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8 08:38
1、神志养生
是指通过对内心世界的自我调节使自己心态平和的方法。神志养生就要努力做到“少私寡欲”、“知足常乐”,以保持心胸豁达,性格开朗,这样就会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好心情,以利于抑郁症的防治。
2、情志养生
主要是指通过自己对外界客观环境或事物情绪反应的自我调节和转变自己错误的思维方式,将心情调节到最佳状态的方法。平时注意修身养性,舒畅情志,以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
3、劳逸结合
运动包括适量的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适量的运动是最好的情绪调节剂,使老人有成功感,并对改善睡眠非常有益。有专家说,运动是治疗抑郁症最好的药物,运动可以代替药物,但药物却不能代替运动。
4、音乐疗法
音乐可以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产生一系列的影响。音乐通过声波有规律的频率变化,作用于大脑皮质,并对丘脑下部和边缘系统产生效应,调节激素分泌、血液循环、胃肠蠕动、新陈代谢等,从而改变人的情绪体验和身体机能状态。老年抑郁症宜选用轻松愉快的音乐。
5、谈心疗法
患者通过与医生或朋友采用相互聊天的方法以疏导不良的情绪,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聊天是一种有益于心身健康的活动,茶余饭后与朋友或家人聚在一起,天南地北,海阔天空,谈古论今,交谈经验,不但有助于大脑的思维,还能调节情绪。
6、积极活动
在老年人的健康调查研究中表明:经常参加社会活动的老人无论是老年抑郁症,还是老年痴呆的发病率均明显降低。积极参加各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经常进行思想交流,是防治老年抑郁症的重要措施之一。
7、放松疗法
即通过自我调整训练,使身体各部肌肉逐渐放松进而达到整个身心放松的目的,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
8、家庭疗法
是通过协调家庭成员间的人际关系,改变不良的家庭现象或行为的方法。通过运用家庭各成员之间的个性、行为模式相互影响互为连锁的效应,以促进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
1、性格原因
老人性格与抑郁状态关系极大,性格内向者容易患抑郁症,个性好强者亦易患抑郁症。老人不甘心离退休后无所事事,进而产生无助、无望、无力的悲观观念。性格原因,也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2、疾病干扰
随着年龄的增大,老人患慢性疾病的增多,如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关节炎、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往往是迁延时间长,治疗效果一般,这些都会使人感到无能为力,力不从心,心情沮丧,无奈抑郁。这也是老年人患抑郁症,主要的原因之一。
3、家庭原因
当老年人离退休后,自己的子女亦相继成家立业,组织家庭,离家而去。许多老人是单独居住生活,并且不愿成为子女的负担,孤独一人生活。有这种情况的家庭,需要注意,有时间多多陪陪老人,陪他们散散心说说话,这样能防止老年人抑郁的发生。
4、被药物引发
许多老年人需要规律地服用多种药物以治疗自己的躯体疾病。有些药物能加重或引起类似抑郁症的症状,如心血管药物、激素、甲基多巴、左旋多巴等。但是每种药物副作用的个体差异性很大,所以因药物引发抑郁的程度也会有较大的区别。
5、生活变故
随着年龄增长,生活中出现不良生活事件:丧偶、丧友、体力不支、重病或慢性病缠身、丧失健康、丧失脑力、失去工作、机会、地位和金饯。所有这些对老年人来说,心理无法忍受,为丧失而感到悲哀忧伤。以此下去,就会增加抑郁症的发生。
6、心理恐惧
不同人对死亡、死亡过程有非常不同的恐惧,大多数人对死亡过程,比对死亡本身,更害怕疾病失去行动自由,疼痛不适的折磨、睡觉时死亡或是清醒时死亡,死亡到底为何物。对有些人来说,死亡本身更可怕当死时,一切交给一种知之甚少的力量,一种不知带往何方的力量。
1、心境低落
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自我评价降低。重者痛不欲生、生活悲观无望、感觉无助,生不如死、无用感和无价值感比较严重。还有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甚至幻觉的都有导致精神分裂的危险。
2、思维迟缓
患者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脑子变慢,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这类人群很难进行社交生活。
3、意志活动减退
行为缓慢,生活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伴有焦虑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手顿足或踱来踱去等症状。极悲观的思想及自责自罪、缺乏自信心可萌发绝望的念头,这类人群极容易自杀。
4、认知功能损害
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这类患者会导致无法生活和工作。
5、躯体症状
主要有睡眠障碍(早醒、入睡困难、睡眠浅)、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躯体不适的体诉可涉及各脏器,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等。这类患者对身体影响非常大,极容易减少寿命。
不要生气
气可以影响人的健康,使人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血压升高、头昏脑涨、口苦咽干等。发怒会大伤元气,百病生于“气”,不气少得病。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是老年人最忌讳的一种情绪。要学会“制怒”、宽容、忍让,变“热处理”为“冷处理”。
每天都要笑 老年人要善于寻找可喜可笑之事,多笑笑,不良情绪随之消失,自然心旷神怡。笑能驱散忧愁和烦恼,解除精神紧张和疲劳 笑能使肺脏扩张,是锻炼呼吸的体操:笑能使胃肠更好地消化。人生难得病中笑,笑是病情好转的信号。我们要说说笑笑,开怀大笑,在笑声中生活,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学会与病共处 一是记得它:小病扛不得,中病拖不得,大病更是耽误不得。二是关心它:一旦患病,抓紧治疗,注意“三分治七分养”,好好保养身体,在饮食、锻炼身体、睡眠、精神等许多方面配合治疗。三是别理它:千万不要常把病挂在心上,把“我有病了”当成思想包袱,这样容易加重病情。四是征服它:树立必胜信心,与疾病斗争。
别跟烦恼过不去 研究发现,40%的人为未来的事烦恼,30%的人为过去的事烦恼,22%的人为微不足道的小事烦恼,4%的人为改变不了的事烦恼, 的人为正做着的事烦恼。仔细分析:明天的事还没到,犯不着烦恼;过去的事不再烦人了,没有必要烦恼;正在做的事,没空烦恼,所以千万别自寻烦恼。烦恼就像一根打结的绳子,一头牵着自己,一头牵着他人,越和烦恼过不去,结就会越“牵”越紧,及时解“结”方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