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病人疼痛评分方法 术后疼痛怎么缓解

2018-06-25 06:11 来源:网友分享

一、手术后疼痛评分方法

  术后的疼痛评分很多使用的是Visual analog scale (VAS),一般大家也偏向使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or Kruskal-Wallis),但也有统计师用ANOVA(或者t检验)即使数据是偏正态的,这里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还是要看你等手术针对病人情况,你选定的评分系统以及样本量而定。

  1. 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 一条长10 cm 标尺,一端标示“无痛”,另一端标示“最剧烈的疼痛”,患者根据疼痛的强度标定相应的位置。

  2. 数字等级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 用0~10数字的刻度标示出不同程度的疼痛强度等级,“0”为无痛,“10”为最剧烈的疼痛,4以下为轻度痛(疼痛不影响睡眠),4~6为中度痛,7以上为重度痛(疼痛导致不能入眠或从睡眠中痛醒)。

  3. 语言等级评分(verbal rating scale,VRS) 将描绘疼痛强度的词汇通过口述表达为无痛、轻度痛、中度痛和重度痛。

  4. Wong-Baker面部表情评分(Wong-Baker faces pain rating scale) 由六张从微笑或幸福直至流泪的不同表情的面部象形图组成。这种方法适用于交流困难,如儿童、老年人、意识不清或不能用言语准确表达的患者,但易受情绪、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二、手术后疼痛及对机体的影响

  (一) 手术后疼痛是急性伤害性疼痛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根据疼痛的持续时间及损伤组织的愈合时间,将疼痛划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持续时间通常短于1个月,常与手术创伤、组织损伤或某些疾病状态有关;慢性疼痛为持续3个月以上的疼痛,可在原发疾病或组织损伤愈合后持续存在。

  手术后疼痛(postoperative pain,简称术后痛)是手术后即刻发生的急性疼痛,通常持续不超过7天。在创伤大的胸科手术和需较长时间功能锻炼的关节置换等手术,有时镇痛需持续数周。术后痛是由于术后化学、机械或温度改变刺激伤害感受器导致的炎性疼痛,属伤害性疼痛。术后痛如果不能在早期被充分控制,则可能发展为慢性术后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或持续术后疼痛(persistent postoperative pain),其性质也可能转变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或混合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感觉神经受损,导致外周与中枢神经敏化所引起的疼痛。研究表明小至腹股沟疝修补术,大到体外循环手术,都可能发生CPSP,多为中度疼痛,亦可为轻或重度疼痛,持续达半年甚至数十年。

  CPSP的易发因素包括:术前有长于1个月的中到重度疼痛、精神易激、焦虑、抑郁、多次手术;术中或术后神经损伤;采用放疗、化疗等。其中最突出的因素是术后疼痛控制不佳和术前、术后有精神抑郁或焦虑。

  (二) 手术后疼痛的病理生理

  手术后疼痛是机体受到手术刺激(组织损伤)后的一种反应,包括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一系列反应。虽有警示和制动,有利于创伤愈合的“好”作用,但不利影响更值得关注。有效的手术后疼痛治疗,不但减轻患者的痛苦,也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三、术后疼痛的观察

  术后疼痛不同于一般的生理性疼痛,除了外科伤口对神经末梢的机械性损伤引起伤害性感受外,组织损伤后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敏感性改变也是引起术后疼痛的主要塬因。同时,术后疼痛还会引起内脏的反应,这是对生理功能影响最大的一个方面,主要与疼痛导致自主神经活动异常,血中儿茶酚胺升高有关。表现为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唿吸浅快,还可出现恶心、呕吐、出汗等。同时由于致痛和炎性介质的异常释放,既可加重塬发病灶的缺血、缺氧和水肿,又可引起机体内激素和酶系统代谢异常,蛋白质合成缓慢,分解加速,不利于切口愈合,同时,疼痛还可使人体免疫球蛋白下降,影响术后康复。

  疼痛时的体征。术后的患者通常在麻醉药对机体作用逐渐消失时,感觉开始恢复,疼痛逐渐加剧,多出现痛苦面容,脸色苍白,血压上升,脉搏加快,唿吸急促等种种体征。表现为出汗、呻吟,辗转不安,不敢移动身体,不敢用力咳嗽。全麻患者在术后2~6h疼痛最剧烈,而神经阻滞麻醉在术后6~12h最明显,24~72h逐渐减轻,如继续加剧,必须考虑到体内有缝合不全、出血、感染、梗阻等并发症,对患者身体变化的观察不容忽视。

  患者因术式不同,术后疼痛程度也不同。剖胸术和上腹部手术,因切口深,并受唿吸运动影响,故而疼痛剧烈;阑尾、疝及四肢浅部手术,术后疼痛较轻。

四、术后疼痛的缓解

  体位变换

  术中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引起疼痛并不少见,术后保持舒适卧位,不仅可缓解疼痛,而且可促进唿吸循环。术后为预防唿吸器官并发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恢复肠蠕动,每2h更换体位一次,但勿引起患者疼痛,事先应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

  平衡镇痛

  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不能由单一的药物达到,用两种不同机制的药物相配合,以改善镇痛效果,减少药量和不良反应,起到良好的平衡镇痛作用。例如:用阿片类药复合非甾炎抗炎剂(NSAIDS),能降低阿片类药量的30%~50%,减少阿片类药抑制唿吸的不良反应。

  患者自控镇痛(PCA)

  PCA是用一种新型的注射泵将镇痛药物由患者按需注射而获得满意镇痛效果的一种方法。PCA泵使用时机和剂量在麻醉医生设定的范围内,能满足不同个体在不同时刻、不同疼痛强度下的镇痛要求,避免疼痛和镇痛大幅度波动,患者有一种主动参与感,有利于全身情况的恢复。

  非药物辅助治疗

  非药物的镇痛方法对机体无损伤性,更倾向于机体、思维、精神叁者的统一,适应患者的整体需要。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医院动态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