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8 09:28 来源:网友分享
昨日下午1点半,浙医二院2号楼3楼,几十位医生、媒体记者戴着VR和3D眼镜,同步观看我国首例眼科手术VR直播。浙医二院眼科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候任主委姚克教授团队,是这场手术直播的主角,他正在进行一场飞秒辅助白内障摘除术。
接受手术的患者是一位中年女性,她患有白内障,视力几近丧失。
钱报记者身处十几米开外的手术观摩室,从技术人员手里接过2个器材:一台手机,一个比普通眼镜厚了好几倍的插入式VR眼镜。将手机装在VR眼镜上,再往头上一戴,钱报记者立马“穿越了”。感觉进到了手术现场,主刀医生、麻醉师、护士仿佛就在身边,抬头、低头、转身,手术室内的每一个角落也看得清清楚楚。
再切换到手术部位视野,又不一样了。被放大了几十倍的手术画面,出现在了眼前,患者眼睛的每个血管、结构全都能看到。
听着姚克教授的解说,钱报记者看到他用飞秒激光,将浑浊的晶体切成6块,再用超声乳化吸出来。和以前不同的是,VR转播更有空间感,就好比在看3D电影,能将在薄如挂历纸的瓣膜上进行的所有眼科精细手术操作“一眼打尽”。
记者身旁的一位眼科医生,现场跟着解说,手还比划了起来。“以前读书的时候,进手术室机会不多,加上手术是在显微镜下做,即使站在导师旁边,也没法看得仔细。这次体验可不一样了,我感觉自己也是主刀医生,正跟着姚教授做手术。”
术后,姚克教授向钱报记者表示,引入VR技术,对医学生的培养和教学的确帮助很大。它能让医学生更快掌握解剖结构,帮助他们理解手术的操作路径。
浙医二院眼科中心副主任徐雯还认为,VR技术有利于缓解医患之间因专业内沟通的障碍而造成的误解和偏见。“手术前患者经常会问安不安全、快不快,让他们戴上眼镜体验一下,就能更容易理解手术方案与操作,之后也能更加配合治疗。”
对这场VR手术直播,记者们看得过瘾,但手术室与手术部位两个不同画面是怎么交织传输过来的呢?
负责这次VR直播的翼多团队黄颖峰总经理解释说,手术室里并没有复杂的转播器械,只是安装了一个360度的拍摄镜头,镜头对准手术台。再将手术设备上的信号进行处理,再传输到云端,最后传到手机上,呈现出画面。
VR(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度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现在已经融入多个领域,比如用VR玩游戏、用VR看电影、用VR上网络直播。上个月,我国施行了VR直播3D腹腔镜手术、骨科手术。
眼科手术用VR直播,助推最新技术到基层
首场直播手术结束之后,姚克教授接受了钱报记者的专访。
医学界引入VR,并非为了好玩,其真正的意义在哪里?
姚教授说,眼科医生的培养,至少需要十几年的周期。引入VR,有利于医学领域的培训和教学。
一方面,眼科手术比较精细,需要对解剖结构有深入的理解。比如眼科手术中的眼眶肿瘤手术,总是风险最大、操作难度最高,正是因为眼眶的解剖结构非常复杂、血管神经的变化很多。这次眼科手术操作范围不过一厘米,手术切口只有两三毫米。手术操作除了讲究长度和宽度,还有深度。只是看看电视屏幕学习的话,还是把握不好下刀的轻重程度,也不知道晶体应该植入多深的位置。
“有了VR技术的帮助,教科书里的血管、神经、角膜三维立体起来了,对医学生的学习会有很大帮助。”姚克教授说,随着VR直播教学的推广,将信号通过云端传输,哪怕是远在新疆的医生,只要有手机和VR眼镜,也能感受手术现场。
这对数以万计的基层眼科医生来说,也是好消息。有了VR技术,通过现场直播或录像重放的形式,就能随时随地、身临其境地学习顶级专家们的手术技巧,从而把最新的技术送到基层医生手中。
另一方面,对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来说也是突破。
姚克教授说,手术室容量有限,一台眼科手术,显微镜只有一个主刀医生和一个助手好用。而现在,医学生借助VR技术,能以第一视角看到主刀医生是如何进行手术操作的,对手术精准的把控会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