措施,一般可用冷毛巾、冰袋湿敷在额头或枕部,也可用35%-50%酒精擦头、上下肢、腋下和腹股沟等处,帮助散热;或者遵照医生嘱咐用些退热药物,一般体温降到38℃以下时就可以停药。但注意降温需要有个舒缓的过程,下降太快会让孩子不适应而出现其他症状。
4、保持清洁:发烧患儿出汗多,因此勤换内衣,预防受寒显得格外重要。
5、淡盐水淑口:常常使用淡盐水淑口,可以保持病儿的口腔清洁。
经过细致的体格检查,根据一些体征能帮助找到新生儿高热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若患儿皮肤出现皮疹,可能为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例如幼儿急疹、麻疹、风疹等。
2、若发现疱疹,可能为水痘。
3、若发现皮肤有瘀斑,应考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亦应考虑血液系统疾病。
4、若发现浅表淋巴结肿大,应考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亦应该注意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
5、若发现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可能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
6、若发现口腔粘膜有斑点,可能为麻疹。
7、若肺部听诊闻及痰鸣音或水泡音,是急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的体征,肺部听诊有哮鸣音,应考虑喘息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
8、腹部有明显的压痛或其它体征,应注意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
新生儿的正常体温为36.2-37.8℃(肛温)之间,当体温超过此范围即可称为发热。因新生儿对高热的耐受性差,在体温超过40.0℃并持续时间较长时可引起惊觉、脑损伤、神经系统后遗症等。有些家长一着急,就会乱了手脚。降温固然重要,但是采取的措施不当会雪上加霜。
比如酒精降温:即用酒精擦拭宝宝皮肤,这确实能很快降温,但是弊大于利。
一、酒精发挥作用太快,会有反作用。宝宝可能会开始全身颤抖,而引起体温的再次升高。
二、有些宝宝会对酒精过敏,而引起全身不良反应。如皮疹、红斑、瘙痒等。
三、酒精会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被宝宝吸入体内,引起酒精中毒,甚至昏迷。
四、因酒精擦浴能兴奋迷走神经,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甚至引起心室纤颤及传导阻滞而导致心跳骤停。
结语:对新生儿应首先采取自然降温法,即松解宝宝的衣服和包被,让其自然散热。也可以在宝宝额头敷一块凉毛巾或给宝宝用温水洗澡。如情况严重,应及时去医院。
新生儿发热是一种常见的正常的是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防御反应,对免疫系统有重要的刺激作用。一般来说,发热即体温异常升高,新生儿的正常体温可波动于一定范围,如果妈妈发现宝宝有短暂的体温波动,但全身情况良好无病症,就不认为宝宝患病。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腋下体温一般为36-37℃;春秋冬三季平均值上午36.6℃,下午36.7℃,夏季上午36.9℃-36.95℃,下午37℃。当喂奶、饭后、运动、哭闹、衣被过厚、室温过高时,可使新生儿体温暂时升高到37.5℃左右,甚至偶达38℃;相反,若宝宝饥饿、体内热量低,还有一些体弱的病患儿处于少动状态或保暖条件不佳则体温可降为35℃左右,临床上称体温过低或体温不升,应及时采取保暖措施。
判断宝宝是否发热的最好办法就是测量体温。测体温的方法亦影响所测真实体温数值,如试体温的时间和条件不同,所测出得体温数值有差异,如腋表、口表和肛表所测得数值依次相差约0.5℃,即测腋表者最低,肛表者最高。测腋温应以5分钟为准,不宜超过10分钟以上,过久所测体温有渐增趋势。若口腔、肛门内有局部炎症时测得数值较高,而在寒冷环境中用腋表所测得数值可偏低,因此,对可疑发热的宝宝,妈妈应根据环境变化,认真核对体渐测量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