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观点:
“酵素”是个日语词汇,先被引进台湾,辗转进入大陆。其实在规范的中文里,它早就有个正式的名字——酶。酶是大多数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催化剂,各种酶的缺乏往往都会会带来或大或小的毛病。
保健品最常见的忽悠就是:这个东西对身体很重要,所以你需要补充。有些成分,比如卫生素或者矿物质,如果真缺了,补充了就会有效。而酶,哪怕是真的缺了,通过口服来补充,也只能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对于美容、瘦身、排毒这类最具号召力的功能,更是镜花水月。这是因为,酶是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其活性存在的基础是蛋白质的完整结构。一般的蛋白质,吃到肚子里,经过胃液的酸性环境,然后是胃肠消化酶的侵袭,几乎没有哪个能够保持全身。而即使有保持全身的,想要发挥作用还得碰巧被直接吸收进入血液——这样的酶只要有一点苗头,都会是生物学上的重大发现,不会只默默存在于营销之中。
所谓的“水果酵素”,制作流程大致就是把某种水果加上糖,密封发酵,最后就得到了产物。这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发酵过程:外加的糖与水果中的糖为细菌生长提供了“主食”,加上水果中的其他营养成分,水果上携带的细菌获得了安居乐业的生存空间。在细菌的代谢中,糖被转化成酒、乳酸、醋酸等,并产生各种各样的酶。
非要把这些酶叫做“水果酵素”也不是不可以。问题上是,在这种“自制”的简易条件下,不能对细菌的种类进行选择,也无法对产生的酶进行分析。基本上就是靠天吃饭,碰上哪种算哪种。如果口服这些酶真的能有什么作用的话,那么就应该考虑一下: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细菌,凭什么你遇到的这些细菌就得按你的期望,只为你生产“瘦身”“美容”“排毒”的酶,而不给你一些“长胖”“变黑”甚至生病的酶?不管用的是哪种“高档水果”,细菌们其实都不识货。他们只认识其中的“化学成分”——糖、氨基酸、纤维素、矿物质……认为你用的是你喜欢的水果,就能得到你喜欢的酶,基本上是小朋友们的童话思路。
其实,这个“自制”的过程并不新鲜。如果把水果换成青菜或芥菜,得到的东西叫酸菜;如果把水果换成蔬菜,并加入大量的水,得到的东西叫泡菜;如果把水果换成煮熟的大豆,得到的东西叫酱油;如果把水果换成煮熟的糯米,并加入经过人类精挑细选出来的酒曲,得到的东西叫酒酿……这些传统工艺,经过几百年甚至更长的摸索和试错,严守工艺的话的产生有害成分的可能性也不大。与它们相比,“水果酵素”的不确定性还要大一些。
如果不考虑制作“水果酵素”过程中的参与感,以及它所带来的心理愉悦,仅仅从物质的角度来说,这样制作出来的“水果酵素”,不吃出问题就该算是人品好了,瘦身美容排毒只能是纯真的愿望。为了营养和健康,还是直接把水果吃了要明智得多。
不过,这种自己发酵的操作也有用武之地。比如厨余垃圾,有很多是丢弃的蔬菜。在支持微生物发酵上,因为含糖量低而没有那么得力。不过,总还是有吃苦耐劳的细菌,在这些贫瘠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并反过来使它们土崩瓦解,变成有机肥料。这不仅减少了垃圾收集、运输、集中处理的难度,而得到的有机肥可以用于种花种菜,算是变废为宝了。在国外,有很多专门用于这种发酵的容器,使得这种处理厨余垃圾的方式更加方便清洁。
如果要总结一下的话:
第一, 不管是“高科技生产”的纯酵素,还是自己“纯手工、无添加制作出来”的水果酵素”,指望吃了就能“美容”“瘦身”或者“排毒”,都是白日的梦想;
第二, 所谓的“水果酵素”,其实只是水果发酵得到的复杂混合物。搞得好了,像果酒或者酸菜;搞得不好,只相当于一堆有机肥料。其中可能会有多种酶产生,但是无法控制,也无法分辨那些酶能够有什么功能。
第三, 这种发酵方式,适合与处理厨余垃圾,得到的产物是很好的肥料。
第四, 要想发挥水果对健康的积极作用,把水果吃掉就最直接、简单、有效的做法。制作什么“水果酵素”,最多只能作为一种游戏和消遣,对健康全无意义。
参考资料
[1]“水果酵素”的理想与现实云无心,果壳网日志
本文来源:果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