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是人体“司令部” 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好他!

2016-12-19 18:26 来源:网友分享

  大脑是人体“司令部”,人的整个生命是由大脑来管理。近年来,我国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严重威胁到“司令部”的正常运转。每年的9月16日被定为“脑健康日”,呼吁大家主动去管理脑部健康。

  人体“司令部”重要又神秘

  脑健康的范围非常广泛,所有的脑病以及神经系统引起的一些亚健康状态都属于脑健康的范畴。脑健康是指脑器质完整无损和生理、生化代谢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脑健康是一个过程,是脑在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层面上的动态平衡过程,而健康状态就是这一过程中的相对稳定状态。

  人类的许多疾病都和大脑有关,或是因为大脑的某些部位受损,或是大脑细胞“脉动”出现变化。

  影响脑健康的脑部疾病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器质性的,如脑血管疾病;另一部分是脑部功能方面的,即指人的精神健康,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长期用脑过度、脑外伤、脑梗塞,或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饱食、饮酒吸烟、不吃早餐、睡眠不足、少言寡语等,都是影响脑健康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脑血管疾病和精神疾病。

  人人都需保护“司令部”

  很多人在对脑健康的认知上存在误区,觉得脑部疾病是老年人的专利,跟年轻人没多大关系,其实并非如此。面对快节奏生活和高强度工作,诸如焦虑、失眠、抑郁、记忆力衰退以及脑血管意外等各类由神经系统引发的脑疾病或亚健康症状日益逼近年轻人。

  临床上30多岁的年轻人发生脑血管意外等病例逐年增多,每年约按10%的比例在递增。大家一定要树立起“保护大脑,珍爱生命”的健脑意识,既要勤于用脑,又要科学用脑,营养均衡,适度运动,保持良好心态,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科学用脑”是养脑至关重要的一步。脑越用越好,但不能超负荷疲劳使用。长时间的强化用脑会使大脑消耗过大,导致脑功能弱化,从而使皮层下植物神经中枢受到制约,时间长了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我们平时所讲的大脑的“亚健康”多属这种情况。这部分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疾病,但会出现疲劳,活力、反应能力、适应力减退,创造能力减弱等症状。

  平时用脑有张有弛,注意劳逸结合,尤其是脑力劳动者,工作间隙可做一些有氧运动,听听轻音乐等,给大脑提供充分的休息时间。要养成良好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这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避免许多脑部疾病的发生。

  警惕“司令部”的小症状

  许多人特别是中老年朋友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一过50岁,就觉得记忆不行了,以前看一眼、听一次就能记住的东西,现在特别爱忘。做事丢三落四,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记忆障碍或“健忘症”。“健忘症”早期常常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症状:

  1

  记忆力下降

  自我感觉容易忘记事情,甚至转身即忘。正常人有时也会忘事,但事后能够回想起来,而老年性痴呆患者早期出现的忘事,常表现为事后也想不起来;

  有时会反复问同一问题,忘掉了前面已经获得的答案;

  注意力不能集中;

  炒菜时忘记或反复放盐,做好饭菜后可能会忘记端上餐桌;

  常常忘掉自己设置的存折密码或者家庭的电话号码;

  不能回忆刚刚看过的电视或电影的主要情节;

  外出买东西,结果忘记带回家等等。

  2

  语言表达能力下降

  突出的是找词困难,与人讲话或交流时出现语言停顿或结巴。严重时出现词不达意,甚至可能连一些简单的字词也会忘记。

  3

  判断力下降

  对于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判断能力变差,严重时可能对时间概念混乱或在自己住所的附近迷路,外出后不知道如何寻找到回家的路。由于判断力障碍,可能不辨真伪,日常生活中容易上当受骗。

  4

  脾气和行为异常

  情绪容易激动,为很小的事情而哭泣、高兴或愤怒,或莫名其妙地感到紧张、害怕,或猜忌别人。随手将物品放置在不恰当的地方。有的表现为主动性差,变得逐渐不愿参与原来喜欢的集体活动,对熟悉的人也缺乏热情。

  养成好习惯让“司令部”保持活力

  人的记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逐步减退的趋势,但是在减退出现的时间、速度和程度各方面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人到了七八十岁仍思维清晰,能保持很好的记忆功能。

  说明人的记忆功能有可塑性,“老糊涂”也不是不可避免。只要平时引起高度重视,从中青年开始预防,完全可能推迟或减缓生理性记忆力减退发生的时间和程度,避免病理性记忆障碍的发生和发展。

  1

  首先要性情豁达 精神愉悦

  记忆是一种心理过程,某些精神因素可以引发记忆障碍,如心理压力过大,精神过度紧张,心情压抑以及抑郁症等。

  中年是多事之秋,家庭负担重,工作压力大,要注意张弛有度,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老年人退休后,失去了昔日的权力和岗位,往往产生失落感、孤独感,因此,要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和广泛的兴趣,保持心情舒畅,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尽量减少或避免老人独居,多同家人、朋友聊天和交往,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

  2

  其次是勤学习,多动脑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多开动脑子,多分析问题,可防止脑子迟钝,使大脑皮层的记忆神经永葆青春。

  有学者比较了193位平均年龄73岁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和358位平均年龄71岁的健康老人,结果发现,40至60岁的时候经常作一些和使用智力、体力有关的休闲活动如阅读、打球的人,年老时记忆力也比较不会衰退。

  因此,人到中年后,仍然要保持看书学习的习惯,多做一些使用脑力的休闲活动,可大大延缓记忆力减退的时间和程度。。

  3

  然后是加强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良方,运动可促使全身血液循环,保证大脑有足够的血液供应,有助于记忆。

  体育活动一般都是群体性的,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而且可以扩大交际范围,减少负性生活事件如丧偶、独居等引发的不良情绪。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积极参加如打太极拳,散步,爬山等户外活动。

  4

  最后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有人为了增强记忆效果,拼命使用强身补品或补脑药物,也有人想借助烟、酒、浓茶、咖啡来克服健忘,这都是不科学的,非但不会有助于记忆,对身体健康往往弊多利少。

  平时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睡眠要充足但不可过多,注意营养但不可过剩,老年人的饮食以清淡为宜,多摄入蛋白质及含维生素a、b、c、e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蛋、粗纤维食品等;不要使用铝制品餐具;适当补充钙质。

  另外,新近研究发现,适量摄入维生素b12和叶酸有利于减缓记忆障碍。

  富含b12的食物有:雏菊、香菇、大豆、鸡蛋、牛奶、动物肾脏以及各种发酵的豆制品等;

  含叶酸丰富的食物是:绿叶蔬菜、柑桔、西红柿、菜花、西瓜、菌类、酵母、牛肉、肝脏和肾脏。

  经常地、适量地摄入上述食物,对预防老年人健忘有一定作用。

扩展阅读:


一、遗忘综合征的概述

  遗忘综合征(amnestic syndrome)系一种选择性或局灶性认知功能障碍,病人意识清晰,智能相对完好。突出的临床表现为近事记忆障碍和言谈虚构倾向。病人对新近发生的事情,特别是新近接触过的人名、地名和数字,最易遗忘,为了弥补这些记忆缺陷,常产生错构(确有其事,但时间、地点不符)和虚构(病人所述,全属杜撰)。病人呈易暗示性,如给病人以新的提示,可引致编造出新的虚构内容。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健康ICU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