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变化 就医的习惯让人担忧

2017-02-09 18:04 来源:网友分享

  这是一份原汁原味的返乡笔记。七位来自不同地域的健康时报记者回家过年,听到、看到、体会到围绕在身旁的健康变化:被慢病缠身的家人,检测水平堪忧的基层医疗设施,一有病就求助偏方的就医习惯,已经不太适应的家乡重口味,还有慢慢浓烈的健身气息……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这些见闻可能无法涵盖健康中国的方方面面,但这些就是我们正在关注,也是正在发生的健康印记。
  黑龙江省鸡西市
  慢病慢病,千万别要老人家的命!
  健康时报记者吕霖:年前,爷爷因肺部问题住进了医院呼吸内科,因治疗情况没有预期的顺利,春节期间也不能断了治疗。
  爷爷的肺部是个老问题了,十几年前动过大手术,肺部被切掉了1/3。加上这么多年来,爷爷一直爱烟如命,有时深夜醒来都能听到他在另一个屋子里咳嗽。
  回到家我直奔医院,病床上的爷爷还在吸氧。老人家精神状态不错,可是我扶他去趟洗手间的来回,他就坐在床边喘得厉害。自从前几年爷爷的膝关节做了手术之后,每日必行的锻炼就搁置了。没有运动,吸烟量也没有控制,加上大东北深冬里寒凉的空气……这些都是诱发老人家呼吸问题的原因。
  对于慢病来说,比治疗更重要的是预防。春节前,采访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王阶院长时他说,未来可能很多人都能活到100岁,但生活质量也许千差万别,这和人们对预防的重视息息相关。
  半年前,奶奶也曾因高血压、心脑血管状态不稳定等原因住进了医院。即便现在,我国人群中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已经有了显著升高,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做好日常管理依然是件难事。
  就拿按时吃药和药量的控制来说,像奶奶和她身边的伙伴都做得不好,他们往往是想起来就吃药,感觉自己状态好点儿就减药。更不能奢望爷爷这样的老人家研究运动量,开出自己的运动处方了。
  守在爷爷病床前时我不禁想,要是家里也有能帮助爷爷奶奶这些老人们管理慢病的贴身医生就好了。家人平时让爷爷少抽些烟不太好使,可过年这几天在医院,爷爷每天的烟量只有2支!医生说的话,老人家真听呐!
  离家前,看到信息说今年鸡西市将“实施重点人群家庭医生计划,普惠群众23万人”。相信家庭医生的上门、预约、转诊、绿色通道等医疗卫生服务,能让爷爷奶奶这些带病生存老人有更高的生活质量。
  山东省滕州市
  家乡的口味仍然重
  健康时报记者刘玫妍:“辣子鸡来啦!”随着老爸的一声吆喝,一桌年夜饭也就齐活了。辣子鸡是滕州特色小吃,一般只有回家才能吃到,是我最想念的菜,也是老爸的拿手好菜。
  鲜、辣、香,吃一块要连呼几口气,辣到嘴唇发红却欲罢不能。再加上辣黑鱼、羊肉汤、香椿拌豆腐……这一桌子的菜伴着这一年的家常话,于我,这是年味最浓的时刻。
  我们那儿有守岁的习俗,不过12点不睡觉。大家吃完年夜饭会看看春晚,唠唠家常。可今年的我却顾不得跟家人聊天,年夜饭的余味就是辣和咸,一直不停喝水。“爸,今天的菜是不是盐放多了,我怎么这么渴呀?”“和平常差不多,为了照顾奶奶,还少放了点呢。”我心想可能在外久了,不太适应家里的口味了。
  初二,按照惯例去外婆家,舅舅同样准备了丰盛的菜式。可看着满桌的鸡鸭鱼肉,却只想吃点清淡的。“咱们这边的菜太咸了,我都有点受不了了。”表弟边吃边说。“这些天都是肉,好像只有吃大鱼大肉才算过年似的。”“那是因为以前生活条件不好,过年才能吃上肉,现在可以随时吃,但这就像个习俗似的就这么延续了。”在和表弟的聊天中,我才知道原来不适应的不止我一个。
  山东人重口味是出了名的,除了吃盐多,还好喝酒,这一点在过年时体现最为明显。从大年三十到初五,走亲戚串朋友,老爸几乎每天都有局。我问老爸“为什么山东人酒量大?”“这和环境有很大关系,咱们这儿深受酒文化影响,酒桌礼仪多,一般敬一圈下来,不能喝的也喝了七八两,再加上劝酒,怎么着也喝不少。”
