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周期性呼吸暂停有什么症状 如何治疗新生儿周期性呼吸暂停

2018-06-14 06:34 来源:网友分享

一、新生儿周期性呼吸暂停的治疗

  1.呼吸暂停发作时的紧急处理 当监测仪报警时,应注意首先观察患儿而不是去看监测仪。若患儿有发绀或苍白,应立即给予刺激。反之,患儿四肢正在活动、面红及外周组织灌注充足,表明其情况不严重,那么在给予强刺激之前应进行仔细的检查。警报出现时,对患儿的表现,包括心率、发绀或苍白的出现以及需要刺激的方式及时间等作一记录。在危重患儿的床边应放置皮囊与面罩,以便在呼吸暂停发生时,进行紧急复苏。对呼吸暂停的紧急处理是恢复足够的通气,增加传入冲动,发作时给予患儿托背、弹足底或给予其他的触觉刺激,用摇动、轻拍打患儿的方式,对80%~90%的病儿有效,常能缓解呼吸暂停的发作,但是其缺点是需要专人守护。将患儿置于振动水床,可以通过增加前庭的位觉刺激而增加呼吸中枢的传感神经冲动,减少呼吸暂停的发作。

  鼻咽有分泌物或胃内容物反流时,应轻轻吸引。在刺激无效的患儿,应给予面罩、皮囊加压通气,并采取以下措施:

  (1)吸氧:氧浓度(FiO2)应与患儿正在使用的一致。

  (2)调整氧浓度:若呼吸暂停发作持续严重,可将FiO2提高,但尽可能快降回原来水平。应用经皮氧分压监测仪或用脉搏氧饱和监测仪有利于FiO2的调整。

  (3)防气道阻塞:面罩垂直置于患儿面部,头应轻度后仰,避免下颌承受向后的过度压力而造成气道阻塞。用一手指在下颌支后方轻推向上,使下颌骨前移。

  (4)通气频率:用气囊加压通气时,肺扩张程度仅限于胸部抬起,应与患儿的生理性呼吸频率一致,直到恢复正常的呼吸及心率为止。

  (5)避免寒冷刺激:通气时应避免寒冷刺激。

  2.对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的继续治疗 呼吸暂停反复、持续发作(即每小时发作2~3次),伴有发绀及心动过缓,并需要频繁面罩气囊加压通气时,应给予药物治疗,以免增加继发性损害及危及生命。

二、新生儿周期性呼吸暂停的预防

  1.孕妇保健 孕妇要做好产前保健,临产前避免重体力劳动,避免早产。应到医院生产,生产后密切观察小儿情况。如有呼吸暂停出现,应及时抢救,使用呼吸兴奋剂,吸入高浓度的氧,治疗原发病。快速纠正呼吸暂停,避免脑组织长时间缺氧,减少对小儿智力的影响。

  2.加强护理 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任何细微外界干扰均可影响呼吸调节。应预防体温过高或过低,喂奶时必须密切观察,护理新生儿避免颈部向前弯或气管受压,切忌枕头太高。

  3.给予触觉刺激 呼吸暂停发作时需要专人守护,给予患儿托背、弹足底或给予其他的触觉刺激,常能缓解呼吸暂停的发作。

  4.积极纠正低氧血症 用面罩吸氧时,面罩下缘应放在颏部,如放在颏下可使气管受压发生呼吸暂停;将动脉血氧分压维持在6.65~9.31kPa(50~70mmHg),便可减少呼吸暂停发作;避免机械呼吸的过度通气,因碱中毒常为不必要的过度通气的后果,将影响呼吸中枢的敏感性,因而引起呼吸暂停。此时应降低机械呼吸的每分通气量,使PaCO2逐步提高。临床上低碳酸血症见于机械呼吸的病人或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等。

  5.积极防治各种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患败血症、颅内出血、动脉导管开放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疾病时,均可抑制呼吸中枢,发生呼吸暂停,用药物治疗呼吸暂停常无效,需用机械辅助通气。

三、新生儿周期性呼吸暂停的诊断

  检查新生儿有无青紫时,必须正确区分周围性青紫和中心性青紫,口唇和口腔黏膜,是反映有无真正青紫最可靠和最灵敏的部位。明显的局部青紫在新生儿尚需与某些皮肤色素着色如胎生青记区别。新生儿常可见普遍的皮肤花纹,在寒冷环境下更明显,是因皮肤血管舒缩的自动调节不稳定引起。面先露分娩的婴儿在头面部可见由于压力造成的淤血、水肿,局部皮肤甚至口唇可呈青紫色,应与中心性青紫区别。

  1.生理现象 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呼吸不规律,有时甚至会出现呼吸暂停的现象,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常见的现象,这与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调节能力差有关。呼吸暂停时间一般不超过10s,且无其他任何异常症状,可以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2.原发性与继发性呼吸暂停 根据上述的定义,诊断呼吸暂停并不困难,关键是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呼吸暂停。新生儿呼吸暂停病因较复杂,早产儿多属原发性,也有继发性;所有足月儿发生呼吸暂停均为继发性,注意及时查出基础疾病。应对呼吸暂停的患儿进行详细的、全面的体格检查,特别注意低体温、发绀、心脏、肺部和神经系统的异常表现。生后24h内发生呼吸暂停的患儿,往往可能存在败血症;生后3天~1周内出现呼吸暂停的早产儿,排除其他疾病后方可考虑为原发性;出生1周后发生呼吸暂停的早产儿应寻找病因,排除继发性。

四、新生儿周期性呼吸暂停的症状

  1.原发性呼吸暂停 生后3~5天多见,主要见于早产儿,胎龄愈小,发病率愈高,不伴其他疾病。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任何细微外界干扰均可影响呼吸调节。早产儿在体温过高或过低时,喂奶后和咽喉部受到刺激时(导管吸引、插胃管),均易发生呼吸暂停。胃内容物刺激喉部黏膜化学感受器,以及酸性溶液进入食管中段胃食管反流,可反射性地发生呼吸暂停。因此在给早产儿喂奶时必须密切观察,即使未呕吐,少量奶汁反流即可引起呼吸暂停。早产儿若颈部向前弯或气管受压时也易发生呼吸暂停,在护理早产儿时切忌枕头太高,用面罩吸氧时,面罩下缘应放在颏部,如放在颏下可使气管受压发生呼吸暂停。

  2.继发性呼吸暂停 新生儿期有不少病理因素可引起呼吸暂停,常表示病情加重。引起呼吸暂停的病理因素如下:

  (1)组织供氧不足:包括任何引起低氧血症的肺部疾患、严重贫血、休克、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等。低氧血症常见于许多新生儿心肺疾病如肺透明膜病、胎粪吸入综合征、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动脉导管开放和青紫型心脏病。低氧血症对呼吸的抑制作用通常在生后3~4周内最明显,此时如设法将动脉血氧分压维持在6.65~9.31kPa(50~70mmHg),便可减少呼吸暂停发作。

  (2)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

  (3)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如窒息、脑水肿、颅内出血、红细胞增多症及抽搐等。

  (4)代谢紊乱:如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钠、高血钠及酸中毒等。

  (5)环境温度影响: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婴儿发热或低体温等。

  (6)母亲用麻醉止疼药:母亲用过量麻醉止疼药等。

  (7)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如高胆红素血症并发核黄疸等。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儿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