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30 07:53 来源:网友分享
1、患者常感脑力不足、思维混乱、精神倦怠,这是最常见的神经衰弱特点之一。患者由于内抑制过程减弱,神经细胞易兴奋,能量消耗过多,往往表现为精力不足、萎靡不振、不能用脑,或脑力迟钝、不能集中注意力、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减退等。
2、敏感、多疑往往是最突出的神经衰弱的特点,患者往往对某个部位、某个症状越注意,痛苦就越明显,倘若转移其注意力,则明显减轻甚至消除。并且,患者常自诉疾病缠身,但最终到底是什么部位不适病人自己也无法说清楚,甚至根本没有器质性病变存在。
3、睡眠障碍时神经衰弱的主要特点之一,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容易惊醒或睡眠时间太短,醒后又难以再睡等。专家表示,神经衰弱患者的睡眠障碍主要是由于大脑皮质的内抑制下降,神经容易兴奋引起。
4、心理生理障碍是另一个突出的神经衰弱的特点,很多患者的主诉往往是一组生理心理障碍的症状,如头昏、眼花、心慌、胸闷、气短、尿频、多汗、阳萎、早泄、月经不调等。
通过按摩反射性地影响神经中枢的功能,使神经中枢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恢复平衡,头晕、失眠、多梦等不适得到改善。按摩还能舒筋活血,通利关节,使肢体疼痛减轻或消失,神经衰弱的某些发病因素也可消除。头、后颈、脚掌及手指根等部位有不少镇静、安眠穴位,按摩刺激这些穴位有镇静催眠作用。其具体方法如下:
按头
每晚临睡前半小时先擦热双掌,然后将双掌贴于面颊,两手中指起于迎香穴,向上推至发际,经睛明、攒竹等穴,然后两手分开向两侧至额角而下,食指经“耳门穴>耳门”返回起点,如此反复按摩30-40次。
搓胸
取盘膝坐位,用右手平贴右肋部,向左上方搓至左肩部,共30次;然后左手平贴,自左肋部搓至右肩部,共30次。
揉腹
取盘膝坐位,用一手掌叠于另一手掌上按于腹部,以肚脐为中心,先顺时针方向揉腹30次,再逆时针方向揉腹30次。
抹腰
取盘膝坐位,两手叉腰(四指向后)沿脊柱旁自上而下抹至臀部,共30次,如发现压痛点,可用手指在局部按压20~30秒钟。
揉膝
取坐位,两手按于两膝膑骨上,由外向内揉动30次,然后再由内向外揉动30次。揉动时手不离开皮肤,轻度用力,膝部感到舒适即可。
搓脚掌
取坐位,用左手握左踝关节,右手来回搓左脚掌(足底前半部)30次,然后右手握右踝关节,左手搓右足掌30次。
1、散步和旅行
根据实验研究,神经衰弱患者作较长距离的散步,有助于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减轻血管活动失调的症状(如头痛、两太阳穴跳痛等)。体力较好者尚可参加短距离的拉练行军或旅行参观,可以受到思想教育,并转移注意力,改善情绪,锻炼体力。
其它运动:情绪较差、精神萎靡不振的患者适宜于进行提高情绪的游戏或运动,如乒乓球、篮球、划船、跳绳、踢键子等,也宜于在户外做轻量劳动。
2、冷水浴
冷水的刺激有助于强壮神经系统,增强体质。因此,神经衰弱患者适宜于做冷水浴;在早晨起床后进行。早期先用温水擦身,经过一段时间锻炼,习惯以后改用冷水擦身,最后用冷水冲洗或淋浴,每次30秒到1分钟左右;从夏天起可以参加游泳,如能坚持到秋冬,效果更大。
3、充实业余时间
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多参加集体娱乐或读点自己感兴趣并有益于你的书籍,当业余生活充实起来的时候也就没有时间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当有“敏感”干扰时, 即用松弛身心的办法来对付。这时可进行自我暗示,警告自己不要神经过敏。此外,也可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如转移话题,有意避开现场等。
4、饮食疗法
神经衰弱患者的饮食宜清淡,以平补为主。避免多吃辛辣有刺激性的温燥食品。忌食白酒急含酒精的饮料、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食物。晚餐的食量要适当,吃得过少,常因胃中空虚,胃体强烈收缩,因饥饿而惊醒,减少了睡眠时间;若吃的过多太饱,饱胀的胃肠压迫周围内脏,对大脑皮质产生刺激,也可影响睡眠。也不宜在睡前过多饮水,致使夜尿增多而影响睡眠。中医“胃不和则卧不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集体心理治疗:以10~20名患者为一组,由医生向患者系统讲解有关神经衰弱的医学知识,包括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程、诊断和治疗。让患者对本病有充分了解,从而能分析自己起病的原因,并寻求对策,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同时有利于消除疑病心理,减轻焦虑和烦恼,打破恶性循环。详细讲解本病的治疗方法,要求患者主动配合,充分发挥治疗的作用。如果有已经治愈的患者参加讨论,现身说法,效果更佳。
(2)小组治疗:以5~6名患者为一组,医生引导患者分析各自的病情,从而达到相互启发,消除疑虑,明确各自努力的方向。如果有已经治愈的患者参加讨论,现身说法,效果更佳。
(3)个别心理治疗:在集体讲解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再针对个别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辅导,启发和帮助患者寻求解决疑难、摆脱困境的途径和方法。
(4)森田疗法:主张顺应自然,是治疗神经衰弱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注意养成起居定时、工作学习有计划、劳逸结合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恢复。
(5)支持性心理治疗:通过解释、疏导,使病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转移对自身疾病的注意力,增加自信心。
(6)行为治疗:自我放松训练,对于紧张症状明显,伴疼痛不适等症状的病人可有较好的疗效,必要时配合生物反馈治疗。
温馨提示:
饮食清淡为宜,并且注意均衡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