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0 07:04 来源:网友分享
(1) 轴性远视:是远视眼中最常见的,即眼的前后轴比正视眼为短,也是屈光异常中比较多见的一种。在初生时人的眼轴平均约为17.3mm,处于+2.50~+3.00D的远视状态,可以说婴儿的远视眼是生理性的。随着发育,眼轴也慢慢增长,但在5岁还有90%的孩子处于远视状态,16岁则减少到50%,但因度数较低,处于调节范围之内,一般不会感觉到。有些人在眼的发育过程中,由于遗传、环境等因素眼球停止发育,眼轴不能达到正常眼的长度,则形成轴性远视眼。一般临床所见的远视,多在+6D以内,但也可见有高度数远视眼,有的甚至会高达+24D;
(2)曲率性远视:是由眼球屈光系统中任何屈光体的表面弯曲度较小所形成,多为先天性因素,如先天性扁平晶状体、先天性平角膜等;也有由角膜外伤引起者。近年来,由于屈光性角膜手术的普及,因近视手术过矫引起的远视逐渐增多,应引起重视,但PRK术后早期因角膜上皮尚未完全修复,常会表现为阶段性的远视现象,应事先给病人解释清楚,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3)屈光率性远视: 由于房水、晶状体的屈光系数减少,玻璃体的屈光系数增高引起,这类原因比较少见,主要见于老年人及糖尿病人,有的晶体脱位也可导致远视。此外,眼球壁及眼内肿瘤、网膜水肿、眼眶的炎性肿块,甚至网膜剥离都可引起病理性的明显远视。
儿童眼睛散光一般是由于天生眼睛发育异常引起的,或者长时间的看电视或者看书都会加重孩子散光的症状,如果儿童存在近视远视或者弱视,那么,散光就会如影随形,如果在生活中,发现你家的孩子喜欢歪头看东西或者眯眼的时候,父母就应该注意了,要立即将孩子带到专业医院进行检查,要提前进行矫正。
偏心性散光:主要是由于晶体移位导致的,先天性偏斜、晶体半脱位等都会导致晶体移位,是偏心性散光的主要原因。此外,临床也可见因PRK、LASIK手术光斑偏离光学中心引起的散光,这主要是由于屈光性角膜手术的增多引起的。
曲率性散光:为角膜弯曲度发生异常变化引起。一般分为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两种。规则散光散光度数较大,一般是先天性的。主要是由于屈光力最大的子午线与屈光力最小的子午线互相垂直导致的。规则散光若不引起视力障碍,没有视疲劳等眼部不适的症状可以不用治疗。角膜外伤性瘢痕、圆锥角膜、角膜变性等则称为不规则散光。主要表现为角膜弯曲不平且表面不规则变形,在视网膜上无法形成焦点。若散光的儿童有视疲劳的情况,要及时的就医,经过散瞳验光,配戴眼睛。
屈光率性散光:是由于晶状体各部的屈光系数发生变化所致。这种情况一般散光度数比较小。比如晶状体皮质发生水隙、羽毛状混浊以及白内障等都属于这种情况。这些眼部疾病都会造成晶状体的屈光系数改变,进而可形成散光。
散光常常会导致视力模糊,看东西看不清楚,散光的程度越重的患者,看东西越不清楚,有的甚至接近眼盲状态,这样的患者平时眼睛很容易很容易疲劳,刚看了一会儿就会出现疲劳,这个时候就要闭上眼睛歇息一会儿,在看东西的时候,因为看不清往往眯着眼睛,有眯眼表现。
1.斜视性弱视
单眼注视患儿的偏斜眼多发生弱视,是由于患儿眼位偏斜发生复视,为了消除复视及视觉紊乱,视皮质中枢主动抑制由斜视眼黄斑输入的视觉冲动,该眼黄斑部的功能长期被抑制而形成弱视,即视觉混淆引起视皮质抑制的后果。
2.屈光参差性弱视
双眼屈光参差较大,使视网膜成像清晰度不等或经矫正后视网膜成像大小不等,融合困难,视皮质中枢抑制了来自屈光不正较大一眼的物像,长时间的抑制就发生了弱视。
3.行觉剥夺性弱视
在婴幼儿期因屈光间质混浊、完全性上睑下垂、先天性(如眼睑血管瘤)、医源性(如遮盖)等原因,使光刺激不能进入眼内,妨碍了黄斑接受行觉刺激,使视功能发育收到抑制。如在视觉敏感期(3岁以前)发生则更易形成弱视。
4.屈光不正性弱视
单侧或双侧,发生在高度屈光不正未戴矫正眼镜患儿,常为高度远视或散光,由于调节有限。又未配戴矫止眼镜,视远、近物都不能获得清晰物像而形成弱视。
1、看书或看电脑的时候,不要一直盯着不放,应该多转动眼球,多运动,眼球就像我们的身体一样,是要锻炼的。
2、多看绿色,附近如果有绿色植物的话,可以时不时看看绿色植物,绿色对眼睛有舒缓的作用。经常近距离看书或者看电脑,需要偶尔望一望远处,放松下眼肌。
3、做眼保健操:眼保健操对于缓解眼部疲劳和干涩有很好的帮助,经常看书或者看电脑可以隔两三个小时做一次眼保健操,按摩眼部穴位。
4、眨眼睛:眨眼睛可以缓解眼睛疲劳和干涩,对眼睛很有益,而且这个方法什时候什么地点都可以做,非常方便。
5、冰袋敷眼:睡觉前用冰袋敷眼,不但可以消肿,对缓解眼部疲劳也很有帮助。
6、不要在昏暗的地方看书,不要关灯看电脑,更加不要背光或在太阳下看书。
7、食疗:多吃紫色的水果和蔬菜以及鱼类,平时多喝菊花茶,对视力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