  吃很多肉,喝很多酒,好像才足以表现这一年的富足和热情。在一代又一代的传递中,人们已习惯这种重口味的饮食习惯,也默认了这种庆祝方式。其实,传承并非一成不变,可以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只不过要把握度,为了更健康,不妨就从掌勺人少放一点盐开始。
  江西省上饶市
  做个肺癌筛查也挺难
  健康时报记者杨小明: 春节回家发现母亲咳嗽得厉害,白天不自觉地咳嗽,有时晚上我睡在楼上,都能听到楼下母亲的咳嗽声。常年跟医生打交道的职业习惯,让我对家人的小症状尤其敏感。
  母亲家有肺癌家族史,外婆在50多岁时患肺癌离世。肺癌是有家族史的,咳嗽也是肺癌的早期症状,加上母亲50多岁也是高危年龄。一系列高危因素,出于职业习惯,我准备带母亲到县医院做个肺癌筛查,让家人放心。
  把母亲的症状和担心告诉了医生,医生迅速开出了一个检查单。心想医生开这种检查单不会出错,母亲拿着检查单就去缴费了。不过当缴完费准备检查时才发现,医生开的原来是普通胸片x光的检查单。
  跑医疗口多年,也采访过国内很多知名肺癌专家,目前肺癌筛查的最佳方法应该是做低剂量胸ct扫描,而不是做普通胸片x光检查,因为它很难看出小的结节,筛查作用有限。于是我拿着检查单找到了医生说明缘由。
  “你不是查肺癌么,一直就是用x光检查的啊”,医生一听一头雾水。我提出希望把x光检查单换成低剂量胸ct。用低剂量胸ct筛查肺癌是写入了肺癌筛查规范的,且在2015年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就发布了低剂量ct肺癌筛查的专家共识。一番解释之后,医生不情愿地开了一个ct检查单。
  缴完费来到ct室,这时我留心多问了一句“咱们县医院的ct是多少层的啊”,ct室医生回答是8层的ct。这又让我有点不放心,印象中,国内的专家共识是,筛查肺癌的ct最好是使用16层或以上多层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由于不确定,又马上给北京一个采访过的国内著名肺癌专家电话请教,专家告诉我其实现在一般都用64层的ct了,8层的早不用了,而且如果是筛查肺癌的话,8层的确实不太好。
  这时我返回到ct室,如果是8排的就不做了,花了钱没有起到很好的筛查目的,暂时就不做了。ct室的医生一听急了,“全县的人来医院查都是用这个检查,怎么你妈就更金贵”。
  ct室让我找开单医生,开单医生也是一脸不理解,一番折腾之后总算退费了。
  没有做到筛查,终究是不放心,第二天又带母亲到了市人民医院,市人民医院医生告诉我,4年前市人民医院进了64层ct,才算放心做完筛查。
  虽然最后的检查结果并无大碍,不过这次筛查却体验了一次家乡的医疗条件。跟北京那位知名的肺癌专家聊起这件事,肺癌专家感叹说,基层医疗设备其实不赞成购买高精尖设备,这样容易造成大检查和医疗设备的浪费,所以一般够用就行,这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基层医务人员的医学再教育应该重视,医学知识应该及时更新,毕竟他们才是健康的守门人,这也是基层医疗面临的最大问题。
  安徽省安庆市
  老乡们很迷信偏方
  健康时报记者黄兰君: 太湖县,曾孕育中国佛教领袖赵朴初先生的小县城,那里便是我的家乡。
  龙山夜雨、法华方竹、玄妙古松是太湖有名的风景,特别是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一年一见的小县城总会给我很多惊喜,鳞次栉比的新楼盘,正在改建的国道、规划中的高铁站……这里发生的一切都在讲诉着小县城的发展。但,乡亲们碰到慢病信偏方的观念,却也让人忧虑。
  妈妈是四五年的类风湿关节炎老病号了,因此认识不少同病相怜的病友,在听他们闲聊中才发现,几乎每个病友都有自己打听到的独门偏方,而且老病友们坐在一起,最喜欢的就是聊她们从不同渠道拿到的秘方。
  “我的手最近挺好的,都不疼了。哎呀,前段时间,连拳头都握不了,就是泡药酒喝。”老家的人喜欢冬天聚集在一起洗衣服,一位比妈妈年纪还要大的婶婶搓着衣服跟大伙捞着,“把蛇、蚂蚁浸在白酒里,我一餐要喝一盅子呢。”说的人兴高采烈,把我这听的人吓得不轻。是药三分毒,一锅泡的药酒能乱喝吗?
