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风湿病是哪一科 中医治疗风湿病的方法

2018-06-13 08:44 来源:网友分享

一、中医风湿病是哪一科

  此病属于风湿免疫科,中医治疗方法有以下这几种。

  中医治疗风湿病的方法

  1.纳米微控关节净化技术+中医“九转逐痹分型疗法”技术巩固治疗,其最大特点是差别化个体辩证治疗,即一人一策,一病一方,准确用药送药,通过西医加中医结合的方式进行终合治疗。

  2.舒筋通络疗法,中医按语:热为阳邪,其性急迫,侵入人体经络关节之后,与认同气血相搏,导致气血郁滞,脉筋拘急,不能通痹。

  3.中药离子精准导入疗法,用单向的调制中频脉冲电流,将药物离子导入体内, 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通过对神经的刺激减轻疼痛感觉, 加快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 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放松肌肉、舒通经络的作用,最终达到药物治疗和中频电疗的双重目的。

  4.飞针疗法,飞针针刺有泻的作用,能驱邪通络,疏通气血。飞针强调的是要快,一次就要进到应刺的深度,出针时引气往外,慢慢分层而退,使病邪随针引申由深而浅、由里达表,从而起到祛除病邪的作用。

  5.“液体刀”关节滑膜消融术,“液体刀”关节滑膜消融术是在病变部位注入药液,直接攻击病灶部位,通过冲击分离、悬浮复位、修复神经于一体,将发炎增厚的滑膜去除,恢复关节正常功能。 从病根入手、因症施治,五法并重对风湿病进行全面治疗,以达到调脾固肾,改善患者体质,重建患者机体,内环境平衡的目标。

二、风湿病患者要注意什么

  1、 忌任意滥用。患慢性病的老人应尽量少用药物,尤其切忌不明病因就随意滥用药物,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延误疾病治疗。

  2、 忌品种过多。尽管老年人患病时可并发多种病症,但须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合理用药。一般先服用急重病症的药物,待病情基本控制后,再适当兼顾其他方面的药物。谨防出现服药一大把,样样病都治的现象。

  3、忌时间过长。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对药物和代谢产物的滤过减少。故老人用药时间过长,会导致不良反应和引起自己觉察不到的副作用。

  4、 不遵医嘱。有些老人凭借自己“久病成医”的所谓“经验”,不经确诊就随便用药或加大用药剂量。这种做法对体质较差或患多种慢性病的老人尤为危险。

  5、忌生搬硬套。有的老年人看别人用某种药治好某种病便仿效之,忽视了自己的体质及病症差异。

  6、忌乱用秘方、偏方、验方。老年人病多为长期、慢性病。极易出现“乱投医”现象。那些未经验证的秘、单方,无法科学地判定疗效,凭运气治病,常会延误病情甚至中毒,添病加害。

  7、忌滥用滋补药。体弱老年人可适当辨证地用些补虚益气之品,但若为补而补,盲目滥用,可变利为害。有的老年人把从商业广告上看到的滋补药当作“平安药”,稍有不适,不问情由,取来就用,有的甚至长期服用,结果造成脏器损害。民间就有“药不对症,参茸亦毒”的说法。

  8、忌朝秦暮楚。有的老年人治病用药“跟着感觉走”,今天见广告中说这好,便用这药;明天见夸那,又改用那药。用药品种不定,多药杂用,不但治不好病,反而容易引出毒副作用。

  9、 忌嗜药成瘾。有的老年人因食欲不佳,便经常服用助消化药;因睡不好觉便老依赖安眠药……,这样长期用药,既会成瘾,又会给机体造成某些毒性损害。

  10、 可用可不用以不用为好。如便秘者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即可解决。失眠者可头南脚北,和地磁力线平行,能使人睡得香甜。

三、风湿病初期有哪些症状

  (1)发热:风湿病的常见症状,可为低热、中等度发热、也可为高热,往往表现为不规则的发热,一般无寒颤,抗生素无效,同时血沉快,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斯帝尔病、急性嗜中性发热性皮病、脂膜炎等均可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2)疼痛:风湿病的主要症状,也是导致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风湿病的疼痛中,起源于关节及其附属结构的疼痛最为常见,然而肢体和躯干部位的疼痛也可见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病变。关节痛、颈肩痛、腰背痛、足跟痛往往是风湿病的主要表现,有时还伴有关节的肿胀。类风湿性关节炎常有对称性的关节肿痛,手指关节、腕关节尤为明显;强直性脊柱炎有腰背痛,休息时加重,可伴有足跟痛、红眼;风湿性多肌痛有颈肩痛、肢带肌的疼痛及肌无力。

  (3)皮肤黏膜症状: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肌炎、白塞病、脂膜炎、干燥综合征可有皮疹、光敏感、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部症状、网状青紫、皮肤溃疡等。

  (4)雷诺氏征:指(趾)端遇冷或情绪激动时出现发白,然后发紫、发红或伴有指(趾)端的麻木、疼痛,严重的可有皮肤渍破,可见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四、预防风湿病的3种措施

  (1)争取早诊断、早治疗:虽然本病的致残率比较高,但如果获得早期诊断及早期的治疗,仍可控制其发展甚至治愈。所以,若能普及本病的一般知识,医生和患有关节肿痛症状的病人对本病保持足够的警惕性,就能提高诊疗水平,控制病情发展,减少致残率和增加劳动能力。

  (2)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或生产劳动,如保健体操、练气功、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散步等,大有好处。凡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就强壮,抗病能力强,很少患病,其抗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比一般没经过体育锻炼者强得多。《内经》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是这个道理。

  (3)避免风寒湿邪侵袭:大部分病人发病前或疾病复发前都有汗出当风凉、接触冷水等病史,提出了这些因素在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看重要作用。春季雨水较多,正是万物萌发、树木花草发芽、长枝、生叶、开花之际。这时,也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好发季节,所以,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夏季暑热当令,不要贪凉受露,暴饮冷饮等。我在接诊的病人中,述其因卧睡石板、水泥地或凉水浸泡而发病者,不在少数。秋季气候干燥,但秋风送爽,天气转凉,要防止受风寒侵袭,冬季寒风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免疫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