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6 15:07 来源:网友分享
小儿肺炎的患病时间有两种可能:孩子出生时或者出生后感染肺炎。
· 刚出生就患有小儿肺炎
孩子如果在出生后就有小儿肺炎,大多数是宝宝在子宫里或者刚出生时染上。孩子作为胎儿在妈妈子宫里时,子宫里还满是羊水。当出现胎动不正常,或是脐带绕颈,或是在孕妇生产过程中胎心不正常等情况就会导致胎儿缺氧,胎儿的呼吸幅度会变大,羊水就会被吸入肺泡,胎儿就可能引起吸入性肺炎。当发生胎膜破裂,妈妈羊水早破,生产时间延长,或是在分娩的过程中,羊水或者产道的分泌物被细菌污染,而宝宝不幸吸入就可能引起细菌性肺炎。若胎儿吸入了掺有胎粪的羊水,还会引起胎粪吸入性肺炎。
·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新生儿感染到肺炎可能是因为新生儿接触到了带有病菌的人,受到传染引起肺炎。或者是因为刚出生的孩子患有肠炎、脐炎和败血症等病症,体内有细菌,并且由血液进行传播,导致新生儿感染并引起肺炎。
孩子在婴幼儿时期,肺炎则可能由病毒,微生物等引起,或是因为孩子由于饮食不当引起。孩子喜欢吃太甜,太咸的食物或是一些油炸食品,就可能导致体内积食、内热,一旦孩子得了风寒就很可能会感染肺炎。
1.一般症状
(1)发热:孩子有发热症状,体温可能较高,多在38℃以上,最高可能达到40℃。
(2)咳嗽呼吸急促:小婴儿更有可能出现呛奶,抗拒饮食,呕吐等状况。
(3)精神状态不佳:可能会有精神萎靡,烦躁,胃口不好,哭闹不停,腹泻等症状。
2.呼吸系统症状
(1)咳嗽:孩子一开始多为干咳,喉咙中出现痰后,会产生痰鸣音。咳嗽严重时会伴有呕吐,呛奶等状况。
(2)呼吸系统症状:孩子呼吸较浅,鼻翼扇动,有些孩子唇部或指甲有轻微发绀现象。肺部症状在肺炎早期还不是很明显,肺炎中后期可以听到肺部有水泡音。
3.其他系统症状
(1)循环系统症状:婴儿患有肺炎时,可能有心肺功能不全的表现。若孩子的心跳次数增加到160-200次/每分,唇部发绀,手脚有水肿现象,排尿次数减少,肝脏可能迅速变大。
(2)神经系统症状:孩子由于轻度缺氧会出现烦躁,嗜睡等症状,甚至可能出现昏睡甚至昏迷不醒等症状。瞳孔出现变化,对光时,反映较为迟钝或是没有反应。前囟门凸起,有时可能会出现脑膜刺激征(即脑膜病变引起的症状),严重的会引起中毒性脑病。
(3)消化系统症状:孩子食欲不振,伴有呕吐,腹胀,腹泻等状况。严重者消化道会有出血状况,呕吐物呈咖啡色,或出现便血,呼吸困难等状况。如果孩子还出现肠鸣音变弱甚至没有的情况,可能是感染了中毒性肠麻痹,也可能感染中毒性肝炎。
1.创造良好环境
家长要经常打扫房间,开窗通风,促进空气流动,但也要防止穿堂风,因为穿堂风反而不利于小儿肺炎的恢复。家长要保持室内环境的安静,整洁,舒适,室温要保持在20℃左右,室内湿度也要保持在55%-65%,使孩子的呼吸道保持湿润,让孩子更容易的咳出分泌物。家长在孩子恢复期间也要尽量少邀请客人到家做客,探视者也尽量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减少细菌的传播。
2.饮食要求
孩子可能因为发热,出汗等原因,身体会失去较多水分。所以家长要多给孩子补充水分,水也可以使孩子的呼吸道保持湿润,有利于浓痰的稀释,帮助宝宝排出痰液。给宝宝进行自下而上地拍背,平时也要让孩子多翻身,帮助孩子排出痰液。如果孩子还在哺乳期,则尽量母乳喂养。喝奶粉的话,家长要控制好奶量和奶浓度。孩子还在腹泻的话,就给他喂脱脂奶。在恢复期间,孩子的饮食应该更加清淡,让孩子更好地消化和吸收食物并补充蛋白质。家长要准备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给孩子补充营养,促进孩子的消化和吸收。危重患者不能进食的话,就只能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水分。
3.呼吸通畅
孩子感染小儿肺炎时可能有缺氧现象,所以家长要注意孩子的鼻腔内是否有干的鼻痂和其他分泌物,也要注意孩子咽喉部是否有痰液。若有,则家长要及时清除这些堵塞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孩子的通气功能,减少缺氧现象,加大肺泡的通气数量。
1.接种小儿肺炎疫苗
接种肺炎球菌疫苗,HIB(B型流感嗜血杆菌)等疫苗都有利于孩子预防小儿肺炎。但家长给孩子接种疫苗前要搞清楚孩子是在1岁之前还是1岁之后才能接种疫苗。如果孩子错过了接种疫苗,家长要问医生该如何弥补。
2.注意卫生习惯
家长养成孩子洗手的好习惯。孩子的餐具和杯子也要和大人的分开。餐具要做到定期消毒,家里的衣被,大件家具,地板,地毯也要定期清洗,消毒。特别是家里容易被细菌,病毒,病原体污染的地方,如玩具,门把手,电话等,家长要经常清洁这些地方。
3.保持良好的环境
家里要经常开窗通风,使空气流通。家长也尽量不要在家里面抽烟,如果要抽烟的话要到阳台上去抽烟。据研究显示,吸烟有害健康,孩子长期生活在烟雾环绕的地方会比其他孩子更容易患病,如呼吸道感染,肺炎,哮喘等。
4.加强锻炼
家长要经常带孩子到户外运动,多晒太阳,增强孩子的抵抗力。若有家人感染了呼吸道疾病,要进行隔离,以免空气传播病毒。
温馨提示:
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季节交换时避免受凉。避免过度疲劳,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尽早防治上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