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是什么 儿童血红蛋白偏低有什么好的方法解决_

2017-10-30 07:26 来源:网友分享

一、宝宝血红蛋白偏低是怎么回事呢

  血红蛋白、 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平均体积、 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都偏低;说明你的孩子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结合年龄来看,最大的可能是缺铁导致的贫血。治疗措施就是补充铁剂。常用的有葡萄糖酸亚铁加维生素c口服治疗2个月即可。饮食方面也要注意,多给孩子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比如瘦肉、动物血,蛋黄等。至于中性粒细胞比率和淋巴细胞比率是正常的。因为正常孩子在4岁以前,是淋巴细胞占优势,比率在55-65%左右,中性粒细胞比率只在30-40%。单独一个血小板升高也没有什么临床意义,不必过滤。

  宝宝血红蛋白低说明是有贫血的情况出现,这期间的宝宝好些会出现缺铁性贫血的情况的,看看贫血程度如何吧。宝宝如果是中度贫血了,应该是缺铁性贫血,多吃蛋黄、肝类这些是补铁的,建议喝含铁量高的奶粉或是米粉,让医生开点铁剂吃。

  通过小编的解答,你对于宝宝出现的血红蛋白偏低现象是不是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在我们今后的生活当中,如果你发现孩子出现了这种症状,最好的情况就是去医院做一些检查吧!

二、小孩子血红蛋白低的治疗方法

  1.饮食营养要合理

  食物必须多样化,食谱要广,不应偏食,否则会因某种营养素的缺乏而引起贫血。要富有营养及易于消化。饮食应有规律、有节制,严禁暴饮暴食。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猪肝、猪血、瘦肉、奶制品、豆类、大米、苹果、绿叶蔬菜等。多饮茶能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有利于巨细胞性贫血的治疗。但缺铁性贫血则不宜饮茶,因为饮茶不利于人体对铁剂的吸收。适当补充酸性食物则有利于铁剂的吸收。忌食辛辣、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平时可配合滋补食疗以补养身体。

  2.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

  叶酸、维生素B12摄人不足或吸收不良会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叶酸缺乏者可口服叶酸10mg,每日3次,或30mg,每日1次肌注,直至贫血及症状完全消失;

  维生素B12缺乏者,每日1次肌注维生素B12,2周后,每周2次,血象正常后每月1次,痊愈后停药。

  3.生物素疗法

  生的肝萃取物,每日2次,各500毫克或两周注射一次。可考虑采取注射方式(但仅在医师的监督下进行)含有所有制造红血球所需。

三、宝宝血红蛋白偏低吃什么好

  1、摄入含铁量丰富的食物:

  贫血是身体内的铁元素缺乏引起血红蛋白偏低,那么多吃一些铁含量丰富的食物。铁含量比较高的食物可以分类两大类,其中动物肝脏、红色肉类(牛、羊肉)和蛋黄等属于含铁量较高的动物性食物,而黑木耳、香菇、油菜、大枣、核桃仁等是铁含量较高的植物性食物的代表。不过,有专家做过分析,100g猪肝中所含的铁为25mg,而100g大枣里面所含的铁仅为2.1mg,因此,相比较而言,动物性食物的补铁效果比植物性食物的补铁效果更好。

  2、水果和蔬菜促进身体对铁的吸收:

  除了从餐饭中补充铁外,还可以多吃些水果。因为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柠檬酸及苹果酸,这类有机酸可与铁形成络合物,从而增加铁在肠道内的溶解度,有利于铁的吸收。进餐中一定要荤素搭配,吃肉类的同时要多吃蔬菜来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另外,用铁锅炒菜也能起到一定的补铁作用。

  3、补充含蛋白质的食物:

  铁质和蛋白质可以合成血红蛋白,而血红蛋白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一类是奶、畜肉、禽肉、蛋类、鱼、虾等动物蛋白;另一类是大豆,黄豆、大青豆和黑豆等,补充蛋白质进一步促进体内血红蛋白的合成。

  4、补充铁剂提高血红蛋白浓度:

  由于血红蛋白是红细胞运氧功能的执行者,因此血红蛋白浓度是判断是否贫血的重要参考值。血红蛋白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低于以上数值可判断为贫血,可以补充铁剂提高血红蛋白,一般服用铁,之缘片来直接补充铁、蛋白质等原料,两个月左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值,平时少喝浓茶、咖啡等抑制铁质吸收的食品。

四、血常规血红蛋白偏低详情分析介绍

  血常规是一项最基础的检查,其各种数据的改变往往给临床医生以启发和提示。许多疾病都会引起血常规检查结果的改变,比如感冒、发烧这类常见小问题,也有白血病这样的严重疾病,还包括贫血、凝血功能异常等。

  传统的血常规只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及其分类。近年来由于血液学分析仪器的广泛应用,血常规的检测项目增多。但对于一个患者来说,主要需看懂三类项目。

  一是红细胞总数,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如果测得血中红细胞数量比正常值减少,或意味着贫血。

  二是血小板总数,血小板主要功能是止血,血小板减少导致凝血功能差,患者容易出血或出血后不易止住,可表现为皮肤、粘膜出血,鼻出血、齿龈出血等,严重时可发生咯血、呕血,甚至脑出血等。很多全身性疾病、肿瘤、血液病等均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三为白细胞总数,其中包括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总数的增多或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淋巴细胞等数量上的改变也会引起白细胞总数的变化。通常感染性疾病(如感冒发烧)会使白细胞的数值和分类发生变化。中性粒细胞主要功能是吞噬和消化侵入人体内各种微生物如细菌等和身体各种坏死的细胞,是血液非特异性防卫系统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增高主要见于身体某部位各种化脓性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增多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麻疹、病毒性肝炎等。

  除上述三类主要参考项目外,还有许多辅助参考项目,如血小板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嗜酸性粒细胞数目等等,这些项目可帮助具体确定患病病因等,但如果单纯只是这一两项检查有异常,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需要提醒的是,不少人一看到自己的检查结果不在参考范围内,一看到“↑”或“↓”就很沮丧,其实这大可不必。我们所看到的包括血常规在内的各项检查项目,其参考范围是统计学的概念,指人群中90%以上的正常情况属于此,而另有10%的人检测出的数值不在此范围内,但并不代表他们不正常。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儿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