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7 06:53 来源:网友分享
婴儿在4-6个月时,往往会出现发热的情况,约有70%的婴儿会在此阶段出现第一次发热这种情况,并在发热后第三天,全身皮肤出现一些皮疹,儿科上称之为“婴幼儿急诊”或“婴儿热疹”。
婴儿在出生时,会从母体中带来很多免疫性抗体,这些抗体只能在婴儿出生后维持4-6个月(人工喂养的是4个月左右,母乳喂养的是6个月左右),所以很多的婴儿在4-6个月之前是很少有病的。
当母体的免疫性抗体逐渐消失到一定程度后,婴儿的免疫力就会出现一个“急剧降低”的情况,所以,这时空气中、皮肤上、口腔中的一些常见细菌、病毒就会导致婴儿感染或发病,如:比较常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这时就会有发热,而且在发热后的第三天出现皮疹。
婴儿在长牙齿、骨骼快速生长时,也会出生发热,这种叫“生长性发热”,而4-6个月也是骨骼快速生长、乳牙萌出的阶段,这时也会出现发热。
全身治疗
①抗组胺类药主要起镇静止痒作用[1] 。
②抗生素对皮损广泛且有糜烂、渗液的病例,即使没有明显细菌感染的表现,也应适当给予抗生素治疗。如红霉素250mg,每日4次。
③类固醇激素原则上不用于一般病例,但异位性哮喘例外。对严重病例,为尽快控制症状,可短期(2~3周)使用。
④免疫抑制剂包括硫唑嘌呤、环孢素A(CYA)和干扰素等。对AD疗效如何,目前尚无足够资料证实。
⑤尽量避免较长时间或短期大剂量外用皮质激素类药物,中药克服了这一弊端,如纯中药制剂的,每天两次坚持使用,治疗安全彻底。
局部治疗
①类固醇激素用于炎症较重但无明显糜烂、渗液的皮损。在疗程中适当更换品种,起初用强效的,以尽快控制症状,数日后逐渐换成中、低效的。对不同部位的皮损,在品种选择方面也应注意。皮损面积广泛,尤其婴幼儿,宜选用作用较弱或低浓度的制剂。
②抗生素用于感染的皮损。常与类固醇激素并用。
③焦油类煤焦油、糠馏油等对AD有效,常用糊剂,单独外涂或与激素制剂并用。
1、高烧勿太担心
幼儿急疹好发于婴幼儿身上,而且常常会成为宝宝出生以来的第一次发烧,而且还是高烧。幼儿急疹发病时最让爸妈担心的就是高烧不退,即使服用退热药,也要不了多久体温就会又升高。但爸妈应该注意到,宝宝虽然热度很高,但精神状态并不是太坏,基本不影响玩耍和饮食。这一点是与其他疾病有所不同的。幼儿急疹患病后,患儿可以获得持久免疫力,很少第二次发病。
2、哺乳妈妈需要增加液体补充量
如果是还在哺乳期间的宝宝,妈妈则需要增加液体补充量,孩子生病时都比较依赖妈妈的哺乳,尽量多喂奶,提高宝宝免疫力。妈妈注意饮食中不食用鸡蛋、鱼类、虾类、蒜、韭菜等食物,生冷或辛辣食物也尽量不要食用。
3、加强孩子抵抗病毒侵袭能力
幼儿急疹是一种轻型传染病,所以在冬春季节爸妈可以每天给小儿使用板蓝根,用以加强小儿抵抗病毒侵袭的能力,预防疾病。
幼儿急疹,也叫烧疹或玫瑰疹,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以高热、皮疹为特点的疾病,多发生于春秋季,无性别差异。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是引起幼儿急疹的病因。本病预后良好,均能自愈。
偏方一
地肤子、紫草各15克,煎 15~20分钟即可,当水变温后就可以给孩子擦拭身体,减轻孩子的不适,这个方法不论是在出疹前还是出疹后都可以使用。地肤子有清热,祛湿、止痒的作用,而紫草除了能清热,还有凉血活血的功效,非常适合玫瑰疹。
偏方二
绿豆50克 白扁豆50克 大米50克
做法:
1、白扁豆洗净;绿豆、大米用水浸泡2小时备用;
2、将绿豆、白扁豆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焖煮30分钟;
3、放入大米,用中火进行焖煮,煮至米粒开花,汤浓粥稠时,调入冰糖即成。
幼儿急疹的潜伏期大约是10~15天。它虽然是传染性的疾病,却很安全,不会象麻疹、水痘那样广泛传染,家中成员同时患上的机会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