  老家的生活圈子很小,大伙儿有啥好东西总想着分享。如果有人生病了,邻居、亲戚、朋友都会热心地找药。因为妈妈也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老病号,总有人跟我们“推销”。
  有位也受类风湿性关节炎之苦的伯伯就曾跟我推荐过一款粉药。伯伯的病史比我妈妈还要久,却从来没有接受过正规治疗,不是看着当地县电视台播的广告买药就是琢磨偏方。“这药是我媳妇在北京给我买的,老中医家的祖传秘方,你回去也给你妈买点。”伯伯很热心,“不过这药没有通过国家卫生部门的审批,一般店里买不到。”尽管知道所谓的祖传秘方并没有通过国家食药总局的审批,但这位热心肠的伯伯还是四处跟大家介绍,当地也有不少人跟着吃这种三无药品。“一开始医生也是让我按月要去检查,我一次都没查过,每次都要抽那么多血,还花钱,我这不也没事吗?”
  类风湿性关节炎曾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但发作起来,手脚肿痛、晨僵甚至手指会变形,但全县只有县人民医院有唯一一个风湿科医生,但很多药在当地都买不到。我妈也曾吃过偏方的苦,曾被亲戚介绍到隔壁县去找老中医用偏方,疼倒是止住了,但半个月胖了近30斤,一停药,手又肿又疼,一点起色都没有,最后还得求助专业医生。
  家乡的发展有目共睹,但在健康意识方面,很多人依旧习惯有病先找偏方,不仅自己找,还相互推荐,非得在偏方上摔了跟头才算。其实,这跟家乡媒体的宣教有很大关系,在县电视台,很多药都用长达半个小时的形式来宣扬它们的神奇效果,有的甚至会请一些当地的老百姓用方言来以身说法,大家屡试屡骗,屡骗屡试。
  河南省固始县
  他们老人,谁在身旁?
  健康时报记者董蕊:我的家乡固始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20~60岁的人群大多在外务工。现如今的乡镇村庄人很少,很多房子空着,直到春节游子们才回乡。这几年,家乡的日子越过越好,但高发的慢病也成为春节聚会时的沉重话题。
  表姨家今年是在病床前吃的团圆饭。表姨的妈妈、我的姑姥姥今年94岁,去年因脑梗丧失了行动能力,又出现了老年痴呆。表姨办了内退,和还在上班的表姨父人不离身地伺候了老人近一年。表姨的儿子在县城上班,放假的时候会回家搭把手。
  “这个病太磨人,她(姑姥姥)老年痴呆,嘴巴乱说、瞎指使人,自己又动不了,每次都是我和你姨父一起把她搬来搬去,你姨父的腰都坏了,我的膝关节也不行。今年我们还能这么伺候她,明年可怎么办,你弟媳妇要生孩子了,我还得带孩子……”我去表姨家拜年的时候,刚好碰到姑姥姥拉肚子,拉了一身。我和表姨一起把姑姥姥的脏衣服换洗了一遍,零下2度的天气忙出一身汗。姑姥姥很重,没有两个130斤以上的人,还真搬不动。但她一天至少要被搬动10次。
  同学聚会的时候把这事儿一说,几个同学马上说这还算好的:“俺舅爷脑出血,在夜里,没人知道,孩子都在外打工。人直接就死了。”“俺们村里的老人,60多,重病,大儿子想治,小儿子不想治,最后也没治,等着死。治病得好几万,他们拿不出来这些钱。”“也有送敬老院的,不过条件真不行,没人愿意伺候。要是在家里伺候,可以找护工,护工也不爱接不能动的人,要价相当高,一个月好几千,谁掏得起?”……
  固始民风尚且淳朴,不赡养老人的事少见,更多的是老人生了重病没钱好好治、没人在身旁照顾。大多数老人没有退休金和保险,一生大病就成了家庭的重负。幸好有新农合,在我们老家,一年交150元,大病基本覆盖,买药也包括在内,根据病种、病情能报50%~70%。固始离合肥很近,很多人都去合肥看病。只要在老家医院办个转院手续,去外地看病,都能走新农合报销!
