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6 11:06 来源:网友分享
鹅口疮好发于新生儿、小婴儿特别是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的患者。鹅口疮可发生于口腔的任何部位以舌、颊、软腭、口底等处多见。首先有粘膜充血、水肿口内有灼热、干燥、刺激等症状。经过1-2天粘膜上出现散在白色斑点状如凝乳呈半粘附性略微高起。随后小点逐渐融合扩大成为形状不同的斑片。最后斑片又相互融合。经过数日白色斑块的色泽转为微黄日久则可变成黄褐。白色斑片与粘膜粘连不易剥离若强行撕脱则暴露出血创面但不久又被新生的斑片所覆盖。患者有口干、烧灼感及轻微疼痛。有时可出现患儿烦燥拒食啼哭不安等情况一般全身反应不明显部分患者可有体温升高。如果治疗不及时病变可向口腔后部蔓延至咽、气管、食道。引起食道念珠菌病和肺部的念珠菌感染同时出现吞咽困难。少数病例病菌可进入血液循环成为白色念珠菌败血症病情危重偶尔可引起心内膜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
1、口腔粘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擦去斑膜后在患儿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象乳凝块样的东西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常见于颊黏膜、上下唇内侧、舌、齿龈、上腭等处;有时波及咽部。初起时为点状或小片状;逐渐融合成大片乳白色膜略凸起边缘不充血此白膜不易擦掉如强行剥掉局部黏膜潮红、粗糙并有渗血黏膜迅速又生成。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
2、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3、在感染轻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有进食时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鹅口疮患处不痛不引起流口水不影响吸奶没全身症状。有时患儿会出现不肯吃奶现象。
4、受损的粘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更为严重者病变可蔓延至食道、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可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鹅口疮多见于新生儿以及慢性腹泻、营养不良的孩子或长期使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孩子以及奶头、食具不卫生使霉菌侵入口腔黏膜。这些孩子机体抵抗力普遍较差如果口腔护理不当白色念珠菌容易入侵并大量繁衍。两侧颊黏膜、舌、面、牙龈以及上颚等处可见白色点状或片状膜样物不易拭去强行去除其下方可见不出血的红色创面。严重的鹅口疮患儿口腔内犹如白色雪花层层叠叠壅塞咽喉影响呼吸患儿烦躁不安、拒食。
长了鹅口疮宝宝的口腔会有疼痛的感觉宝宝会因此而拒绝吃奶造成食量减少体重增长缓慢的结果如果鹅口疮扩散到口腔的后部有可能“殃及”食道食道是食物由口腔输送到胃里的管道食管一旦受到牵连宝宝吞咽东西就会感到不舒服甚至会因为怕疼连水都拒绝喝。这样宝宝就有可能出现脱水。如果不及时治疗酵母菌还可能波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当然弥漫性酵母菌感染是十分罕见的。如果真遇到这种情况需要采用更有效的抗真菌治疗。
局部用药
鹅口疮比较容易治疗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疗效显著。全身用药症状严重的孩子也可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药物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等进行综合治疗。
全身用药
症状严重的孩子也可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药物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等进行综合治疗。饮食卫生:保持餐具和食品的清洁奶瓶、奶头、碗勺等专人专用使用后用碱水清洗煮沸消毒。母乳喂养者每次喂奶前母亲应先洗手清洁乳头。营养给:应选择容易消化吸收、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并适当增加维生素B和C的给如动物肝脏、瘦肉、鱼类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等。用弱碱性溶液如2%-5%碳酸氢钠(小苏打)清洗涂擦冰硼油(中药冰硼散做成糊状蜜剂)制霉菌素混悬剂等效果良好加强营养特别适量增加维生素B2和C。婴儿室应注意隔离和哺乳的消毒以预防传播。
温馨提示:
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用温水清洗乳晕。
鹅口疮(thrush)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moniliasis),鹅口、雪口、鹅口疳、鹅口白疮。是由真菌传染,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见于婴幼儿。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这种真菌有时也可在口腔中找到当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病。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奶头不洁或喂养者手指的污染传播。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又称口腔念珠菌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