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7 09:24 来源:网友分享
老年人需摄入足够的营养供身体消耗,但无需特别补充蛋白质、钙和维生素
病案描述:为达养生目的而长期忍受饥饿的李女士,把自己从身体硬朗饿成营养不良,并出现了贫血与胃部糜烂的症状。专家提醒,忍受饥饿并不能使人长寿,保证一日三餐、使身体吸收足够的营养,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案例
渴望通过饥饿方式延年益寿的她,意外地病倒
67岁的李女士身体硬朗,她偶然从某档电视节目中得知,饥饿养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养生方法。于是李女士开始控制自己的饭量,把每餐食用的饭、肉各减少一半,还经常在饥肠辘辘的时候练瑜伽。三个月下来,原本120多斤的李女士瘦了十几斤,更令她惊喜的是,原本稍微偏高的血脂也降下来了。尝到甜头的李女士“再接再厉”,进一步缩减饮食。又过了半年左右,李女士的体重降至90斤上下,同时发觉自己的胃经常不舒服、没有胃口吃东西,且全身乏力。
某日李女士突然在家中晕倒,随即被送往医院急救,被确诊为营养不良与贫血。此时她的血红蛋白已偏低;做胃镜后,医生还发现李女士的胃部出现糜烂。经过一周的住院治疗与之后半年的身体调理,李女士现已基本恢复健康。
分析
饥饿疗法不养生,摄入的营养足够身体消耗才是真正的养生
“保持饥饿并不能使人长寿,反而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贫血,以及胃部疾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丁元伟强调,一日三餐定时、保质保量非常重要。老年人的消化功能相对减弱,食物在体内消化得比较慢,可以选择少吃多餐的方式,并避免过硬的食物。希望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养生是一个好的初衷,但饥饿养生是绝对不可能使人延年益寿的。丁元伟提醒,李女士在饥饿状态下还坚持做瑜伽的行为也是错误的,运动要避开空腹和饱餐状态,否则影响消化功能。
“老年人营养不良,可能是由于吃得太少,也可能是因为糖尿病、甲亢等疾病而消耗过快。李女士属于前者,长期吃得少,营养的摄入量低于她的消耗量,长期如此导致了营养不良;而她的贫血,则是因为蛋白质和铁摄入不够,即造血‘原料’不足而形成的。”丁元伟补充道:“在我们的胃里,保护因素和损害因素共存。这两个因素失去平衡时就会出现胃病。”一方面,人觉得饿的时候,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多,此时吃下食物起中和作用,饿着肚子则会使胃粘膜暴露在胃酸与胃蛋白酶下,即“损害因素”增强;另一方面,饮食不当损害胃粘膜的屏障功能,即“保护因素”减弱。两个原因综合,导致了李女士的胃部出现糜烂。
警示
营养不良早治疗,拖延或把性命丢
营养不良对人体的损害由浅入深,相对轻微的损害是使患者出现诸如皮肤弹性下降、头晕易累、气喘、胃部不适等症状。家中老人如果出现以上这些疑似营养不良的症状,应尽快让医生进行诊断。如果确诊为营养不良,可通过药物治疗与营养治疗相配合的方式使患者恢复健康。对于其中出现胃部疾病的患者,医生还会进行心理疏导,因消极情绪容易引发、加重胃肠道病情。假如营养不良长期没有得到治疗,严重者多引发脏器衰竭,最终危及生命。
预防营养不良,最重要的是保证三餐定时,以及每天摄取足够的营养。对于“老年人要多补充蛋白质、钙和维生素”这种观点,丁元伟持否定态度,他认为,老年人无需特别补充某类物质,除非出现某些疾病,医生对其提出专门的饮食建议。他提醒经常服用通血管类药物的老人,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此类药物可以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率,但同时也会相应损害胃粘膜的保护功能。部分老人在“千金难买老来瘦”的观念驱使下刻意减重,丁元伟解释道,老人追求的“瘦”应该表现为血脂不过高、体型不过于胖,是健康的瘦,而不该是饿出来的消瘦。他建议,老年人除了保证营养充足,要经常进行户外运动,如散步、爬山、打太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