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4 11:10 来源:网友分享
1、控制血糖严格、稳定地控制血糖能够减轻症状,延缓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进程。对中老年发病居多的II型糖尿病患者,如饮食控制和口服降糖药(无服药禁忌的情况下)能达到满意控制血糖的,则可不用胰岛素治疗,以免发生低血糖而加重或发生心脑血管病变。严格的血糖控制并纠正代谢的其他异常是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重要措施,如口服降糖药不能满意的控制血糖,应尽早应用胰岛素。
2、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应用增加神经血流、改善神经营养、纠正代谢紊乱等药物。也就是对因对症治疗(区别于中医的辩证论治)。
(1)荃糖还原酶抑制剂(ARIS):临床上对轻中度神经病患者的主观症状和客观检查有所改善。推荐剂量为每日200mg。不良反应有头痛、腹痛、腹泻等,少数可致转氨酶升高,在用药前检查肝肾功能。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神经病变与血管病变有关,两者可互为因果。ACEI可抑制Ang-II的产生,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增加神经血流,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常用药物:福辛普利(蒙诺),每次10~40mg,每日一次,口服;贝那普利(洛丁新),每次2.5~20mg,每日1~2次,口服;依那普利,每次2.5~20mg,每日1~2次,口服;卡托普利(开博通),每次25~100mg,每日3次,口服。在肾功能不全时,除福辛普利外,应适当减少用量。
(3)钙拮抗剂:尼莫地平能增加神经内毛细血管密度,促进微血管生长,阻滞钙内流,故可促进神经血流量增加,改善神经突触前肾上腺素能反应,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神经缺血缺氧。常用剂量为40~60mg/天,分2~3次服用。
(4)甲钴胺:为维生素B12的衍生物,是蛋氨酸合成酶的辅酶外源性给药可顺利渗入神经组织及细胞内,促进细胞内核酸、蛋白和脂质的形成,从而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并促进髓鞘形成和轴突再生。对神经病变所致的麻木效果较好。常用剂量为1.5mg/d,分3次服用。
(5)肌醇:根据高血糖时多元醇通路活性增高,神经细胞内肌醇的耗竭,可适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应用需进一步研究。
(6)神经节苷脂(GA):为复合糖脂,商品名康络素,能改善轴索形态,促进损伤后的神经再生,改善神经功能。常用剂量2~4ml,每日2次,肌内注射。
(7)氨基胍:可抑制糖基化终产物的产生,通过神经微血管的作用防止神经缺氧并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此类药物有可能成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前景药物。
(8)y-亚麻酸:神经病变时存在必须脂肪酸代谢紊乱,补充y-亚麻酸能增加神经内血流,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9)前列腺素E:可扩血管,减轻血液粘滞度,100~200ug/d,静脉滴注,2周为一疗程,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麻木、疼痛有一定缓解作用。
(10)山莨菪碱(654-2):可改善微循环,口服或静脉滴注均可,但有可能诱发尿潴留,尤其是对中老年男性。从小剂量开始,如5-30mg/d,静脉滴注,2周为一疗程。
(11)恒济悦泰胶囊
使用注意1.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病人可以根据病情及身体状况,适当调整每次的服用量。
使用注意2.对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者,不能立即停止胰岛素注射。
使用注意3.Ⅱ型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者,服用“恒济悦泰”胶囊时,可根据病情可加服B族维生素B1、B6、腺苷辅酶B12等。
3、痛性神经病变的治疗一般的止痛药常无效,可用苯妥英钠0.1g,每日3次,口服,或卡马西平0.1g,每日3次,口服。也可选用三环类抗抑郁剂,能抑制神经轴突对5-羟色胺或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提高疼痛的阈值而起止痛作用。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病理基础是气阴两虚。气虚能造成两个结果,一是气虚不能生血导致气血两虚,二是气为血帅,气虚后无力推动血行,从而出现瘀血证,这和西医说的营养不良和供血供氧不足很类似。糖尿病末梢神经中医的病理基础是气虚血瘀、经络不通,根据这两个矛盾点,运用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四逆散等加减治疗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神经病变西药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临床主要是对症治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病痛。而中医在辨证论治、整体观和传统中医阴阳五行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滋阴补气活血、养元化瘀通络的方法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这也充分说明西医降糖、中医治疗并发症改善患者体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才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最好方法!!!
单方验方: 王氏消渴止痛片
组成:院内保密配方
用法: 一天3-4次,一次6片,口服,三个月为一个疗程
疗效:观察460例,显效386例,有效6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95%以上。
平稳降糖
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追求“速战速决”降糖,这种做法非常有害。凡是降糖快的口服药物,都是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以降糖。但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病人胰腺是处于病态的,所能分泌的胰岛素相对不足,如果长期这样从胰腺中强行提取胰岛素,那终有一天,胰腺会枯竭,丧失分泌胰岛素之功能。这种竭泽而渔、鞭打病牛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预防并发症
目前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恢复追求“如何达到降糖目的”,过于偏重于:如何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如何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药物抵抗;如何减缓多糖的分解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但忽视了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患者更应注重改善人体免疫力,降低血液粘稠度,调节微循环等本源性问题。这也就是现行大多数降糖药物无法阻止并发症出现的根本原因。而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患者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每年全球有近800万人死于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临床表现根据受损害的神经不同而异,具体如下。
1、对称性多神经病变:
(1)躯体感觉性:最常见(80%左右)。起病隐袭,与血糖控制不良无明显关系,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的多发性神经病。患者诉感觉异常,感觉减退或有麻痛、刺痛、烧灼等感觉,症状以夜间为重,四肢裸露可使症状减轻。有时表现为肢体发凉或其他不适。此型神经病变一般呈进行性发展。检查时可发现手套袜套样感觉减退或者丧失、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常无运动功能障碍。
(2)躯体运动性:多表现为对称性肢体近端肌无力和肌萎缩,但其发病缓慢。
2、局灶性和多灶性神经病:局灶性神经病的发展常较快,局限于单个周围神经或神经根,疼痛为最常见的表现。近端神经常选择性的影响坐骨神经或胫神经;远端神经经常影响腓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等。局灶性神经病变亦可见于脑神经损害。常无其他症状而突然出现动眼神经、滑车神经损害,偶尔损害展神经、面神经。
温馨提示:
平时应注意预防,保持精神愉快,保证适当的睡眠和休息,夜间避免受冷风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