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欧光朔教授Cell子刊发育学新成果

2016-10-28 16:17 来源:网友分享

  2016年10月25日讯 10月24日,在Cell子刊《Developmental Cell》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来自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将遗传学、生物化学和影像学方法想结合,来确定ABL激酶同系物ABL-1和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Grb2/SEM-5,作为将MIG-13分别连接到WAVE和WASP的接头蛋白。该研究发现,WAVE和WASP可以一种以前未知的半冗余方式协调作用,确保神经发育过程中强大的细胞迁移。

  这项研究的通讯作者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欧光朔教授,其1994年至2001年在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分别获得理学学士、硕士学位,2006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获细胞和发育生物学博士学位,2007年至2011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至2013年为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欧光朔带领的课题组以线虫的Q神经前体细胞为对象,研究细胞骨架和信号转导蛋白如何调控神经系统的发育。Q神经前体细胞发育过程包括不对称分裂、长距离迁移、细胞凋亡及神经丝的形成,最终产生触觉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他们建立了活体荧光显微成像方法,在细胞器和分子水平上实时记录Q细胞发育过程。该课题组还发展了对线虫野生型基因组进行条件性基因突变方法,研究Q细胞发育分子机制。

  定向细胞迁移对于后生动物的发育是至关重要的。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定义了两个分子通路,它们在秀丽隐杆线虫的成神经细胞迁移过程中可激活Arp2/3复合物。跨膜蛋白MIG-13/Lrp12可通过分别与BL-1 or SEM-5/Grb2直接相互作用,而连接到Arp2 / 3核促进因子WAVE或WASP。WAVE突变可部分地损坏F-actin的组织,并减缓细胞迁移,WASP突变并未抑制细胞迁移,但却增强了WAVE缺陷型细胞中的迁移缺陷。

  纯化的SEM-5和MIG-2可在体外协同刺激WASP-Arp2/3的F-肌动蛋白分支活性。在GFP基因敲入动物中,WAVE和WASP在很大程度上被组织成处于优势地位的独立集群,而WASP的数量小于WAVE,但可被WAVE突变提高。这些研究结果表明,MIG-13-WAVE途径为细胞定向运动提供了主要力量,而MIG-13-WASP可部分地弥补其损失,从而强调了它们能够协调活动,促进强大的细胞迁移。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医药科研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