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0 08:43 来源:网友分享
1、生殖器疱疹的疾病一定要去医院进行彻底的检查和治疗的,要进行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的综合治疗效果比较好的,治疗期间和治愈后的6-10个月内禁止性交,以免交叉传染,忌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酒、生的葱姜蒜、海鲜、牛羊肉等。
2、生殖器疱疹治疗需要积极抗病毒治疗和调节免疫,一定要防止疾病再次复发的,可以用更昔洛韦静滴或口服,干扰素肌注的治疗效果都是很好的,患者在生活中也是要注意的,个人的卫生要注意的,饮食要注意的。
3、生殖器疱疹有自限性,一般过段时间会自愈的,对于生殖器疱疹目前没有特效的药物的,平时可以用外涂的龙胆紫溶液、氧化锌油膏或泥膏、紫草生地榆油膏、霉素软膏、或疱疹净软膏、疱疹净二甲基亚砜溶液等治疗都很好的。
4、目前治疗生殖器疱疹的药物较多,但此病复发率较高,尚无有效根治办法。以系统治疗为主,这方面药物较多。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西多福韦、磷甲酸钠、干扰素、消炎痛、左旋咪唑以及中药等。
通过上面的关于儿童生殖器疱疹怎么治疗的介绍人们对于疾病的治疗内容都清楚了,生殖器疱疹的治疗中不能盲目的用药,需要针对病病毒做有效的治疗才能更好的保证治疗效果,同时人们还应该配合正确的饮食习惯。
(1)垂直传染:即在妊娠期间孕妇HPV感染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
(2)宫内传染:即胎儿通过吞饮含HPV的羊水而被传染;
(3)产道传染:即婴幼儿经过有生殖器疱疹或HPV感染的产道时被传染;
(4)接触物传染:即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与有生殖器疱疹的患者或HPV感染者如其父母、家庭中其他成员或保姆、幼教老师等的密切接触而被传染。这些接触物可能是生殖器疱疹损害、病变分泌物以及被HPV污染的衣物、毛巾等;
(5)异体接种或自体接种传染:即通过手接触生殖器传染,如当有生殖器疱疹的患者之手接触生殖器疱疹损害或HPV污染的物品后再接触正常儿童皮肤粘膜则引起异体间接种传染,或有生殖器疱疹的患儿接触疣体的手再接触其自体正常皮肤粘膜而导致自体接种传染。
多数学者认为儿童虽然没有性行为,但也可能通过性暴力和或性虐待感染HPV,继而发生生殖器疱疹。也有少数学者认为儿童生殖器疱疹、特别是年龄较大儿童的生殖器疱疹是由性乱引起的。儿童生殖器疱疹中约40%-80%是遭受性虐待所引起的。
1、生殖器疱疹发生的其他部位有牙龈、舌系带、上唇、舌腭弓以及大小阴唇、尿道口、包皮、会阴。除上述部位外,据报道有的儿童生殖器疱疹还见于脐部、臀部、腹股沟、大腿、颈部、耳及手足等部位。
2、儿童生殖器疱疹还多见于咽喉部及口腔等部位,特别是在3岁以下婴幼儿的生殖器疱疹几乎都发生在咽喉部。
3、儿童生殖器疱疹发生部位主要在外阴、尿道口、阴道口、包皮以及肛周。其中男性儿童生殖器疱疹发病部位以肛周最为常见。
初发生殖器疱疹
初发生殖器疱疹分为原发性生殖器疱疹和非原发的初发生殖器疱疹。前者为第一次感染HSV而出现症状者为原发性生殖器疱疹。其病情相对严重。而部分病人既往有过HSV-1感染(主要为口唇或颜面疱疹)又再次感染HSV-2而出现生殖器疱疹的初次发作,为非原发的初发生殖器疱疹,其病情相对较轻。
(1)潜伏期3~14天。
(2)外生殖器或肛门周围有群簇或散在的小水疱,2~4天后破溃形成糜烂或溃疡,自觉疼痛。
(3)腹股沟淋巴结常肿大,有压痛。
(4)患者可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5)病程2~3周。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原发皮损消退后皮疹反复发作,复发性生殖器疱疹较原发性全身症状及皮损轻,病程较短。
(1)起疹前局部有烧灼感,针刺感或感觉异常。
(2)外生殖器或肛门周围群簇小水疱,很快破溃形成糜烂或浅溃疡,自觉症状较轻。
(3)病程7~10天。
有时在口腔或口腔周围患有疱疹的人,可通过口腔-生殖器性生活,使对方传染生殖器疱疹。因此,不同方式的异性性行为,也可传播生殖器疱疹病。
1、正确求医: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避免误诊、误治。
2、遵医嘱进行治疗十分必要。
3、性伴应同时诊治。
4、复发期间避免性生活。
5、治疗期间遇见问题(药物反应、疗效不确切等)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咨询。
6、注意消毒隔离:内衣裤要勤烫洗,不要与家人混在一起洗。
7、生殖器疱疹有一定复发率,但经正规治疗及自身积极配合后多数患者复发次数逐渐减少。
8、感冒及酗酒可诱发本病。
9、适当锻炼及保持良好情绪注意营养、可降低复发。
10、检查是否合并其它性病:梅毒、艾滋病等。
11、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预防生殖器疱疹。
温馨提示:
避免不洁性交及不正当的性关系,活动性生殖器疮疹患者绝对禁止与任何人发生性关系。
生殖器疱疹是我国常见性传播病之一。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所引起。单纯疱疹病毒分为两型即HSV-1和HSV-2。肉体的痛苦加上精神的负担,往往使患者自尊心受挫,使之不愿与异性交往,此时可用中药皮肤老偏方治疗,否则影响夫妻感情及和睦,久而久之甚至发生抑郁症。对此病辨证可见于古代中医文献论述。隋·《诸病源候论·热病疱疮候》谓:“夫热病疱疮者,此由表虚里实,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