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30 06:21 来源:网友分享
多大小孩就不会得脑瘫病,目前无法定论,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有可能会患病,成长至十几岁的青少年也可能会患病,故而没有年龄限制,家属应带孩子定期体检,防止疾病的侵袭,此病临床上有多种治疗方法,患者家属应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适合自身的。
治疗方法:
1、开创法:一次性完成多肢体、多部位的手术,使患肢的多个畸形部位得到矫正。术后肢体功能的协调性、整体性、灵活性大大增强。
2、康复疗法:术后整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一般术后一周即可见明显效果。节省了以往多次手术的治疗过程,大大减轻了患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3、非手术环卫疗法:非手术部位也可得到矫正。肢体畸形消失后,其他部位的痉挛肌肉如眼肌、舌肌等也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所以斜视和语言障碍也随之会得到改善或消失。
4、交错纠正法:纠正相反神经支配造成的紊乱,建立正确支配途径,改善神经支配功能,使神经、肌肉、关节活动协调。
5、整合微创法:通过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扩张脑血管,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采用增加脑供血供氧量,全面修复受损脑神经细胞,促进脑发育,改善脑萎缩,使流涎、语言不清、多动、智力低下等症状得到改善。
6、药物疗法脑神经营养药、肌肉松弛药、活血药等。包括构筑和修复脑组织(细胞)的药物,如卵磷脂(包含磷脂酰胆碱、脑磷脂、鞘磷脂等),能修复因外伤、出血、缺氧造成的脑细胞膜损害,保护神经细胞,加快神经兴奋传导,改善学习与记忆功能。
1.早产:
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不少胎龄只有28周、体重在1千克以下的孩子都得到抢救成活。但是由于胎龄小,脑的发育很不成熟,所以很容易出现脑损伤。如果损伤后出现了中枢性运动障碍,就可能形成新生儿脑瘫,所以早产儿的预防保健工作成为了新生儿脑瘫预防的一个重点内容。
2.黄疸:
黄疸是大部分孩子出生后都可能经历的过程,虽然是新生儿脑瘫的病因,但不是所有的黄疸都致病。一般存在以下情况应引起注意:黄疸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重症黄疸(血清胆红素浓度高于205.2—256.5毫摩尔/升);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黄疸退而复现。黄疸诊断为病理性后,只要及时处理,绝大多数可很快恢复正常。
3.新生儿窒息:
尤其是重度窒息,由于缺氧,很容易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出血,致使脑组织损伤。现代研究已经发现重度窒息的患儿在出生前已经存在脑损伤,由于其脑损伤的存在而导致孩子不能很顺利地娩出。所以新的观点认为:胎儿脑损伤导致新生儿窒息,窒息反过来加重新生儿脑损伤。如果在此期不进行干预,那么很可能导致永久性脑损伤,出现人们担心的新生儿脑瘫症状。
1、新生儿期时的预兆哺乳困难,如小儿出生后不会吸吮、吸吮无力或拒乳,或吸吮后疲劳无力;表现过分安静、哭声小或持续哭闹;自发运动少、肌张力低下、全身松软、呈无力状态;全身发硬、好打挺、肌张力增强、经常从襁褓中窜出去、头背屈、有时头偏向一侧、双下肢强直伸展;有易惊、抽搐、尖叫或烦躁不安等表现;异常姿势,如上肢内收、上肢内旋、手握拳等。
2、1~3个月大时的预兆拇指内收、手紧握拳或上肢内收、内旋;不注意看人,眼不追视眼前东西;头不稳定、颈不能竖、头左右摇动或头偏向一侧、俯卧位不能抬头;肌张力的改变,如全身发硬、躯干硬性伸展或全身发软。
3、4~5个月大时的预兆眼不追视眼前东西、不注意看人、眼神不灵活;表情呆板、逗引时无反应;不会翻身、俯卧位抬头小于90度;身体逐渐变硬,轻度角弓反张姿势或下肢交叉呈剪刀样;身体姿势不对称等。
4、6~7个月大时的预兆手、口、眼动作不协调;手抓物很快松开或不持久;有非对称姿势;坐位不稳呈前倾或后倾;头背屈、肩后伸、下肢内旋、手握拳;仍有原始反射存在。
5、8~12个月大时的预兆仍不能翻身;双下肢仍不能支撑;8~10个月仍不能用单手抓握玩具,或总用一只手抓握;8~10个月仍感觉手笨;8个月仍不能独坐;10个月后仍不会与人再见;10个月后还用脚尖站立;11个月不会扶持站立;12个月仍不会迈步;12个月后仍流口水及“吃手”等。
1、小儿脑瘫护理教育要持之以恒:语言的矫治和训练是长期而艰苦的,家长要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获才能给有语言障碍的脑瘫儿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2、对患儿不过分保护:不怜悯,不放弃,不与其他孩子作比较,小儿脑瘫护理要多鼓励患儿参加游戏和活动。
3、鼓励患儿说话:小儿脑瘫护理应多表扬,鼓励患儿发声的积极性,帮助患儿树立说话的信心;当患儿发声时,要立即回应,多启发他表达想说的话,千万不要批评和指责患儿。
4、保持介绍正确姿态:当患儿有了较好的躯干控制重视能力影响与进食能力很贵时,成功可以开始许多语言训练了,交谈时要与患儿眼睛的高度保持一致,如果位置过高,会使患儿全身过度伸展,不利于发音。
5、增加说话和活动的量:父母不要因为与患儿说话得不到回应就丧失信心,小儿脑瘫护理应利用各种机会跟患儿说话;做游戏时与患儿一起进行呼吸和发声训练,寓教于乐,引起患儿对训练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