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手术标配药丝裂霉素断供 折射低价药尴尬处境

2017-05-22 08:30 来源:网友分享

廉价药短缺、断供,医院与患者苦寻而不得。近年来,这种情形时有发生。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国内青光眼手术必备药丝裂霉素已出现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断供情况,该药物的缺乏已经使得青光眼手术的成功率受到了明显影响。

目前国内可生产注射用丝裂霉素的厂家分别为海正药业(600267,sh)子公司海正辉瑞、恒瑞医药(600276,sh)以及上海医药(691697,sh)子公司上药新亚。不过,海正辉瑞方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确认,其目前并未生产。

青光眼手术必备药断供

近日据新华社报道,国内青光眼手术的必备药品丝裂霉素已经断供。上海市青光眼学组副组长、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陈君毅表示,各医院此前一直在使用库存,而最后一批库存的有效期为2016年11月。

丝裂霉素指的是眼部手术中需要用到的抑制疤痕生长类药物。据了解,青光眼手术需要在眼部做一个外流通道,而这个通道在术后是不能让它迅速愈合的,否则就无法起到引流效果,因此,需要用抑制疤痕生长的药物。

上世纪90年代起,丝裂霉素开始进入临床后,青光眼手术成功率从原来的40%提升至70%以上。因此,业内普遍认为,丝裂霉素对青光眼手术的成功与否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青光眼手术的“必备药”。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被誉为全国三大眼科中心之一,每天要开展10多台青光眼手术,年手术量3800余例。据悉,全国三大眼科中心此类手术总数一年万余例。陈君毅此前对媒体表示,虽然丝裂霉素可能被其他药替代,但新药进入临床,需要时间。“由于缺丝裂霉素可用,我们的手术成功率受到了明显影响。”

低价药为何遇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查询获知,目前国内拥有丝裂霉素注射液生产文号的共有3家药企,分别为上海上药新亚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药新亚)、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正辉瑞)和恒瑞医药。

其中,上药新亚是上海医药控股子公司,2016年营业收入19.8亿元,净利润为6075万元,海正辉瑞则是海正药业与辉瑞的合资子公司。

海正辉瑞方面3月23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注射用丝裂霉素,自其批准文号于2014年2月归属海正辉瑞以来,海正辉瑞一直未曾生产该产品,也从未参与该产品的招投标。根据国家新版gmp的要求,海正辉瑞如启动该产品的生产,需要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预计相关技术改造将持续较长的周期。目前,公司正对此进行可行性评估。海正辉瑞同时建议患者可咨询相关企业可否尽快将该产品供应市场,以满足临床应用需求。

据新华社报道称,上药新亚则表示,该药已经停产。《每日经济新闻》记者3月23日向上海医药和恒瑞医药发去采访需求,但截至记者发稿,并未收到对方回复。

而事实上,近年来国内类似的断供事件发生已是屡见不鲜,如心脏手术用药鱼精蛋白、治疗心脏衰竭的抢救用药西地兰注射液、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溴吡斯的明片等均出现过严重断供局面。

上述药物所具备的共性是——廉价。例如丝裂霉素之前价格为11.5元/支。低廉的价格、用药人数少,使得产品利润不高,这被认为是许多廉价的救命药往往被企业放弃而出现断供的一大原因。

第三方医药服务体系麦斯康莱创始人史立臣此前曾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要解决廉价“救命药”短缺的问题,要做的不止是放开价格。他认为,要建立专门的短缺药品监管平台,医院与企业各方能够实现信息交换,以消除目前存在的“企业并不知道市场上出现了短缺”的现象。此外,还可将低价“孤儿药”纳入政府采购。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青光眼

挂号科室:眼科

温馨提示:
注意用眼卫生,保护用眼,不要过度用眼。

青光眼是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持续的高眼压可以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而至失明。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总人群发病率为1%,45岁以后为2%。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以60岁老年人群高发) 常见症状:眼压升高、头痛眼胀、恶心呕吐[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西医药物治疗、西医手术治疗、中医治疗

医药科研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