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2 09:38 来源:网友分享
雾和霾都可以造成空气混浊,但却是两种气象。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霾”天气的定义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微带蓝色。
【霾的本质】是“细粒子污染”,主要是工业废气排放、焚烧物释放的烟尘、汽车尾气等气体污染物,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所形成的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
【形成原因】是在没有明显空气活动、风向由北转南、低空有逆温层(上暖下冷的稳定气层)、无风或微风等气象条件下,空气不对流,而空气中的悬浮物含量又比较高,全部漂浮在空中,不易散去,被阳光多次反射照耀后,天空就变成黄土色,空气变得格外混浊。阳光不能使霾散去,只有大风或者下雨才能使悬浮物扩散。
“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水晶,主要成分是水珠。雾多呈乳白色,大多数在凌晨以后形成,日出前最浓,日出后逐渐消散。霾和雾的区别在于水汽含量的大小,当水汽含量达到90%以上叫雾,低于或等于80%叫霾。
雾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霾。比如,前一天如果下雨,次日空气湿度加大,如恰巧遇上冷空气来袭,清晨时即可形成雾;但阳光出来后,由于空气对流不畅,空气水分减少,悬浮物被扬起,雾就可以转化成霾。
很多人会把两者混为一个概念,认为雾霾就是PM2.5,其实PM2.5只是雾霾的其中一种组成部分,两者属于包含关系,并不是对等关系。之所以会有这种概念上的误差,是因为PM2.5颗粒物是构成霾的主要成分,对人体的伤害最大,是导致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所以治理雾霾的关键就是解决PM2.5问题。因而很多新闻或是文章会把PM2.5作为雾霾的“代名词”,造成大众在观念上的一种误差。
PM2.5对雾霾天气的形成有促进作用,雾霾天气又能进一步加剧PM2.5的积聚。雾霾天,空气中的湿度较高,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气体会通过大气化学反应生成PM2.5颗粒物,PM2.5的积聚也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细菌等),会为疾病传播推波助澜,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雾霾天气,空气中的可吸入性悬浮物增多,病毒和细菌扩散慢,有害物质是正常天气的50-100 倍,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雾霾天气对呼吸道的影响最明显,可使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明显增多。
冬季更明显。因空气相对寒冷,或者早晚温差大,呼吸道处于高敏状态,对大气中可吸入性颗粒的刺激反应更为敏感,悬浮颗粒可随呼吸而进入支气管、细支气管,细小颗粒物最后沉积于肺泡,引起支气管炎、肺炎,促发哮喘,加重老慢支和肺气肿等急慢性呼吸道疾病。
此外,长期生活在雾霾环境中,会提高肺癌的发病率。据权威资料统计,我国吸烟者数量并未显著增加,可是肺癌患者在过去30 年里却增加了45.6%,这与空气污染关系密切。钟南山院士认为,雾霾天气导致肺癌和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增高超过尼古丁的危害。
2.对患有心脑血管等慢性基础病患者的影响:雾霾天气增加了原有心血管慢性疾病患者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并影响其心脏的功能,加重心脏的负担,可导致心力衰竭。可使原有脑血管病患者的症状加重,严重者可促发脑血栓或脑溢血。对免疫力相对比较低下的糖尿病、肝硬化、肿瘤等患者,均可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机会,而使病情加重。
1.尽量避免外出,尤其是老年人、孕妇、婴幼儿以及患有呼吸道及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肝硬化等慢性基础病的患者。
2.居民外出步行或骑车时,也最好戴上口罩等防护用具,从而直接减少“PM2.5”的吸入。
3.不在公共场所滞留时间过长,不在雾霾天气时锻炼身体。尽量用鼻子呼吸,改掉用嘴呼吸的习惯,因鼻黏膜和鼻毛有过滤粉尘的作用,能减少外界污染对呼吸道的刺激。回家后洗鼻、洗脸、冲澡,以减少污染物、细菌和病毒通过鼻子和皮肤入侵人体。
4.避免在雾霾时开窗通气,因为相比较来讲室内空气比室外洁净。在室内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以减少室内颗粒物的污染。也可在室内放盆水,降低室内霾气,滋润室内空气。回家后洗脸、冲澡,以减少皮肤吸收有害物质。
5.饮食宜清淡,吃一些能清理身体污染的食物,如绿豆、海带、猪血、胡萝卜、蜂蜜、水果等。适当多饮水、喝牛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起到排毒、润肺、除燥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