  山西省朔州市
  旺火,想说爱你不容易
  健康时报记者乔靖芳:“12点啦,去点旺火(用一块块煤炭垒成塔状,外面贴着写有“旺气冲天”的大红字条)喽!”
  在山西很多地方,每到除夕夜12点,一家人开始围着旺火暖手、烤花馍,煤炭噼里啪啦的燃烧声和不断向上熊熊燃烧的火焰,寓意着来年运气旺气冲天,承载着大家对来年的期许和希望。
  可是,每当这个时候,天空中烟雾缭绕,能见度低到用“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你就站在我面前,你却看不到我的脸”来形容也不为过。同时,又不得不因为怕脏了头发戴着帽子,烟味呛得眼睛都睁不开,连鼻孔里擤出来的鼻涕都是全黑色的……做科普记者几年来,听多位专家说过这种烟雾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煤炭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对大气环境不利,同时其燃烧粉尘会随人体呼吸进入呼吸道,长期吸入这种被污染了的空气,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就可能找上门。想到此,真想感慨“旺火,想说爱你不容易”。
  况且,垒旺火需要不少炭,而且旺火要一直从夜里12点燃烧到第二天早上,第二天地面上残留的都是燃烧后的煤炭灰,如果有风,吹得到处都是,对环境污染很大,甚至可能引起附近的柴禾和电缆着火造成火灾。
  政府也开始意识到这些问题,并在逐步实施“禁旺火令”,近几年我常常看到家乡政府和很多企业带头用灯艺旺火、电子旺火取代了传统的煤炭旺火,热闹不仅未减反增,而且还为环保贡献了一份力。同时,很多小区物业也尽量保证一个小区或一栋楼只垒一个旺火,数量减少,因此带来的污染和隐患也就相应减少,平时很少走动的邻居也能趁烤旺火的时间多聊几句,何乐而不为!
  这样一来,不变的是通过旺火所传达的健康期盼,变的却是人们的环保观念,这个大环境需要大家撸起袖子共同维护,少垒一个旺火,少烧点煤炭,少抽一根烟,这些生活中的小事都是很容易做到的。环境好了,身体棒了,心情美了,健康也就自然来了!
  江苏省淮安市
  健康,成了这座城市的底色
  健康时报记者梁缘:大年初四,家乡正好赶上一场大雪。一整夜,白了一座城。尽管寒潮汹涌,但乐坏了我爸,奔着冰天雪地,向阳光湖进发。一波大老爷们,三五成群,滚雪地,跳冰洞,游冬泳,不亦乐乎。
  自从一年前加入了被我妈称为“不正经”组织的淮安市游泳协会,我爸的心理年龄至少往回拨了10岁。泳协不仅每周每月搞活动,还定期组织比赛、评奖、开年会,搞得有模有样。泳协微信群里,二百来号人,有男有女,农民,老板,开拖拉机的,开大奔的……一旦入了会,身份就只有一个——游泳爱好者。闲暇无事,探讨泳姿、推荐泳具、攒聚会。总之,只要身体动起来,健康和好心态也就跟着来了。我爸之前睡眠不好,现在游上了泳,一回家沾枕头就着。
  还别说,不止我爸,这次回家,我发现不少淮安人都越来越把健身当回事儿了,社区周边的健身会所也接二连三地冒出来,不少人的周末消遣不是在家上网,而是泡在健身房和游泳馆。政策好了,经济宽裕了,人也想开了。你要是赶在周末去奥体中心的游泳馆看看,泳池里男女老少,满满当当。
  淮安人对游泳的热衷,当然也跟政策离不开。从去年开始,淮安市政府每月在奥体中心游泳馆投入15万:早上9点至11点,针对全市市民免费开放游泳馆,游泳馆不仅能游泳,还能免费冲澡。场馆周边就有不少农民,光冲着免费洗澡这条,也要尝试着游游泳。游着游着,也就成了习惯。不少人游泳的热情就是这样被调动起来的。
  一座城市,说白了是一种文化,是人和物长期磨合形成的文化共同体。当一座城市有了健康的底色,那必然是无数人在城市中身体力行的结果。为了更健康的体魄,人们花费时间精力,投入运动和健身。
  观念的改变,才是最大的改变。每一次回到淮安,除了目睹车流灯影在城市中来往穿梭,除了见证一座座通天建筑群拔地而起,你真正能感受到的,是这座城市在无形中被赋予的气息,是在潜移默化中人们精神面貌中发生的改变。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健康ICU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