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3 07:12 来源:网友分享
手术后四小时内需禁食包括开水。四小时后,若肠胃蠕动正常,可先喝开水,若无呕吐或其它不适,则可进食软质及易消化食物。为预防便秘及预防手术后可能的轻微发烧情况,请多喝开水、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
疝气手术后饮食要注意清淡,避免过于油腻。疝气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疝气患者治疗后,伤口如有出血、红、肿、热、痛、有渗出液、发高烧,请即回医院诊治。小儿疝气术后一周内,应尽量让病儿平卧,三月内都应避免剧烈的活动。
注意营养,要多吃蛋类、瘦肉、鱼、鸭、鸡等。主食方面,应尽量多选择粗粮类食用,这些都是可以帮助排便的食品。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比如橙子、猕猴桃、苹果、葡萄等,以及西红柿、茄子、刀豆、芦笋等易消化且有营养的蔬菜,蔬菜在烹饪时以清淡的方法为最佳选择。
也不宜食用容易引起便秘、腹内胀气、或者过冷过热的食物。应多吃易消化的食物,以此减轻肠道负担,平时应做到“三多一少”,多吃含粗纤维的新鲜蔬菜,多吃粗粮(全麦类)和水果(香蕉等),少吃油腻厚味的肉类。
1、腐乳、葱、辣椒以及韭菜。这些食物都不利于伤口的愈合,而且还可能会导致伤口发炎。
2、辛辣食品,辛辣食品不利于伤口的愈合,还有可能让伤口受到感染。
3、碳酸性的饮料。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和喝那些碳酸性的饮料。由于腹内压的改变是诱发疝气的因素之一,所以要注意不要喝碳酸饮料,因为碳酸饮料会引起胀气等情况加重小肠疝气。
4、易引起便秘及腹内胀气的食物。暂时不宜吃绿豆、白菜、白萝卜、青萝卜、黄豆芽等。少吃易引起便秘及腹内胀气的食物,油腻煎炸之物如薯片、虾条、朱古力等也不宜吃。还有就是忌烟酒。
养生之道网提醒,手术后一定要平卧1—2天,不能半坐卧式应将膝盖弯曲,以免造成腹压增加;避免过度用力,大小便最好都不要下床;术后四天内,伤口应清洁、干燥;五天后可照常洗澡;六天后小心撕去透明膜并拆除纱布即可。术后一个半月内不宜过度活动,甚至长时间站立,避免便秘、哭闹等,否则影响伤口愈合。三个月内不要从事过重的体力活动,以免复发。
小儿疝气手术后护理
一般来说,无张力山修补术是疝气手术的治疗标准,亦或者是腹腔微创疝修补术。要是一般的传统手术,手术过后,伤口会很疼,同时疗程效果也不理想。
现在一般采用微创手术,疗程效果很显著,要是手术顺利的话,当天患者就可以下床正常活动了。正常情况来说,疝气手术后一个星期,患者参加正常活动以及回到职场工作都是没有问题的。
要是患者要完全康复,一般是半年左右的时间。在这半年期间,小儿疝气手术后护理工作也是相当重要的。当然,小儿疝气手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都会嘱咐患者或者家属的。
小儿疝气手术后疼吗
小儿疝气根治的主要途径是手术,而很多家长都在担心的问题,小儿疝气手术后疼吗?一般来说,传统手术后,孩子的伤口处会疼痛,疼痛让孩子大哭大闹,从而影响伤口的愈合。
现在的医院一般是主张采用微创手术,微创手术可以减少患儿的疼痛,正常情况来说,术后一个星期,患者就可以自由活动了。此外,手术后也要防止患者进行剧烈的运动以及便秘,要不也会影响伤口的愈合。
当然,手术后孩子还是觉得疼痛就要及早咨询医生,切勿当是正常情况来处理,导致耽误病情。
1.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疝带、疝托、中医中药等,这些方法可以缓解症状或延缓疾病的发展,但不能治愈,一些不当的保守疗法还会加重病情。此法仅适用于2岁以下婴儿、年老体弱或伴有严重疾病者,常用特制疝带压住疝环,缓解症状。
2.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惟一可靠方法,较少复发。易复性疝可进行择期手术治疗,难复性疝则应限制在短期内手术,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必须采取急诊手术治疗,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手术治疗又分为传统组织对组织张力缝合修补和无张力疝修补技术,目前国际公认的是无张力疝修补技术,包括开放术式和腹腔镜术式。
(1)传统手术 患者术前、术后禁食,术后要卧床数日、输液,安置尿管,患者术后疼痛剧烈,恢复慢,复发率高,许多合并有心、肺、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因不能耐受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而无法手术。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从国外引进后迅速普及。手术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复发率低,疼痛小,一般只需住院2~5天,甚至可以门诊完成手术,术后恢复快。
(2)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取得重大进展。腹腔镜下全腹膜外修补术(简称TEP)只需两个0.5㎝、一个1㎝的切口,不进入腹腔,在腹膜外将疝袋拉回腹腔,再用人造网片覆盖疝突出的缺口。此法适合双侧腹股沟疝及复发疝的治疗,且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
温馨提示:
多喝水多吃高纤维食物,促进排便通畅,预防制便秘。
疝气,即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常见的疝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腹壁疝多由于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肥胖、用力排便、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腹内压增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