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中医治疗方法 导致多动症的原因有哪些呢

2018-06-21 08:04

一、多动症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1、推拿疗法

  推拿指罗纹面,多动症治疗的中医方法可以疏通经络、滋补心肾、清肝潜阳、益智宁神,方法简便易学,无痛苦,无需特殊设备,可在家施实。治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证,取小指末节、食指末节罗纹面分别由指根向指尖直推小指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直推食指罗纹面。痰浊内阻,按摩中脘法5分钟,揉脐法5分钟,按揉足三里穴20次,以健运脾胃之气。按揉天突穴15次,直推膻中穴50次,以化痰顺气;配以开天门法(即推攒竹)20次,以宁心安神。隔日1次,15次1疗程。

  2、穴位疗法

  针刺治疗选用内关、太冲、大椎、曲池为主穴。有注意不集中配百会、四神聪、大陵;活动过多配安神、安眠、心俞;烦躁配神庭、膻中、照海,选穴以少而精为原则,采用快针、深针法,年龄大者可用电针。多动症治疗的中医方法即针刺后即用梅花针叩刺背部夹脊、膀胱经、督脉穴,以叩至皮肤潮红为度,隔天治疗,10次为1疗程。

  3、中药治疗

  常见的辨证分型有:肝肾阴虚型;痰湿内阻型;痰热内扰型;心火旺盛型;儿童多动症伴智力发育迟缓。这是多动症治疗的中医方法之一。

二、导致多动症的原因有哪些呢

  1、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

  有人认为,多动症的发生,可能是由于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住处不能及时传递而造成的一种病态。脑内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浓度降低,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活动,使孩子动作增多。而治疗多动症的药物,其化学结构与去甲肾上腺素相似,服药后,可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使患儿动作减少,因此,多动症患儿必须服药治疗。

  2、遗传因素

  大约40%的多动症患儿的父母,其同胞和其他亲属,在其童年也患此病,单卵孪生儿中多动症的发病率较双卵孪生儿明显增高,多动症同胞比半同胞(同母异父、异母同父)的患病率高,而且也高于一般孩子,上述几点均提示遗传因素与多动症关系密切。

  3、其他因素

  近年,许多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由于教育方法不当及早期智力开发过量,使外界环境的压力远远超过了孩子力所能及的程度,是当前造成儿童多动症(注意力涣散、多动)的原因之一。另外,吃了食物中的人工染料,摄入含铅量过度的饮食(不一定达到铅中毒)也会导致多动。

三、如何判断是否是儿童多动症症状

  儿童多动症症状的发病的主要是10岁以前的孩子,除了很小的一部分是由于孩子大脑功能紊乱引起以外,绝大多数是由于孩子自身的性格所造成的。患有儿童多动症症状具有以下特征:

  1、学习成绩差。这些儿童智力与学习成绩不成比例,也就是智力正常而学习成绩很差,学习成绩差往往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所致的儿童多动症症状。

  2、其他的行为问题。绝大多数的儿童多动症症状都是各种各样的不良行为,比如打架、恶作剧、说谎、偷窃、离家出走等等。

  3、注意力难以集中。这是儿童多动症症状最突出的问题。比如,患儿常常不能专心地做任何事情,有的家长反映孩子做事基本上都是有始无终,就是玩玩具也是东一个,见异思迁,做作业没有父母的督促根本无法完成。

  4、好动。患儿无论在什么场合,做什么事情都坐不定,站不定,活动常常无目的性,上课经常做小动作,自控力很差,这也是儿童多动症症状。

四、多动症患儿护理中注意些什么

  1、多动症的护理中药明确疾病性质,正确加以对待。父母应认识到多动症是一种疾病,积极寻求治疗,而不应采取粗暴、歧视、冷淡、责骂、惩罚等措施,这样做不仅会加重多动症的病症,而且会加重多动症患儿的自卑、忧虑、孤僻或反抗心理。

  2、逐步矫正多动行为。应逐步减少孩子的多动症行为,而不应订立过高的目标,马上要求他们变成安静的乖孩子。过分的要求只会导致彼此间的关系紧张。这也是多动症的护理中需注意的。

  3、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多动症的护理中的一点。应该让多动症患儿从小养成按时作息、起居的生活习惯,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并从有规律的生活中培养他们形成一心不二用的好习惯。

  4、消除家庭中导致多动症的不良刺激或精神紧张因素,协调家庭关系,缓和家庭气氛,防止因家庭因素使多动症的患儿心神不宁、焦虑紧张和兴奋。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多动症

挂号科室:儿科

温馨提示:
要提倡婚前检查,适龄结婚,切勿早婚、早孕,也勿过于晚婚、晚孕,避免婴儿先天不足;有计划地优生优育。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国内外调查发现患病率3%~7%,男女比为4~9:1。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儿童 常见症状:学医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儿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