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9 07:36 来源:网友分享
1. 吸氧疗法: 急性期给予氧气吸入,流速为7~10L/min,10~20分钟可有效的阻断疼痛。
2. 药物治疗:剧烈疼痛不止时可用苯妥英钠,一般情况下只用卡马西平治疗。同时给予大量维生素B12肌肉注射。
3. 穴位注射:在穴位上注射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或维生素B1和B12。常用的穴位有头维穴、太阳穴、下关穴、颧髎穴、颊车穴、地仓穴、四白穴、翳风穴等。每次三~五个穴位,每个穴位0.5毫升。可以每日或隔日注射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5~7天。
4. 神经封闭:对症状严重,而口服药物无效时,可在三叉神经分支或半月神经节用甘油做封闭,但易引起注射部位面部感觉减退。
5. 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电凝疗法:这一方法多用于不能耐受手术的老年患者。
6. 针灸治疗: 针灸对痛症效果较好,常用阿是穴和合谷、足三里穴配合。常有穴位有如百会、太阳、外关、头维、颧髎、颊车、地仓、四白、迎香、翳风穴等。
7. 中频电脉冲治疗:中频电止痛效果较好。
8. 手术治疗:是对三叉神经根等进行切除,效果较好。
1. 三叉神经周围性损害:是三叉神经半月节、三叉神经根、或三个分支的病变,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压迫所致。刺激症状主要表现为三叉神经痛;破坏性症状主要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域感觉减弱或消失,咀嚼肌麻痹,张口时下颌向患侧偏斜。多见于三叉神经带状疱疹。
当三叉神经的半月节和三叉神经根受损时,出现了三叉神经分布区的感觉障碍,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咀嚼肌瘫痪;当三叉神经的三个分支受损时就会出现相应分布区的痛、温、触觉减弱或消失。如眼神经病变可有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下颌神经损伤可合并同侧咀嚼肌无力或瘫痪,张口时下颌向患侧外斜。
2. 三叉神经中枢性损害:三叉神经痛为一种感觉性癫痫样发作,异常放电部位可能是三叉神经脊束核或脑干。症状表现有:
(1)分离性感觉障碍:即痛温觉缺失而触觉和深感觉存在。
(2)洋葱样分布:可出现口鼻周围痛温觉障碍,及面部周边及耳廓区域痛温觉障碍,即产生了“洋葱皮样”分布的感觉障碍。
(3)面肌运动障碍:是一侧三叉神经运动核损害,产生同侧咀嚼肌无力或瘫痪及肌萎缩,张口时下颌想患侧外斜。常见于脑干肿瘤。
1、药膏贴敷法:地龙、全虫、细辛、蜈蚣各等份,研为细末,装瓶备用。三叉神经痛患者每取适量,药酒调为稀糊状,外敷疼痛侧太阳穴处,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
2、药物涂擦法:当归、川芎、细辛、红花、乳香、没药、丹参各10克,冰片5克,加入75%酒精100毫升密封浸泡7天后擦三叉神经痛患处,每日3次,连续3~5天。
3、药物敷脐法:穿山甲、厚朴、白芍、乳香、没药各等份,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取适量,用黄酒调为稀糊状外敷脐孔处,三叉神经痛患者每日1换,连续5~7天。
4、药液足浴法:当归、川芎、穿山甲、元胡、白芍、麻黄、川椒、细辛各10克,水煎取汁足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连续1周。
5、药物枕疗法:菊花、川芎、天麻、细辛、当归、元胡、蔓荆子、红花、防风、白芷、藁本各等份,研为细末,作枕芯用,连续1~2月,此法既可防三叉神经痛,又可治三叉神经痛,效果较好。
6、药液熏耳法:透骨草30克,川芎、细辛、白芷各15克,白僵蚕5克,加水煮沸,取一厚纸,中间穿孔约手指大小,盖在锅上,使药汽从孔中透出,熏患侧耳孔及三叉神经痛疼痛部位,每次10~20分钟,每日2~3次,每剂药可用2~3天。
1、为了维持正常的神经功能,三叉神经痛患者饮食需要高碳水化物来供给能量及保护神经功能,碳水化物占总能量的60%左右为宜,每日需要供给5~8两主食(如大米、面粉等)。
2、饮食供应方式可给流质,每日5~6餐,应配制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流食,如牛奶冲藕粉、牛奶冲蛋花以及肉松粥等厚流质,使三叉神经痛患者有饱足感。或用高速度捣碎机,将面条、米饭、粥、饺子、炒菜、嫩瘦肉等,皆可捣成匀浆状食物,供患者食用。
3、三叉神经痛患者膳食制备时,应禁食刺激性食物,如韭菜、大蒜、生葱、鲜辣椒、蒜黄等。禁用刺激性调味品,如五香粉、芥末、胡椒、辣椒、孜然、咖喱粉等。忌各种酒类。膳食温度要适宜,不要过冷或过热,以避免化学和物理刺激,引起剧烈疼痛。
4、维生素B1和维生素C对保护三叉神经很重要。维生素B1是脱羧辅酶的主要成分,在碳水化物的代谢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缺乏维生素B1会引起神经炎,还会引起乳酸堆积,引起暂时性的痉挛。而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都是神经炎的表现。可选择含维生素B1丰富的全麦面、豆制品、动物肝脏及含维生素C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