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赛娟院士研究组最新Blood文章

2016-10-23 11:21 来源:网友分享

  2016年10月23日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的陈赛娟(Saijuan Chen)院士及同事们,近日在Blood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通讯文章,介绍了研究组12年以来,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砷滞留,和慢性不良反应的随访结果。

  白血病是目前最致命的癌症之一,在四十岁以下男性、二十岁以下的女性中,白血病的死亡率占据了恶性肿瘤排名的首位。其中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为代表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其危险性更是难以想象。

  上世纪70年代以前,APL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用化疗,5年的无病生存期,国外报道在30%左右,国内由于缺乏有效的支持疗法,只能达到10%左右。再加上这种白血病的细胞里有一些促凝物质,往往一经化疗,细胞溶解就会释放促凝物质,可能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继而发生出血。一旦出血发生在颅脑,就会危及生命。

  陈赛娟院士研究组为阐明APL的发病原理和治疗机理迈出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他们提出“协同靶向治疗”,即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前者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没有化疗的副作用,后者就是人们常说的“砒霜”。

  研究表明对维甲酸和/或化疗耐药的APL复发病人应用三氧化二砷的话,完全缓解率可达90%以上。之后研究组通过对85例APL初发病人联合用药随访7年的研究,表明5年无病生存率达到90%以上。

  目前针对这种治疗方法,很少有介绍其不良反应,长期毒性和ATO 辅助致癌作用,就此在最新这篇报道中,研究人员通过多年的跟踪调查后指出。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简介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一种特殊类型,被FAB协作组定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3型。以往APL的治疗效果很差,预后凶险,多因并发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或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导致严重出血,而早期死亡。近年来随着对APL细胞生物学的特性认识的不断提高和治疗方法改进,使治疗结果和预后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早期死亡率明显下降。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医药科研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