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7 08:46 来源:网友分享
6月11号,亚太避孕理事会(APCOC)联合德国拜耳先灵药业在北京举办了避孕药面世50周年庆典。与会专家表示:如果准确使用避孕药,不会导致体重增加或不育,亚太地区也将会增加各种教育活动,提高大众对口服避孕药的认知和理解,进而帮助女性改善生活质量。
剂量越来越小安全性越来越高
石榴籽、鳄鱼粪便、动物内脏等这些奇特的物品在4000年前就被作为避孕物品。1960年美国产出第一片Enovid,它通过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协同作用,可从多个环节阻断精子与卵子结合并着床发育,实现避孕的效果。作为一种仅在药房出售且只能向已婚妇女提供的处方药,它最开始只是用来调理妇女的月经失调症。最初每片50毫克的高剂量让部分使用者出现了头晕、恶心、发胖等副作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各国科学家的努力下,避孕药“焕然一新”,各国专家纷纷采用新型孕激素、减少雌激素含量,使用较低剂量即可达到很好的避孕效果,而现在畅销品牌的雌激素含量都不超过35微克。目前避孕药的雌激素含量普遍为20——30微克,其副作用比含量为35——50微克的低50%以上。“全球约有1亿女性正在使用复方口服避孕药,在15——49岁已婚或有性生活的女性中占到9%。”
高流产率VS低使用率 亚洲仍需进一步普及
尽管口服避孕药等各种避孕方式都在不断发展,但目前,世界上意外妊娠和流产的比率依然很高。全球每年有8000万女性意外怀孕,其中2000万女性要承担堕胎的风险,68000名女性死于流产并发症。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主任委员程利南教授指出:“一直以来,亚洲的堕胎人数在全球占很大比例,部分原因是这一地区的人们对可靠避孕方式缺乏认知和了解,例如口服避孕药,对于它的功效、安全性及其他益处,很多人其实并不清楚。”据亚太避孕理事会调查显示,在中国45%有性经历的年轻人没有避孕概念,64%的人不了解避孕、不知道如何选择避孕,36%的人认为体外排精可以避孕,18%的人认为经期性生活可以避孕。“由于对生育能力影响及副作用的误解、第一代高剂量避孕药延续下来的恐惧以及对避孕益处的不了解等等原因,亚太地区避孕药上市虽早于欧洲,但使用情况却远远落后。”
口服避孕药能缓解经前期综合征
据联合国全球出生率显示,上世纪60年代每个妇女有8.5个孩子,70年代每个妇女有6.1个孩子,而2009年最新一项数据显示每个妇女有2.9个孩子。这跟教育程度更高、有效避孕方法施行不无关系。而据全球避孕理事会调查显示,20——45岁有性生活的女性表示仅希望拥有2个孩子,这就意味着妇女要花86%的时间进行避孕。口服避孕药的应用能减少非意愿性妊娠、流产,对月经不调等问题也能有效缓解。“22%的妇女有经前期综合征,4%的妇女有经前期焦虑症。”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生育计划医务主任兼顾问表示,“经前期的各种躯体和心理不适症状正是由体内激素水平波动所导致的,进而引发严重的经前期综合征(PMS)或经前期焦虑症(PMDD)。同时,含有屈螺酮的新型口服避孕药,减轻了水钠潴留,能从根本上解决诸如经前期焦虑症(PMDD)这种严重影响女性工作、生活及人际关系的问题。”
从长期益处来看,口服避孕药有助于降低某些肿瘤的发生率,如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和大肠癌。据调查,口服避孕药10年以上的女性,80%此类癌症的患病风险会降低。此外,口服避孕药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疾病的患病风险。而对于人们一直担忧的乳腺癌,拜耳先灵公司女性健康事业部全球总裁则表示,目前没有明确证据证明口服避孕药会增加乳腺癌的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