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心未来新药开发从哪开始到哪结束

2017-05-23 07:29 来源:网友分享

  今天著名博主发表一篇博文分析2011-2016年fda批准药物的发源与完成厂家。这五年fda共批准170个新分子药物,其中65%从小生物技术公司开始,但是69%是由最大的25个药厂最后完成报批上市。这些药物中有125个有预测峰值销售数据,大药厂上市药物的峰值销售是小药厂的2倍(15亿对7亿),而大药厂无论是收购还是自己开始的项目峰值销售非常接近(15.5对14.5亿),这两点都说明大企业更需要大产品。这些药物中有54%曾经得到vc的支持。

  所有项目都是有一定商业潜力才能开始,但是大药厂立项通常受自己产品战略、销售队伍、以及类似宏观设施的限制。而小公司则没有这些限制,有更大自由度追逐技术上更有区分度的项目。目前看新药的颠覆性在项目开始时几乎没人能预测,这一点大药厂和小型企业同样无能为力。正是因为我们对早期项目预测能力非常有限,所以多元化是更有效发现策略,所以更自由的小公司发现了更多有区分的新药。当然小公司项目数量上也超过大公司,所以即使比例一样也会发现更多项目。

  二期临床以后项目的失败率已经比较低,主要看谁有资本、技术、和胆量去找出那50%会成功的项目。晚期开发成功率虽高但玩法更复杂,这包括庞大的开发团队和与fda的沟通能力等。成功率高意味着可控性更强,所以对无谓牺牲更不能容忍。晚期开发赌注也大得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最近施贵宝失败损失350亿美元市值是个突出的例子。所以虽然小企业发现了多数候选药物,但是多数情况下大企业决定最后哪个产品有机会上市。哪些即没被大药厂看中,小药厂也无力开发的项目则成了无头案,难以估计多少如果有人投资也可能会上市。但制药界有个著名的规则,即抗癌药企业如果市值低于三亿美元无法上市新药,目前尚未有例外,说明至少在肿瘤领域投资者和大药厂眼光还可以。

  这些数据第一眼看去似乎表面大药厂更擅长开发和报批,而小型公司更擅长创新和发现新产品。这可能有一定道理,但是因为有多个其它因素混在一起,所以并不容易分清到底哪个因素是主要驱动。如果中早期项目交易价格合理,大药厂早期则不需要面面俱到,可以在更符合自己战略优势和更高回报领域重点投入,虽然这样会漏掉很多项目。而中小企业到了晚期开发也没必要玩俄罗斯轮盘,不成功则成仁。大药厂和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已经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医药科研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