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性激素帮助你重获“青春”

2016-07-30 09:39 来源:网友分享

  2016年07月29日讯 端粒酶是人体细胞中一类常见的酶,它是控制细胞衰老的关键因素。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巴西与美国的研究者们发现性激素能够刺激该类酶的表达。

  这项技术首先在患有端粒酶产生障碍的遗传病患者(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肺纤维化)体内进行试验。作者们称,他们发现这一技术能够缓解患者由于端粒酶产生障碍引发的细胞损伤。

  这项研究是由巴西与美国NIH的研究者们共同进行的。其中包括来自巴西圣保罗大学医学院的Rodrigo Calado教授。

  "伴随衰老的事件之一是端粒(染色体末端保护DNA的结构)的缩短",Calado教授说道:"每当细胞分裂一次,端粒酶就会缩短一次,最终导致细胞无法分裂并死亡。然而,端粒酶能够保证端粒的长度不受影响"。

  实践中,端粒的长度也常常被作为检测细胞衰老情况的指标。一些细胞通过端粒酶的作用逃离衰老的命运,这一能力能使得它们永远年轻。

  在胚胎阶段,各个组织都还在形成,端粒酶在所有细胞中都有表达,之后,仅有持续分裂的细胞中有该酶的表达,比如造血干细胞。

  "再生障碍性贫血就是由于端粒酶活性障碍引发的疾病",Calado说道。"骨髓干细胞因此容易衰老并不在能够分化形成足够的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这导致患者无法拥有健康的循环系统以及抗感染能力"。

  2009年,Calado与同事们在《blood》杂志发表文章称雄激素(睾酮)能够与雌激素的受体结合,并移动到端粒酶的基因表达启动子区域,这将能够刺激端粒酶的表达。

  之后,作者利用一类人工合成的雄激素"steroid danazol"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治疗。

  "对于健康人来说,端粒的长度大约在7000-9000碱基对,每年端粒将会损失50-60,但端粒酶缺失的患者每年将损失100-300。令人惊喜的是,接受雄激素治疗的患者每年端粒的长度不但不会减少,还会增加386碱基对"。

  此外,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也从9g/l上升到11g/l。虽然没有达到健康人(12-16g/l)的标准,但已经属于可喜的进步了。

  当然,虽然该实验结果表明雄激素能够有效抑制患者细胞中的衰老事件,但对于健康人来说这种刺激的利弊还不清楚。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医药科研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