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罗敏敏教授Cell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2016-07-23 11:26 来源:网友分享

  2016年07月22日讯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突触前兴奋通过内侧缰核胆碱能神经元中的GABAB受体调控了恐惧记忆表达。

  任职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罗敏敏(Minmin Luo)教授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罗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奖赏与惩罚驱使动物接近或逃避、产生快乐与痛苦、并指导学习与记忆形成。近年在Science、Neuron、Current Biology、Nature Methods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

  2007年,罗敏敏教授发现小鼠用嗅觉神经元的一组特殊的感受二氧化碳的酶在接近大气中的浓度下检测二氧化碳,这首次证明了二氧化碳可以被哺乳动物的嗅觉系统灵敏地检测到,并且这一检测是通过嗅觉系统所完成,而此特异的嗅觉系统的功能一直不清楚,并且这一研究也为哺乳动物对CO2检测的细胞机制提供了初步线索。

  2010年,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罗敏敏课题组首次直接比较了嗅感觉神经元与其对应的嗅球投射神经元对气味信息的表征方式,探讨了嗅球的信号处理机制。

  2011年,罗敏敏连发两项脑神经研究重要成果。2月,其首次报道了脑神经元能同时释放谷氨酸和乙酰胆碱两种经典神经递质,并通过不同传输方式激活突触后神经细胞。这一研究被选为Neuron杂志的封面文章。8月,他在小鼠实验中发现肠道激素的一种受体在脑中也有功能,如果该受体在脑中丧失的话会使注意力受到影响。

  大脑的中缝背核(DRN)参与了奖赏相关行为的组织。不过人们还不清楚DRN神经元是如何应答各种天然奖赏的。2016年1月,罗敏敏教授领导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DRN的5-羟色胺神经元负责编码奖赏信号(中国高被引学者Nature子刊发表新成果 )。

  恐惧是一种与进化密切相关的基本情绪,它可以激发一系列防御机制,在人类的生存和适应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认知神经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多学科研究的融合,恐惧情绪的神经机制研究成为恐惧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者运用经典条件反射范式对恐惧形成、表达和消退的神经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发现了一些与恐惧情绪加工密切相关的脑区和神经环路。研究表明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一些适应性机制调控了恐惧行为,抑制恐惧记忆的表达。

  在这篇Cell文章中,研究人员称他们通过研究这种适应性反应潜在的一些神经回路和分子机制,证实内侧缰核胆碱能神经元通过GABAB突触前兴奋减少了恐惧记忆表达。除去这些神经元或是失活它们的GABAB受体可以破坏小鼠的恐惧消退,而激活这些神经元或是它们的轴突GABAB受体可减少条件性恐惧。虽然一直被认为是抑制性的,在这里研究人员证实GABAB通过Cav2.3通道扩大突触前Ca2+入口,增强共同释放谷氨酸、乙酰胆碱和神经激肽B来介导兴奋,兴奋了脚间核神经元。激活这些神经递质的受体或用一种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增强神经传递减少了野生型和GABAB突变的恐惧反应。

  新研究确定了一个杏仁核以外的神经回路和突触前GABAB受体在控制恐惧中所起的作用,表明了增强这一信号通路中的神经传递或许可以减轻某些恐惧症。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医药科研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