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6 06:27 来源:网友分享
新生儿斑痣是一种先天性的婴儿良性肿瘤,病患区皮肤呈淡红色或浅蓝色,常位于头顶中线后、颈部、骶部,偶尔见于眉间皮肤,出生时即存在,一般数月至1岁内逐渐自行消失,新生儿斑痣一般不需要治疗。
1、新生儿斑痣确切病因尚没有确定,学者们认为是血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刺激或影响了血管的正常发育而导致血管畸形或异常发育而成。血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大致可分为丛状期、网状期及管干期三个阶段,而新生儿斑痣很可能是血管在丛状期,由于有些毛细血管停止发育而致。
2、长鲜红斑痣的病因是由于病变部位支配血管的神经缺乏,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起初表现为红色或者粉红色斑片,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可加深,变成鲜红色和紫色,并可增厚呈结节状。 新生儿还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尤其是在早期血管性组织分化阶段,由于其控制基因段出现小范围错构,而导致其特定部位组织分化异常,并发展成鲜红斑痣。
治疗原理:是将第二代的新型光敏剂(海姆泊芬)通过静脉途径注入体内,海姆泊芬经静脉注射后立即在血液中形成浓度高峰,并被血管内皮细胞迅速吸收,而表皮层细胞吸收尚很少,因此光敏剂的分布在血管内皮细胞与表皮层细胞间形成明显的浓度差。此时给予穿透表浅、可被血管内皮细胞选择性吸收的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使海姆泊芬产生单态氧等光毒物质,使富含海姆泊芬的患部扩张畸形的毛细血管网被选择性破坏,而覆盖于扩张畸形毛细血管网上的正常表皮层因不含海姆泊芬不受损伤,位于扩张畸形毛细血管网下的正常真皮深层组织则因激光穿透浅、难以达到有效激发量而得到保护。
以往国内开发的光敏剂如YHpD(光卟啉)、HpD(血卟啉衍生物)均为多组分的混合物,组分复杂,难以实现稳定、规范的质量控制,且在体内排泄缓慢,使用后皮肤的光敏反应持续1至3个月,部分患者甚至长达6个月。这给治疗后的护理和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海姆泊芬(HMME,血卟啉单甲醚)在体内分布迅速,清除较快,不易蓄积,从而克服了光动力疗法的主要副作用——正常组织的持久性光毒反应,患者只需避光数天即可。极大的方便了临床治疗,进一步完善了光动力疗法。
1、黑色斑痣:黑痣斑比较常见的,一般的黑痣没有什么关系,是否需要根除主要看其生长的位。有些新生儿身上出现黑色的花纹,像大理石花纹或呈线条旋涡状,则常常合并有抽风和智力低下,当引起重视;
2、白色斑痣: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色素脱失,一般表现为婴儿皮肤如见有少数几块白色的斑,呈椭圆形,或两头尖尖的形状,如伴有抽风,则以后多见有智力低下的现象;
3、红色斑痣:这种情况以血管瘤最常见,其为表为多凸出于皮肤,可呈近似圆形或不规则形状,触之柔软。如果瘤不太大,生长不快,又不在重要位置,一般不需要治疗。如血管瘤长在面部一侧,不凸起于皮肤,按瘤部位时皮肤颜色变白,则需要注意。这种血管瘤如长在小儿脑子一侧的表面,可引起对侧肢体抽风,小儿智力也受影响。
4、黄色斑痣:有的婴儿皮下会生出黄色的脂肪瘤,这种瘤很容易经手术治疗。有时婴儿会长出与皮肤齐平的浅棕色斑块,此斑与周围皮肤界限清楚,可分布在躯干或四肢,呈椭圆或形状不规则。这种斑在正常人身上也时能见到1、2块,但如果超过5块以上,而且斑痣面积较大,将来则有可能出现神经纤维瘤。
5、蓝色斑痣:许多婴儿一出生下来皮肤就有一块块蓝色或蓝黑色斑,以臀部或背部居多。这是皮下色素细胞堆积的结果,对身体基本无害,随着年龄增长大多会逐渐消退。
1、鲜红斑痣又称葡萄酒样痣或毛细血管扩大痣,也常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呈现,容易发于面、颈和头皮,大多为单侧性,偶为双侧性,有时累及粘膜。它的危害初起为大小不一或数个淡红、暗红或紫红色斑片,呈不规则形,鸿沟清楚,不高出皮面,可见毛细血管扩大,压之有些或完全退色,并且表面滑润。
2、新生儿斑痣切当病因尚没有确定,专家们认为是血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因为外蜀某些要素影响或影响了血管的正常发育而致使血管变形或异常发育而成。血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大致可分为丛状期、网状期及管干期三个期间,而新生儿斑痣很可能是血管在丛状期,因为有些毛细血管停止发育而致。其边缘不规则的粉红色斑,压之褪色,哭闹时明显,好发于颈项部和眉间。新生儿中有23.4~40.3%发病率。大多数红斑在2~3岁内,特别是1岁内红斑会天然消失。本病女婴发病率较男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