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厌世该怎么办 为什么老人会厌世

2017-08-07 13:27 来源:网友分享

一、如何解决老人厌世呢

  1.培养多种兴趣。老年人一般时间比较充裕,如果没有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可以做,就会产生孤独感。因此,家属应该帮助老年人培养一些个人兴趣爱好,如种花、喂鱼、养鸟、下棋、绘画、集邮等等,在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中消除孤独心理。

  2.与晚辈交朋友。老年人如果只有同龄朋友,往往会在好友的相继去世中体会到自身&ldquo 来日苦短&rdquo ,从而产生悲观情绪。因此,应该鼓励老年人多与晚辈交朋友,一方面可以摆脱孤独心理,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年轻人蓬勃向上的情绪中受到积极的影响,找回青春,恢复信心。

  3.活到老学到老。老年人退休后不能完全脱离社会,应该多寻找一些合适的机会,不断补充新的知识,继续发挥个人余热。在体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延缓衰老进程,摆脱孤独心理,保持身心健康。

  4.尊重体贴爱护。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贴爱护老人是晚辈义不容辞的责任。老年人奋斗一生,为社会、为晚辈辛苦了一辈子,老了以后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回报。尤其作为晚辈,更应该孝敬、体谅老年人,不仅要在物质上满足,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多给老人以照顾和关心。

二、引起老人厌世的原因

  一,外在原因:

  最为普遍的是受子女或其他亲属的抛弃虐待,使生活失去依托,对前途失去信心,心理感到极度的压抑、空虚、孤独、失望和悲观;此外,家庭纠纷,经济拮据,老年丧偶,夫妻离异等等,都可能使老人感到晚年生活的无趣无望,产生严重的丧失感和绝望感。

  老人厌世该怎么办,找到根源最关键

  二,内在原因:

  最多情况是体弱多病,病魔缠身,久治无效,对生活失去信心和乐趣;还有些老人性格孤僻偏执,不善社交,觉得生活孤单寂寞,苦涩乏味,产生厌倦感。

  老人厌世现象在我们社会中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应引起我们足够的关切和重视。要克服和消除老年人的厌世心理,既需要老年人自身的努力,同时也更需要取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关怀和帮助。社会各界尤其是老年人的家庭应为老人创造一个安全、康乐、舒适的晚年生活环境,使每一个老人都沐浴在和煦温暖社会大家庭的阳光之中。作为老年人的子女和亲属要孝敬和尊重、体谅老人,不仅要在物质上,更重要的还要在精神上多给老人以照顾和关心。任何虐待、歧视甚至抛弃老人的做法都是不道德的、违法的行为,都要受到社会的谴责。作为小辈和晚辈,最可贵的莫过于对老人的体谅、关怀和扶助了。如果老年人的子女和家属都以这种态度对待他们,使老人们在精神上得到快慰和幸福,他们怎么会厌世轻生呢?

三、好心情对老人有多重要

  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会有变老的一天。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老年人朋友的一些问题,平时没有什么事情的时候也要多多关心老人。同时老人保持良好的情绪,对于身体健康极为重要。就老人常见的慢性病而言,就与老人心态息息相关。

  高度焦虑诱发心脏病

  心脏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其典型的表现为胸闷、气急、疲惫无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许多医学研究发现,高度焦虑的人出现心绞痛发病率为低焦虑者的2倍。而许多冠心病患者,就是由于不良情绪的刺激而出现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导致突然死亡。所以在平时的生活里面,老人一定要保持好的心态,不要过于焦虑。

  “坏”脾气导致高血压

  不良情绪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而高血压又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更是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当老年人受到严重精神创伤,出现愤怒、焦虑、仇恨等激动情绪时,很可能诱发血压突然升高,严重可引发脑卒中、心力衰竭、猝死等。老人要注意自己的坏脾气,能改就尽量去改掉。

  “气”出来的糖尿病

  医学资料显示,因心理因素而发病的糖尿病患者占总体人数的60%以上,如产生暴怒、焦虑、悲伤等情绪,使得血糖浓度升高,引起机体代谢功能紊乱。此外,高血糖促使其胰腺分泌胰岛素,使得疲乏的胰腺进一步受伤,使糖尿病者病情加重。

四、化解情绪短路你需要三个方法

  要克服“情绪短路”和“心理斜坡”的不良反应,就要重视自己的心理保健。正如古语所说:“心病还须心药医”。首先要自觉地消除思想上的偏差,人生不可能总是高潮,更不可能事事如意,谁也要在平凡日子中生活,少不了要碰到麻烦事。关键是懂得放松自己,以平常心面对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在不顺心时不致陷入烦恼的泥坑而不能自拔。只有善于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为自己营造出良好的生理状态,从而赢得“健康人生”。

  其次,应该勇敢面对新生活,主动体验生活中的不同乐趣,既能在激荡人心的活动中体验激情的热烈奔放,又能在平淡如水的日常生活中享受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既能在群体活动中感受快乐,又能在独自生活时创造充实。只有这样,才能在碰到不顺心的事或发生较大转换时,避免产生心理上的反差而诱发情绪短路或心理斜坡。

  其三,适当地“糊涂”是医治情绪病的良方。对人对事,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就大可“糊涂”待之。“糊涂”者指不事事计较谁是谁非,不去时时考虑个人得失,不去每每分析谁占了我的便宜,不去常常思量,自己有没有吃亏。尤其是老年人,由于有“长者尊严关”、“老年面子关”和不自觉而产生的“老子总是正确关”等等。“海纳百川”的气量,就更显得难能可贵了。但是,必须具有大气量,才可能轻松地生活。宽容,该是老年人心理基础最重要的一条。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老人保健夕阳红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