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9 07:59 来源:网友分享
夏季常见的腹泻分两种,一种是吃了腐败变质有细菌污染的食物等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比如由痢疾杆菌引起细菌性痢疾和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腹泻等。一种是吃了辛辣生冷食物导致肠胃蠕动加快出现的腹泻。
孩子发生腹泻,吃什么药最科学呢?一般来说,只有腹泻严重时才需要采用输液治疗,症状较轻时可用一些效果好且副作用小的药物,如丁桂儿脐贴,通常在家也可用药物治愈。下面介绍几种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
黏膜保护剂
如思密达、必奇、健儿止泻颗粒等。服这类药需注意它的用法,一是空腹,二要强调与水调和的比例。空腹不是指饭前,而最好在两餐之间。怎样与水调和,务必认真阅读药物说明。这两条做好了,会极大地减轻患儿症状,缩短病程。
微生态制剂
常用药有乳酸菌素颗粒、乳酸菌素片等这类药由于是活菌制剂,切记不能用热水送服和与抗生素同服。另外,这类药重在调理,如患儿单纯消化不良或因肠外感染引起的腹泻,症状迁延反复时,可服用,但疗程要长。
抗生素类
这类药主要针对细菌性肠炎,品种很多,选药时医生往往根据患儿的临床特点和便检结果,并结合孩子的用药史及过敏史等。这类药在临床上的问题比较突出,滥用现象诸多,切忌联合用药、重复应用、不规律用药。因此,非“细菌性”肠炎是否用抗生素一定要遵医嘱,否则后患多多。
中药类现有的许多中成药制剂在临床上都是行之有效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宝宝服药的依从性,宝宝拉肚子宁糖浆避免了宝宝服药引起呕吐,或宝宝强烈逆反情况,使顺利喂药成为可能。药物剂型方面,通过外贴肚脐给药的就比较好,比如宝宝敷脐止泻散是一味经典老药,有散寒,温中,消食,开欲,止泻,止脘腹疼痛,止呕的功效。
正是由于宝宝肠胃的独特之处,因此宝宝更容易出现小肚肚“不爽”的各种症状。面对这种情形,宝宝会通过一系列现象来让妈妈知道他的困扰。妈妈们你能读懂宝宝肚子闹脾气的几个表现吗?
腹泻:腹泻时大便的次数会增加、水分增多、大便变成水样、带有酸臭味。
便秘:如果宝宝的便便又硬又小,或带有血迹,或便便时哭闹,就有可能是便秘了。
胀气:宝宝在进食或哭闹时吸入空气,或因消化系统不完善而产生胃肠胀气。如果没及时帮宝宝拍嗝,可能会胃胀、胃发紧,不能触碰。宝宝会不停的双脚踢腾、握拳和放屁,甚至会影响睡眠。
吐奶:因为婴儿的消化道还在发育,所以吐奶仅仅是宝宝在婴儿时期的表现。妈妈要分清生理性吐奶或病理性吐奶。
烦躁:宝宝烦躁的最大原因之一,是因为消化系统功能不完善,在吸收乳糖及牛奶蛋白时生成过多的气体,可能会出现腹痛。
哭闹:当肚肚不舒服时,宝宝会通过哭闹让妈妈注意他的困扰。
推拿按摩,是中医常见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具有疏通经络,调整脏腑的作用。如果爸爸妈妈能坚持对宝宝进行推拿按摩,可健体强身,增强其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具体手法如下:
1、按揉推四横纹:四横纹穴位于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别按揉四横纹穴,约2~3分钟;也可推四横纹穴,将小儿四指并拢,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儿的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推50~100次。具有调中行气,和气血,除胀满的作用。
2、按揉推板门穴:板门穴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处。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揉板门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也可使用推法,由拇指指根推向腕横纹可止泻,由腕横纹推向拇指指根能止呕,来回推可调整脾胃功能。按揉2~3分钟,推50~100次。
3、推脾经穴:脾经穴在小儿拇指桡侧面。操作时,操作者左手中指或无名指夹住小儿左手四指,再以拇指与中指捏住小儿拇指,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后,直推小儿脾经穴,从拇指指尖推向拇指根,推50~100次,单方向直推,不宜来回推。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网友提问:我家宝宝今年两岁,最近经常拉肚子。我听人说宝宝腹泻不能立即吃止泻药,否则肠道里的病菌排不出去。请问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孩子患上腹泻后,的确不能过早使用止泻药物。这是因为,引起腹泻的病因很多,没弄清楚就滥用止泻药物,反而会掩盖症状,加重病情。如细菌感染,服用止泻药物后,细菌、毒素及其他代谢产物不能排出体外,会吸收入血,从而使宝宝出现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导致病情加重。所以宝宝腹泻时,一定要慎用止泻药。
如果孩子大便只是稀糊状,并不伴有发热等其他症状,家长可采取调理肠胃功能的方法,比如服用一些益生菌等来给孩子止泻。如果孩子是感染性腹泻,大便有黏胨甚至伴有出血,则要做抗感染治疗。如果大便比较稀,可以选择一些肠黏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腹泻膀胱输尿管反流蒙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