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4 17:03 来源:网友分享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成人患病率超过20%,保守估计我国已有1.2亿高尿酸血症患者。高尿酸已成为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之外的“第四高”,是引发痛风、肾脏损害、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人们对高尿酸血症的了解和重视程度还很低。
江苏省老年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唐伟教授指出,高嘌呤饮食、代谢综合征和肾功能损害是导致高尿酸血症的主要原因。“高尿酸血症在初期没有任何症状,仅有约20%的人可能出现痛风,因此很多人在检查出患有此病后并不重视,因而未能及时被诊断和接受治疗。”
临床上痛风可分为急性发作期、间歇期和慢性期,与之相对应的症状和治疗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急性发作期,常有单个关节疼痛,这其中大约一半的患者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也就是大脚趾关节)处,此时关节局部会出现红肿、皮温升高、触痛明显、关节活动受限,疼痛会逐渐加重让人难以忍受,有部分患者会在一周左右逐渐好转。
在发作间歇期,个体差异较大,可能会相隔1~2个月或1~2年,但如不正规治疗,发作频率会逐渐增加,症状持续时间延长,无症状间歇期逐渐缩短,甚至症状不能完全缓解。
在慢性期,高尿酸血症会长期存在,通常在耳廓或关节处长出大小不一的结节,破溃后排出白色粉状或糊状物,长期不愈,很少发生感染,但大量的痛风石沉积于关节内造成关节骨质破坏、组织纤维化、关节退行性改变。如尿酸结晶累积肾脏,可能导致高尿酸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较小的结晶随尿排出,较大者可导致尿路梗阻,出现肾绞痛、血尿、排尿困难、肾盂积水,严重的将导致肾功能衰竭。
武汉同济医院临床药师张杨博士完成了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一成左右的汉族人的基因特点与降尿酸常用药别嘌呤醇片存在严重过敏反应。武汉协和医院副主任药师韩勇说,别嘌呤醇是治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常用药,但是有一个“致命”缺点就是容易引起严重的皮肤反应。究其原因发现,这类过敏与人体内某种基因有关,携带这种基因的患者用药后过敏的风险为正常人的80-97倍。而中国汉族人群中这种基因突变率约14%-20%,也就是,约有一成左右的汉族人服用别嘌呤醇后引发过敏。
通常情况下,使用青霉素、头孢这类药物前可以通过做皮试防过敏,但是别嘌呤醇的检测却并不普遍。早在2008年,美国、我国台湾地区等地就要求对汉族人使用别嘌呤醇前做基因检测。但目前中国只有像武汉协和医院这样极少数的大型医院具备检测设备和能力。
尽管如此,也不必过于担心。武汉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曾天舒提醒,尿酸高未必首选药物治疗。高尿酸血症其实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病,90%-95%的人与食用嘌呤含量高的食物有关,如海鲜、动物内脏等。因食用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导致轻、中度尿酸偏高,首先不应是吃药,而是停吃这些嘌呤含量高的食物,一段时间后,尿酸可以慢慢降到正常。如果尿酸还降不下来,可服用促尿酸排泄的安全性高的小苏打片。如果一定要服用别嘌呤醇片,应在服用后注意观察,一旦出现皮疹、瘙痒、高烧等过敏反应应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