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廷顿舞蹈症遗传男 亨廷顿舞蹈症的健康须知

2018-05-16 06:31 来源:网友分享

一、亨廷顿舞蹈症的发病原因分析

  亨廷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缩写 HD),又称大舞蹈病或亨廷顿舞蹈症(Huntington\"s chorea),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 该病由美国医学家乔治亨廷顿于1872年发现,因而得名。 主要病因是患者第四号染色体上的Huntington基因发生变异,产生了变异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在细胞内逐渐聚集在一起,形成大的分子团,在脑中积聚,影响神经细胞的功能。一般患者在中年发病,表现为舞蹈样动作,随着病情进展逐渐丧失说话、行动、思考和吞咽的能力,病情大约会持续发展10年到20年,并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如果把大脑想成是一颗球,那么在靠近球心的部位 (也就是大脑的深部),有个由众多神经细胞组成的构造叫基底核 (basal ganglia)。它与大脑的运动、情绪、学习、记忆功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就运动功能而言,基底核扮演着大脑秘书的角色,将大脑发出的命令先行处理、修饰过,再把这个命令传回大脑负责运动的部位,然后才把指令传送到身体各处肌肉,指挥我们的一举一动。

  亨廷顿病患者体内的异常亨廷顿蛋白首先会影响其脑内的基底核,使得基底核无法修饰或抑制大脑的指令,于是全身肌肉便不受控制地运动,表现为舞蹈样动作。到了疾病的晚期,连负责下达指令的大脑表层也会逐渐死亡,届时病人可能失去所有行动能力,并出现认知功能下降甚至痴呆。

  亨廷顿病患者主要病理改变为基底节区萎缩,其中以尾状核最为明显,壳核和苍白球也有不同程度的萎缩。神经元缺失主要见于基底节区,其中尾状核和壳核的神经元功能障碍与舞蹈样动作有关,皮质神经元缺失可能与痴呆有关。

二、亨廷顿舞蹈症的具体症状分析

  风湿性舞蹈病的症状是什么样子呢?风湿性舞蹈病又称小舞蹈病或Sydenham舞蹈病,是一种多见于5~15岁女童的疾病。那么,风湿性舞蹈病的症状是什么样子呢?下面,就来看一下啊。

  一、神经系统损害症状

  (一)底节症状:表现为突发、急促、不规则、无目的的舞蹈样不自主动作。常起自一侧肢体,然后波及对侧,有肢症状多较下肢重,偶也可限于一侧,不时的出现手指屈伸,翻举旋臂、踢腿屈膝等动作。面肌的不自主动作可见挤眉弄眼、张口吐舌等,犹如作鬼脸。躯干部肌肉可出现突肤挺胸、脊背歪扭等动作。倘影响吞咽、构音及呼吸肌时可致吞咽、构音障碍及呼吸不规则。以上不自主动作在情绪激动时加剧、安静时减轻、睡眠时消失。严重者几乎整日不停,影响日常生活和无法行立坐卧。

  (二)大脑皮层症状:情绪不稳、易激动,常影响睡眠和休息,严重者可有精神错乱和躁动等。

  (三)小脑症状:肌张力明显降低,腱反射减弱甚至消失,动作苯拙,共济失调。

  二、全身症状

  多数患者在病前或有的在病程中有发热、咽痛、扁桃腺炎、关节疼痛等见风湿症状,心脏受累时可有心率增快、心脏扩大和杂音。

三、亨廷顿舞蹈症的治疗要点分析

  (1)起病缓慢,开始有乏力,精神不振,头痛等全身不适症状。大多见于5~15岁的女性。

  (2)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自一侧面部或手指开始,渐波及半身或全身,通常上肢较重,为一种快速的,不规则而又无目的的动作。表现为挤眉、弄眼、伸舌、耸肩、扭腰、翻掌、复腕、踢腿、屈膝等。激动时加重,睡眠时消失。

  (3)肌力减弱,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

  (4)情绪不稳定,容易兴奋而导致失眠。严重者可有意识模糊、妄想、幻觉、躁动等。

  (5)吐字不清,动作笨拙和共济失调。

  (6)可有急性风湿热的其他表现。

  总之,根据患者的起病年龄,典型的舞蹈样动作,本病不难诊断。如有急性风湿热的其他表现,则更可得到肯定。

  本病须与习惯性痉挛、老年性舞蹈病及慢性进行性舞蹈病、抽搐-秽语综合征、肝豆状核变性引起的不自主动作,以及慢性进行舞蹈病相鉴别。习惯性痉挛也多见于儿童,有时易与舞蹈病混淆。但前者动作刻板、重复、局限不同一肌肉或同一肌群的收缩,肌张力不降低,无风湿热的典型表现。老年性舞蹈病多见于老年,常为血管痉挛所致,发病较突然,多为半身舞蹈病。慢性进行性舞蹈病(又名大舞蹈病),多见于中年以上,有遗传史,不自主动作以面部为主,常伴有痴呆或其他精神症状。

  一、习惯性痉挛:也多见于儿童,但其不自主动作作为多限于某些肌肉或肌群的刻板而重复的强迫动作,与本病不同。

四、亨廷顿舞蹈症的疾病诊断

  亨廷顿病是一种显性遗传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根据阳性家族史、典型的舞蹈样运动、精神障碍和进行性痴呆、以及基因检测阳性结果而加以诊断。

  影像学检查发现对称性尾状核萎缩可以进一步支持亨廷顿病的诊断。在有症状的亨廷顿病患者中,左旋多巴可以使舞蹈样动作加重。左旋多巴还可以诱发处于亚临床状态的患者出现舞蹈样动作,因此,可用于早期诊断,但该试验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反应,阴性结果不能完全除外发病的可能性。PET 检查发现亚临床状态的患者尾状核部位的葡萄糖代谢减低,可用作超早期诊断。在亚临床患者,如果基因检查发现亨廷顿基因(TT15)三核苷酸串联重复序列异常扩展超过40 可以进一步确定诊断。

  由于亨廷顿病具有完全外显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因此亨廷顿病的基因诊断可以为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可靠的依据。但是,应注意伦理学问题。因为亨廷顿病致病基因的阳性诊断会给尚无临床症状的致病基因携带者带来心理负担和社会压力,甚至影响到以后的就业、婚姻和生活等。因此,强调任何对亨廷顿病家庭成员进行的基因检测都应在受检者充分知道检查结果的意义和局限性,在完全自愿的条件下进行。并且,在检查前后给予充分的心理咨询和帮助。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神经内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