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6 09:13 来源:网友分享
人民网北京9月15日电 (王宇鹏)今天是世界淋巴瘤日。淋巴瘤可不是“淋巴结肿大”那么简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何小慧、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欧晋平介绍,淋巴瘤可发生于或侵犯到淋巴结以外的器官和组织,很难靠手术切除干净,接受规范化的治疗,到了晚期仍有希望治愈;年轻人也在高发年龄段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可掉以轻心。
淋巴瘤悄悄盯上年轻人
何小慧介绍,淋巴瘤是一种发生在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病理学上常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除了淋巴结肿大这个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淋巴瘤还可发生于或侵犯到淋巴结以外的器官和组织,例如胃肠道、鼻腔、皮肤、肝、脾、骨、骨髓、睾丸、神经系统等。
“与胃癌、肺癌等其他以老年人为主的癌症不同,淋巴瘤的患者中很多都是年轻人。”何小慧说,“比如15-30岁是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年龄高峰;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从10岁便开始缓慢上升,25岁后急剧上升,55岁之后达到高峰。”
许多年轻人有着不够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不好好吃饭,不按时休息,吃垃圾食品。欧晋平表示:“医学界有一个共识是,作为免疫系统疾病,淋巴瘤的发病与患者的生活方式有一定关系。我们都有共同体验:当熬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时,就容易感冒、痤疮、拉肚子等等,其实这都与免疫力下降有关。而如果长期处于这种不良生活方式中,免疫系统就是最有可能出问题的,从而导致淋巴瘤的发生。因此,我们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劳逸结合、规律作息,并配合适当的体育锻炼。”
手术切除赶不走“肿瘤君”?
“不久前热映的电影《滚蛋吧!肿瘤君》里,年轻的主人公熊顿得知自己得了肿瘤后舒了一口气说:‘肿瘤嘛,切掉咯。’。我看后深感惋惜。”欧晋平说,“事实上,淋巴瘤一般不做手术切除,治疗方法主要是化疗。”
他介绍,淋巴系统像血液系统一样遍布全身,可以说,有血液流动的地方就有淋巴,有淋巴的地方就有可能发生淋巴瘤。所以,淋巴瘤很难切干净,肿物看似被切除掉,但其实很可能已在体内转移。
此外,根治手术还可能会严重损害身体的器官功能,破坏机体免疫系统疾病,影响下一步化疗的耐受性。比如,对胃淋巴瘤进行胃切除后,患者需要恢复数月才能进食,化疗一再推迟,肿瘤的复发在所难免。“这样的教训促使专家在发现肿瘤需要手术前更加慎重,一定要等到病理的结果,排除淋巴瘤后才上手术台。”欧晋平说。
“肿瘤君”不难打败 晚期仍有可能治愈
“肿瘤君”虽有可能转移到全身,却并不难被打败。“像胃癌、肺癌等肿瘤,一般到了晚期治愈几率就很小了,因此部分晚期淋巴瘤患者会想要放弃治疗。其实,淋巴瘤到了晚期仍有较大的治愈希望。”何小慧说。
她介绍,总体来说,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较好,治愈率接近80%,根据病情分期的早晚其具体的治愈率有所区别。非霍奇金淋巴瘤根据病理类型、分期早晚、临床预后评分系数等因素其预后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要好于T细胞淋巴瘤,例如常见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总体治愈率可达到50%-60%。
淋巴瘤能够治愈,并不代表可对其掉以轻心。何小慧提醒,大部分前来就诊的患者都是到了晚期才发现。这其中有两种情况,一是患者淋巴结肿大,并发生在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等可触及的浅表淋巴结部位,这些部位虽易于发现,却也容易被误诊为淋巴炎症,按照抗炎方式治疗,延误了病情;另一种是发生于深部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没有疼痛感,容易被忽略。
何小慧说,由于淋巴瘤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因此目前没有特别的预防淋巴瘤的方法。但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避免感染等危险因素,定期体检等对于预防和早期发现淋巴瘤有一定的帮助。
温馨提示:
饮食调理上,要注意多吃滋阴清淡、甘寒生津的食物,如荸荠、鸭梨、鲜藕、冬瓜、西瓜、绿豆、香菇、银耳等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