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人工胰腺系统Open APS:为患者提供精准的糖尿病监测服务

2016-06-22 15:55 来源:网友分享

  2016年06月20日讯 OpenAPS糖尿病慢性病健康监测OpenAPS(开放式人工胰腺系统)是一个能帮助人们DIY人工胰腺的免费在线项目,由Dana Lewis与Scott Leibrand在2014年12月研制出,其提供了“一个注重安全的参考设计、工具集还有一个开源的参考实例,这一切都可以供任何人使用,包括医疗设备生产商”。

  Open APS看准行业痛点,为患者提供精准的糖尿病监测服务

  相比传统繁琐的糖尿病护理监测手段,Open APS能更加便捷且精准的为糖尿病患者服务。

  Open APS的研发者之一Dana Lewis, 曾是Twitter的工程师,但同时也是一名I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传统的糖尿病护理方法,她每天需要12次抽指血检查血糖水平,无论是工作还是约会,都随身佩戴胰岛素泵和CGM(持续血糖监测仪),当血糖水平超出正常范围时,监测设备就会发出警报,提醒使用胰岛素泵。

  Lewis的家人都非常担心,她会像绝大多数糖尿患者一样,熟睡时没有听到CGM的报警声,在半夜失去生命。于是Dana Lewis与丈夫Scott Leibrand 决定寻求一些方法来唤醒睡梦中的患者,这便是Open APS项目的起点。

  项目具备患者病情夜间侦察功能,数据支持多终端查看

  在2013年,Lewis与Leibrand将CGM监测仪上的数据传输到电脑上的方法,通过USB接口设备下载,便可直接查看。此外,Lewis写了新的程序代码,把笔记本电脑放置在床头柜上,电脑屏幕就可以实时的显示她的血糖水平并且在夜里发出警报,在半夜唤醒病人。这就是DIY胰腺系统的原型。

  在笔记本电脑上实现这项技术后,他们又将目光转移到了更加轻便的Ipad上,并且提出了新的目标,即在Lewis熟睡错过警报时,将Ipad发出的警报推送给Leibrand。这样一来,Leibrand就可以立即到达Lewis住处叫醒她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如果Lewis听到了警报,她也可以通过按下一个按钮来向Leibrand报平安。这个改进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增加了患者与家属的安全感,患者在睡眠中不用恐慌害怕自己错过警报,同时也减轻了家属的心理负担。

  现在,用户通过手机、手表也可以查看到这些基本的血糖数据了。

  胰岛素剂量实现精准自释

  曾经,Lewis通过数学公式来计算自己所需要的胰岛素剂量,公式里包含当前血糖浓度、日常活动量以及食物摄取量。事实上,这样的方法并不准确,因此许多患者并未真正的使用了正确的胰岛素剂量。

  从软件工程师的角度来看,Lewis和Leibrand认为这与C++语言中的algorithm演算法相符合。于是,Lewis通过服用胰岛素、进食等实验得到一些精确的数据,他们用这些数据来运行algorithm。在持续的尝试下,他们得到了大量的数据,完善了算法系统,得到更精准的胰岛素剂量。不久以后,Lewis还可以通过输入当前的血糖浓度,预测到30分钟、60分钟、90分钟后的血糖水平,以此确定是否需要改变胰岛素剂量来维持血糖平衡。

  人工胰腺系统为闭环设计,利用电子元件模拟人体器官功能

  “人工胰腺”不是移植在人体内的新器官,而是由一组可以模仿胰腺缺失功能的电子元件,包含了迷你电脑、微型U盘、胰岛素泵、血糖监测仪、电池。电脑从U盘与血糖监测仪中读取数据,然后将推荐剂量传输到胰岛素泵,经过algorithm运算后,再自动释药,使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更加的便捷且稳定。

  在Lewis看来,他们开发的系统唯一存在的问题就是不能直接对胰岛素泵给出指令,而是还需要通过按钮来完成。于是在精确运行了algorithm算法后,Lewis和Leibrand研制出了“闭环设计”的人工胰腺系统。

  项目旨在通过DIY家庭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Lewis夫妇在DIY人工胰腺成功后,决定帮助更多的糖尿病患者改变他们的生活。于是他们建立了Open APS项目,为他们DIY人工胰腺提供帮助。

  在美国,有很多患有I型糖尿病的儿童的父母们对于在孩子们睡觉和在外玩耍时的血糖水平监测感到非常困难,于是这些家长们自发地在空闲时间聚集在一起工作,他们在C成立了一个名为CGM in the Cloud的组织。在OpenAPS的帮助下,他们开始尝试DIY人工胰腺系统,并且已经成功DIY出了一些适配儿童的系统。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糖尿病

挂号科室:内科-内分泌科

温馨提示:
要根据自身体重定制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低血糖生成的食物。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逐步适应,并在运动过程中逐步提高运动能力。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中老年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 常见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消瘦、乏力、视物不清[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治疗、心理治疗

医药科研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