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胰腺癌发病趋势 胰腺癌有四大异常信号

2018-06-05 06:18 来源:网友分享

一、中国胰腺癌发病趋势

  专家称,从目前来看,胰腺癌的高危人群主要有以下四类:

  一是年龄超过40岁,有上腹部非特异性症状的患者;

  二是突发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不典型糖尿病;

  三是慢性胰腺炎患者;

  四是有癌症家族史、长期吸烟,大量饮酒,以及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人群。

  四大异常信号

  由于胰腺位置隐藏,前面紧贴胃,胰腺癌极易漏诊或误诊,发现时大都已属晚期。未经治疗的胰腺癌病人,90%以上于诊断明确后一年内死亡。很多胰腺癌患者在患病早期,对身体的不适反应不太注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我把胰腺癌早期的部分症状列举出来,便于大家对症辨别,若有异常实现早诊断、早治疗。40岁以上人群出现下列情况应高度警惕。

  信号一:厌食、消化不良和体重下降。胰腺癌的早期症状表现为厌食、消化不良和体重下降的约有10%,还有一些专家认为食量减少、恶心呕吐、大便习惯改变、消瘦为胰体尾癌的四大早期症状,可以此作为胰腺癌的早期信号。

  信号二:上腹不适和疼痛。具体表现为上腹疼痛和说不清的不适感、闷堵感,时轻时重,时有时无,一般夜间更明显。其不适感的部位较深,范围较广,且有进行性加重现象,并逐步转为隐痛、胀痛和腰背痛。胰头癌的腹痛偏于右上腹,胰体尾癌偏于左上腹,少数人可有脐周痛。后期可有腹背痛,并且疼痛常与体位有关,在仰卧时加剧,坐立、弯腰、侧卧、屈膝时减轻。

  信号三:不明原因的黄疸。胰头癌多以阻塞性黄疸(由于肝外胆管或肝内胆管阻塞所致的黄疸)为最突出的症状,而早期胰体、胰尾可无黄疸。黄疸通常呈持续性且进行性加深,且多数病人可因阻塞性黄疸而皮肤瘙痒,致遍体抓痕。上述症状在肝炎或胆道疾病时也可以出现,所以早期胰腺癌被误诊为肝炎、胆囊炎或胆石症的并不少见。

  信号四:糖尿病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血糖波动,药物控制不理想。

二、八类容易患胰腺癌的高危人群

  1.患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者。

  2.没有疲劳、受伤,但出现腰背部疼痛,或者没有什么原因消化突然不好,大便不成形,或者没有胃口,甚至出现黄疸,这类人要警惕。

  3.有胰腺癌家族史者,遗传因素在胰腺癌发病中占5%~10%。

  4.年龄大于40岁,有上腹部非特异性症状(不能直接判断出是什么病的症状)的病人。

  5.吸烟、大量饮酒以及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人群。

  6.因良性病变进行过胃大部切除手术者,特别是术后20年以上的人群,胰腺癌发病率升高1.5~5倍。

  7.慢性胰腺炎患者。目前认为慢性胰腺炎在一部分病人中是一个重要的癌前病变,特别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

  8.突发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不典型糖尿病,年龄在60岁以上,缺乏家族史,无肥胖,很快形成胰岛素抵抗者。40%的胰腺癌患者在确诊时伴有糖尿病。

三、为什么胰腺癌要到晚期才能被发现

  第一个原因是检测设备的性价比问题。倪泉兴教授说,实际上临床中有胰管镜是可以帮助判断早期胰腺癌的,是把镜子插到胰腺内管里,提取胰液分析,至少可以提前三年分析这个病人可能是不是胰腺癌,如果是,进行早期治疗,这样患者五年生存是百分之百。但胰管镜的检查风险很大,而且价格很贵,只能极少数病人有条件做。所以,从早期预测的角度来分析,胰管镜的方法目前还做不到。

