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4 07:28 来源:网友分享
小儿过敏的症状一:一般症状。在宝宝的脸部容易出现红肿现象,耳道湿润,因为休息不好导致的黑眼圈,皮肤出现明显的干燥并且宝宝出现多汗的症状,甚至严重的时候会影响到宝宝的肠道、呼吸功能,出现感染或者慢性咳嗽的症状。因为在过敏的过程中,宝宝因为受到过敏介质的影响,自由基的氧化和破话会导致肥大细胞和其他细胞的受损、变性,导致免疫能力的低下,因为为在抗体、抗原的变态免疫反应下为过敏症创造了优良的生存条件。
小儿过敏的症状二:行为改变。因为宝宝年龄较小,不能清晰的用言语表达出自己身体的不适,往往是通过行为来反应。1.0-1岁的新生儿,会表现出持续不断的哭闹,情绪变得烦躁和极度萎靡,入睡困难或者嗜睡,不愿意被抱。2.1-3岁的小宝宝,则会出现活蹦乱跳,过度的活跃,会喜欢躲到床底下或者桌底比较阴暗的地方,不愿意与人交流。3.3-6岁的儿童,情绪和行为都有突然的转变,不能安静的吃饭睡觉。要是使用过敏药物治疗是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因为过敏药物是通过与过敏介质竞争鼻粘膜、皮肤血管支气管平滑肌细胞,是过敏介质失去活性,但是药物过后,很容易会出现反复的情况,并且很多过敏药物,患者服用以后会出现昏昏欲睡的情况,所以这些药物不能经常食用,还是从改变自身的过敏体质,解决根本问题。
1.避免接触花粉
家长不要让宝宝直接接触太猛的阳光,少带宝宝到花粉、柳絮较多的地方去。避免让宝宝接触羽毛、兽毛、花粉、化纤等易过敏物质。
2.温水洗浴
宝宝外出回家后,家长要帮其认真清洗手和脸,彻底去除身上可能携带的花粉。宝宝以温水洗浴最好,避免用去脂强的碱性洗浴用品,选择偏酸性或中性的洗浴用品。
3.衣被常洗常晒
宝宝的贴身衣服、床上被褥最好是棉质的材料,衣物、枕头、被褥等要经常更换,清洗晾晒,保持干爽。衣被不宜用丝、毛及化纤等制品。日常生活护理方面要避免过热和出汗。晒被褥、衣服时尽量不要在树下面晒,收回时要弹打一下,把可能沾上的小虫子弹掉。
4.慎食异性蛋白类食物
尽可能为宝宝提供新鲜的食物,避免让宝宝吃含色素、含防腐剂、含膨化剂等的加工食品。一般来说,春季最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是异性蛋白类食物,如:螃蟹、大虾,尤其是冷冻的袋装加工虾、黄鳝及各种鱼类、动物内脏。
1.家族遗传过敏体质
过敏体质是儿童过敏的重要原因,而过敏体质与家族过敏史有很大联系。根据遗传学规律,父母一方有过敏史,子女过敏基因被激发的可能性将提高25%。数据显示,如果父母一方曾有过敏史,则子女的过敏几率达40%左右,而如果父母双方都是过敏性疾病患者,则子女成为“过敏儿”的几率高达60%—80%。
2.不良的生活环境
生活环境对孩子的健康影响很大,空气污染、水污染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长时间生活在不良的生活环境容易造成呼吸道感染,使儿童的抵抗力下降,增加过敏的风险。很多家长出于环境卫生的考虑而使用空气清新剂、消毒水等,殊不知,这样反而降低了孩子的免疫力,当儿童一旦处于不卫生的环境中,过敏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3.不佳的生活习惯
不好的生活习惯也是过敏的诱因之一,很多人认为长时间呆在干净整洁的室内就会降低儿童的过敏率。其实不然,呆在室内缺少锻炼,就没有好的体质,体质不好发病率也更高。
4.发育不成熟的免疫系统
生活中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对牛奶、鸡蛋类食物容易过敏,其实这是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导致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是指人体免疫系统的两个方向不平衡,两个方向一是指免疫保护的方向,另一个指的是容易引起过敏的方向,这两个方向不平衡,便容易向过敏方向倾斜。
1.非激素药物
非激素类外用药通常用于轻度的皮肤过敏,维持治疗或作为中、重度皮肤过敏的辅助用药。保湿剂的主要作用是修复过敏时受损的皮肤屏障功能,同时保护皮肤避免受到外界进一步的损伤,其成分接近于人体正常的皮脂膜。
2.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能够抑制皮肤局部免疫反应,是新一代的过敏性皮肤病外用药,但通常适用于2岁以上的孩子。
3.糖皮质激素类
糖皮质激素类外用药适用于中度、重度的皮肤过敏,儿童通常选用弱效或中效制剂。
4.组胺
组胺是参与过敏反应的化学介质,抗组胺药物通过阻止组胺的释放治疗过敏。苯海拉明、氯马斯汀、扑尔敏、赛庚啶是最早用于儿童的抗组胺药,其副作用以嗜睡为主。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是第二代抗组胺药,其副作用少,是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