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9 09:55 来源:网友分享
症状
1、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喘,肺炎的发病可急可缓,一般多在上呼吸道感染数天后发病。最先见到的症状是发热或咳嗽,体温一般38~39℃,腺病毒肺炎可持续高烧1~2周。
2、身体弱的小婴儿可不烧甚至体温低于正常。
3、会有咳嗽、呛奶或奶汁从鼻中溢出。
4、普遍都有食欲不好、精神差或烦闹睡眠不安等症状。
5、重症病儿可出现鼻翼扇动、口周发青等呼吸困难的症状,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6、病儿还可出现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吸入性肺炎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与诱发因素和机体的状态有关。吸入呕吐物可突发喉反射性痉挛和支气管刺激发生喘鸣剧咳。食管、支气管瘘引起的吸入性肺炎,每天进食后有痉挛性咳嗽伴气急;神志不清者,吸入后常无明显症状,但于1~2h后可突发呼吸困难,出现发绀,常咳出浆液性泡沫状痰,可带血。两肺可闻及湿啰音和哮鸣音,出现严重低氧血症,可产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并可伴二氧化碳潴留和代谢性酸中毒。
临床上吸入胃内容物,由于胃酸引起的肺炎较吸入碳氢化合物液体为多见,且更为重要。煤油、汽油、干洗剂、家具上光剂等有时可误吸,多见于儿童。正常人由于喉保护性反射和吞咽的协同作用,一般食物和异物不易进入下呼吸道,即使误吸少量液体,亦可通过咳嗽排出。在神志不清时如全身麻醉、脑血管意外、癫痫发作、酒精中毒、麻醉过量或服镇静剂后,防御功能减弱或消失,异物即可吸入气管;各种原因引起的气管食管瘘,食物可经食管直接进入气管内;医源性因素如胃管刺激咽部引起呕吐;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影响喉功能,抑制正常咽部运动可将呕吐物吸入气道。老年人反应性差更易发生吸入性肺炎。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胎儿或新生儿在宫内、分娩过程中或出生后经呼吸道吸入异物(常见为羊水、胎粪、乳汁)引起的肺部炎症反应。为新生儿早期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死亡率高。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常发生于围生期胎儿宫内窘迫或发生过窒息的新生儿,此类患儿由于在分娩过程中产程长,胎盘或脐带原因影响胎儿血液循环,导致胎儿宫内缺氧,刺激胎儿呼吸中枢兴奋,出现喘息样呼吸,致羊水或胎粪吸入。也有少数患儿是由于喂养不当导致乳汁吸入而致。剖宫产的新生儿口腔未经产道的挤压,呼吸道的羊水含量较自然分娩的多,如果清理呼吸道不彻底,新生儿较早的呼吸,发生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机会就多。
小儿乳汁吸入性肺炎:吞咽障碍、食道畸形、食道功能不全、严重腭裂、兔唇。
在紧急情况下,应立即给予高浓度氧吸入,应用纤支镜或气管插管将异物吸出,抗生素只用于控制继发性感染,而不主张用于预防细菌性感染,因用药既不能减少继发细菌感染的发生,且容易产生耐药菌株。吸入碳氢化合物液体后的处理原则与上述相同。
在医院以外发生吸入性肺炎的病人,一般有厌氧菌感染,但医院内吸入性肺炎一般涉及多种微生物,包括革兰氏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厌氧菌。对于厌氧菌感染,常用药物为克林霉素。也可选择甲硝唑合用克林霉素。对于医院内吸入性肺炎,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混合性感染中的最主要成分。这些微生物易于从咳出的痰培养中发现,体外药敏试验有助于抗生素的选择。对于危重病例的抗生素经验性使用为氨基糖苷类或环丙沙星联合下述药物中的一种:第3代头孢霉素,亚胺培南,抗假单孢的青霉素或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可选用氨曲南加克林霉素。
下气道机械性阻塞可因吸入中性液体或颗粒性物质引起(如溺水者,严重意识障碍病人可吸入非酸性胃内容物或喂进的食物等)。此类病人需立即行气管吸引。
新生儿肺炎一般分为以下两类:
1、吸入性肺炎。胎儿在子宫内,或分娩过程中吸入羊水、胎粪或产道分泌物,或出生后吸人乳汁等引起,并常继发感染。
2、感染性肺炎。产前感染(在母体内)常由大肠杆菌、厌氧菌、溶血性链球菌及病毒(巨细胞病毒、风诊病毒)引起。分娩过程中或产后感染常由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至呼吸道病毒等引起。
预防新生儿肺炎的措施:
1、预防新生儿肺炎,应治疗孕妇的感染性疾病。
2、临产时严密消毒,避免接生时污染;尽可能在新生儿第一次呼吸前吸净口鼻腔分泌物。
3、孩子出院回家后,加强新生儿保健,居室空气流通、新鲜,并避免与呼吸道感染病人接触。
4、产妇如患有呼吸道感染,必须戴口罩接近孩子。
5、每天将宝宝的房间通风1~2次,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6、避免孩子受凉,冬天洗澡时室温应升到26℃~28℃,水温38℃~40℃,以大人胳膊肘试水温为宜,洗完后用预先准备好的干燥的大毛巾毯包起来轻轻擦干。
温馨提示:
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季节交换时避免受凉。避免过度疲劳,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尽早防治上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