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6 17:13 来源:网友分享
花开了,天暖了,病毒也开始蠢蠢欲动了。今天要说的就是春季非常常见的一种传染病——麻疹!
麻疹是个什么鬼?
春季是麻疹的高发季节,多发于1-5岁幼童,是由麻疹病毒传播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在冬春交替季节高发,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当麻疹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将含麻疹病毒的飞沫排至空气中, 易感者吸入含病毒的飞沫或经眼结膜感染,密切接触者也可经污染病毒的手传播。
麻疹都有啥症状?
感染麻疹病毒后,典型症状为烧三天、出三天、退三天。麻疹的初期症状是发热、咳嗽,眼睛充血、有眼屎,约三天后,会先从耳后、脖子出现皮疹,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一般不痒,而后沿着发际边缘蔓延,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躯干及上肢,多在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手心、脚心,疹间皮肤正常。在出皮疹时往往会高热不退。
需要注意的是,麻疹的整个病程大约十天,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的,主要是麻疹后产生的并发症。麻疹常见的并发症有肺炎、喉炎、中耳炎、脑炎,其中以肺炎常见。并发症是引起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儿童健康。
麻疹的早期症状常被误认为是感冒。专家提醒,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症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口腔,如果口腔黏膜同时出现细盐状的小白点,周边颜色比较红,很可能是麻疹,需及早带孩子去医院治疗。
麻疹应该如何预防?
1
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措施
我国免费为8月龄儿童接种麻风疫苗,18月龄儿童接种麻腮风疫苗。需要提醒的是,及时接种疫苗非常重要。不少孩子因未及时接种麻疹类疫苗而患麻疹。因此孩子一旦满8月龄或18月龄就应及时接种麻疹类疫苗。
由于麻疹类疫苗免疫成功率也不是100%,如果当地开展麻疹类疫苗强化免疫,即使孩子已经接种过麻疹类疫苗,家长也应积极配合按统一要求接受接种。
2
避免接触麻疹病人
麻疹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因此,麻疹流行期间易感者应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患小病就诊不要到大医院扎堆(尤其是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应尽量避免麻疹流行高峰期在人多拥挤的大医院门诊逗留),以防感染麻疹。家庭、公共场所应多开门窗通风。到公共场所接触可疑污染物品后应洗手。
3
麻疹病例应减少外出
怀疑患麻疹应就近就医,同时病人或其监护人应配合医院采集咽拭子、血标本进行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人应隔离治疗,减少外出, 避免传播。
4
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并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保持双手清洁,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后)要立即洗手;如果出现发热、红色皮疹、咳嗽等症状时,要尽快到医院诊治。去医院就诊时应戴上口罩。
tips
北京的粉丝们可到这里去接种!
北京市麻疹的流行特点是每年1月发病人数逐渐上升,4月至5月达到季节性高峰。目前 北京市为适龄儿童免费接种三剂次的含麻疹成分疫苗。同时,还在每年3月至5月份为外来务工人员免费接种麻疹疫苗,为外来务工人员6岁以下子女免费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疫苗漏种的情况,要尽快到接种门诊去补种疫苗。根据北京市儿童免疫接种程序,儿童应在8月龄时接种第一次,1岁半时接种第二次,6岁时接种第三次。目前成人是麻疹发病主体,易感人群应主动联系辖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接种门诊接种麻疹疫苗。
1.被动免疫
在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给于免疫血清球蛋白,可预防麻疹发病;超过6天则无法达到上述效果。使用过免疫血清球蛋白者的临床过程变化大,潜伏期长,症状、体征不典型,但对接触者仍有潜在传染性。被动免疫只能维持8周,以后应采取主动免疫措施。
2.主动免疫
采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的重要措施,其预防效果可达90%。虽然5%-15%接种儿可发生轻微反应如发热、不适、无力等,少数在发热后还会出疹,但不会继发细菌感染,亦无神经系统合并症。国内规定初种年龄为8个月,如应用过早则存留在婴儿体内的母亲抗体将中和疫苗的免疫作用。由于免疫后血清阳转率不是100%,且随时间延长免疫效应可变弱,所以4~6岁或11~12岁时,应第二次接种麻疹疫苗;进入大学的青年人要再次进行麻疹免疫。急性结核感染者如需注射麻疹疫苗应同时进行结核治疗。
3.控制传染源
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隔离。一般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天。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检疫观察3周。
4.切断传染途径
病人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病人曾住房间宜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流行季节中做好宣传工作,易感儿尽量少去公共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