  第二个因素,就是大家最关心的B超体检。这种方法为什么不适合发现早期的胰腺肿瘤,是因为现在体检条件大部分很有限,B超检查因为是靠空气的反射来判断,一般对胰腺小肿瘤很难发现,如果B超发现了胰腺肿瘤,那往往都是比较大的,也就是晚期了。而肺部检查往往更多是做CT,就容易发现早期肺癌。

  当然,在患者空腹的时候,非常有经验的B超医生,在经过耐心检查也是可以发现细微的胰腺异常。但现在的体检和门诊人数之多,在短时间内要搞清楚细致的病例确实是相当难的。所以,如果在体检时能做CT尤其是增强型CT,是会对胰腺癌的早期发现有帮助的。

  倪泉兴教授讲了这样一个病例,在做普通CT扫描时没有发现明确证据,但总感觉胰腺有些异样,最后在做核磁检查时确定有胰腺癌变,赶紧手术。到现在已经五年,表现良好。

  第三个影响胰腺癌早发现的因素,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缺少非常有效的早期诊断胰腺癌指标。倪泉兴教授说,目前用的诊断标准更多适用于晚期,对于早期患者可能还会有其他指标的异常需要关注,我们现在需要找到比较好的新的更有特异性的肿瘤指标,能够早一点发现问题。

四、胰腺癌早期的症状

  1、腹痛

  疼痛是胰腺癌的主要症状,不管癌位于胰腺头部或体尾部均有疼痛。除中腹或左上腹、右上腹部疼痛外,少数病例主诉为左右下腹、脐周或全腹痛,甚至有睾丸痛,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当癌累及内脏包膜、腹膜或腹膜后组织时,在相应部位可有压痛。

  2、黄疸

  黄疸是胰腺癌,特别是胰头癌的重要症状。黄疸属于梗阻性,伴有小便深黄及陶土样大便,是由于胆总管下端受侵犯或被压所致。黄疸为进行性,虽可以有轻微波动,但不可能完全消退。黄疸的暂时减轻,在早期与壶腹周围的炎症消退有关,晚期则由于侵入胆总管下端的肿瘤溃烂腐脱,壶腹肿瘤所产生的黄疸比较容易出现波动。胰体尾癌在波及胰头时才出现黄疸。有些胰腺癌病人晚期出现黄疸是由于肝转移所致。约1/4的病人合并顽固性的皮肤瘙痒,往往为进行性。

  3、消化道症状

  最多见的为食欲不振,其次有恶心、呕吐,可有腹泻或便秘甚至黑便,腹泻常常为脂肪泻。食欲不振和胆总管下端及胰腺导管被肿瘤阻塞,胆汁和胰液不能进入十二指肠有关。胰腺的梗阻性慢性胰腺炎导致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也必然会影响食欲。少数病人出现梗阻性呕吐。约10%病人有严重便秘。由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而致腹泻:脂肪泻为晚期的表现,但较罕见。胰腺癌也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脾静脉或门静脉因肿瘤侵犯而栓塞,继发门静脉高压症,也偶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

  4、消瘦、乏力

  胰腺癌和其他癌不同,常在初期即有消瘦、乏力。

  5、腹部包块

  胰腺深在,于后腹部难摸到,腹部包块系癌肿本身发展的结果,位于病变所在处,如已摸到肿块,多属进行期或晚期。慢性胰腺炎也可摸到包块,与胰腺癌不易鉴别。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胰腺癌

挂号科室:肿瘤科

温馨提示:
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要防止病从口入。生活规律,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约90%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5年生存率<1%,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胰腺癌早期的确诊率不高,手术死亡率较高,而治愈率很低。本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 1.5~2:1,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50岁以上、有“三高”饮食习惯、有慢性胰腺炎、长期吸烟、长期饮酒者 常见症状:消化不良、腹痛、黄疸、腹痛一般和饮食无关[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放射治疗

肿瘤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