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有夫妻相,夫妻之间会“传染”

2016-09-20 20:27 来源:网友分享

  2016年09月20日讯 一对夫妻共同生活10年以上,长相会逐渐相似,这是人们常说的夫妻相。然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糖尿病也存在“夫妻相”:一方患病,另一方患相同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近日,瑞金医院宁光院士、王卫庆教授团队取得的这项研究成果在《美国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宁光表示,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糖尿病属于生活方式病,其家庭共患性不容小觑,政府与社会公众都应及早重视,通过同伴教育遏制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升的趋势。

  夫妻之间会“传染”

  宁光介绍,该项目2011年--2012年以社区为基础,纳入34805对40岁及以上的中国夫妻开展研究,根据国际标准调查糖尿病患者的配偶是否具有更高的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所有参与者均接受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并提供详细的临床、社会人口及生活方式信息。结果显示,相比配偶为非糖尿病患者的参与者,配偶罹患糖尿病的参与者具有较高的概率罹患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等,而且该种关联独立于遗传、地域、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等之外。

  “对于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以往更多的关注是其遗传特性。而基于我院建立的覆盖25万人的糖尿病、肿瘤与心血管病患者数据库,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糖尿病患者是夫妻共同患病,因此决定从这个角度看一看遗传之外的糖尿病患病风险。”宁光说,配偶之间一些相同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他们罹患糖尿病及肥胖、代谢综合征等的概率。这也进一步证明了,糖尿病等慢性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具有很强的家庭共患性。

  宁光表示,这项研究提示公众,当家庭有一方患了糖尿病,其他家庭成员尤其是配偶应当提高警惕,及时进行检查。研究结果为个体的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风险鉴别提供了一个简单、有价值的信息。

  同伴教育势在必行

  宁光介绍,他们在研究中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夫妻双方中,平时掌勺的一方更有“影响力”。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平时是妻子做饭,假如妻子患了糖尿病,那么她就会更注意饮食把控,丈夫患上糖尿病的概率相对较小;而如果是丈夫患了糖尿病,妻子的烹饪习惯不太会有所改变,而她患上糖尿病的概率就会增加。”宁光说,“这提示我们,掌控厨房的一方,更有家庭保健的话语权。或者说,饮食方式对于糖尿病等慢病防控是至关重要的。失衡的饮食结构,加上长期缺乏体育锻炼,导致血糖随着体重‘步步高升’。”

  宁光认为,目前针对糖尿病的药物已经足够,治疗模式的转变是当务之急。同伴教育应当引起政府和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各方面通过制订明确的同伴教育计划,改善糖尿病患者目前较为单一的吃药治疗现状。

  “同伴教育,仅靠社区推动或者政府推行几个服务项目是不行的,最重要的还是全民健康素养的提升。”宁光说,“这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应当扪心自问,自己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比如,流行病学研究要从实际出发,提供数据并从中找出原因,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医生应当致力于科普教育;媒体应当提供有效的知识,通过新媒体不断扩大科普层面,加强影响力度,增强社会公众的健康意识。”

  应当“两条腿走路”

  在强调预防的同时,宁光认为,应当关注糖尿病的治疗,尤其是应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

  “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25%,60岁以下人群为8%。有研究显示,人口老龄化每增长1%,糖尿病患病率就增加0.4%。糖尿病等慢性病靠防是防不住的,我们应当实事求是,通过干预来延缓其患病率增长。”宁光说,“还要做好准备来应对庞大的并发症患者人群。美国目前的肾衰透析人群中,最主要的是糖尿病肾病患者;而美国的失明人群中,最主要的也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当引以为鉴,由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及时进行长远规划和布局。”

  宁光认为,糖尿病罹患风险是一个兼有多种因素的组合,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城乡差异等对糖尿病都有影响。我国存在经济发展不均衡、地域文化差异较大、人口结构尚未趋于稳定等问题,因此更需要分析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真实数据来发现问题、寻找原因、制定对策,同时建立评估方法。

  “比如,我们应当关注农村、城乡接合部的慢病发展趋势。在城镇化进程中,随着经济发展、平均寿命增加,糖尿病等慢性病问题就会日益突出。当下,大城市所面对的问题,难道不值得更多地方警醒?发达地区的经验能不能让欠发达地区少走弯路?”宁光说。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糖尿病

挂号科室:内科-内分泌科

温馨提示:
要根据自身体重定制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低血糖生成的食物。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逐步适应,并在运动过程中逐步提高运动能力。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中老年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 常见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消瘦、乏力、视物不清[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治疗、心理治疗

医药科研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