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奈瑟菌的传播途径 介绍淋病奈瑟菌的形态

2018-09-02 06:20 来源:网友分享

一、淋病奈瑟菌有哪些传播途径

  淋病主要以排出脓性分泌物为特征,病情严重时淋球菌可经血液循环播散至全身,侵犯各个脏器,导致诸如淋球菌性关节炎、淋球菌性败血症等。淋病主要是通过性交传播,而且传播速度快,感染后3~5天即可发病,所以淋病也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同时它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需重点防治的乙类传染病。

  除了正常的性交之外,还有口交也会引起淋菌性咽炎,甚至连肛交都会有可能发生淋菌性肛门直肠炎。因此,改变性交方式并不是预防淋病的有效方法。

  另外,除了性交传染外,还有一些是可以通过介质来传染,如被淋球菌污染的衣裤、床上用品、毛巾、浴巾、浴盆、马桶等物品。因为这种病菌在完全干燥的条件下1~2小时就能死亡,39℃时能存活13小时,42 ℃时15分钟,50 ℃时5分钟,100 ℃时立即死亡。但在潮湿的毛巾中可存活10~24小时。因此在家中或公共场所里,一个健康人如果使用被淋球菌污染的毛巾或浴巾,就可传染上淋病。

  所以说,我们一定不要跟其他人共用毛巾等洗漱用品,就算去旅馆也要随身携带旅行套装,减小感染的几率。

二、淋病奈瑟菌的形态

  1879年,奈瑟从35例急性尿道炎、阴道炎及新生儿急性结膜炎病人的分泌物中,分离出淋病双球菌。1885年,Bumm在人、牛或羊的凝固血清培养基上培养淋球菌获得成功,将菌种接种于健康人的尿道内也可产生同样的症状。至此,淋球菌是淋病的病原体的结论始告成立。

  形态

  淋病奈瑟菌形态与脑膜炎球菌相似。革兰染色阴性,圆形或卵圆形,直径约为0.8μm。常呈双排列,菌体相接触面略凹陷,形似一对咖啡豆。急性淋病患者标本涂片镜下观察时,淋病奈瑟菌多存在于中性粒细胞内,慢性淋病时则多在细胞外。淋病奈瑟菌无鞭毛,但有菌毛,不形成芽胞,分离初期有荚膜。

  淋病奈瑟菌呈卵圆或豆状,常成双排列,邻近面扁平或稍凹,像两瓣黄豆对在一起,大小0.6μm×0.8μm。革兰氏染色阴性,呈粉红色,美蓝染色呈蓝色。急性炎症期细菌多在患者分泌物的少部分中性粒细胞的胞浆中,慢性期则多在细胞外,且有些可呈单个球形或四联状。人工培养后形态亦常呈球形、单个、成双或四联排列。

三、淋病奈瑟菌的致病机理

  ⑴对上皮的亲和力:淋球菌对柱状上皮和移行上皮有特别的亲和力。男女性尿道,女性宫颈覆盖柱状上皮和移行上皮,故易受淋球菌侵袭,而男性舟状窝和女性阴道为复层扁平上皮覆盖,对其抵抗力较强,一般不受侵犯,或炎症很轻,故成年妇女淋菌性阴道炎少见。幼女由于阴道黏膜为柱状上皮,因此易于受染。皮肤不易被淋球菌感染,罕见有原发性淋球菌皮肤感染。人类对淋球菌无先天免疫性,痊愈后可发生再感染。

  ⑵黏附:淋球菌菌毛上的特异性受体可与黏膜细胞相应部位结合;其外膜蛋白Ⅱ可介导黏附过程;它还可释放IgAl分解酶,抗拒细胞的排斥作用。这样,淋球菌与上皮细胞迅速黏和。微环境中的酸碱度、离子桥、疏水结构和性激素等也可促进黏附过程。

  ⑶侵入与感染:淋球菌吸附于上皮细胞的微绒毛,其外膜蛋白I转移至细胞膜内,然后淋球菌被细胞吞噬而进入细胞内。淋球菌菌毛可吸附于精子上,可迅速上行到宫颈管。宫颈管的黏液可暂时阻止淋球菌至宫腔,而在宫颈的柱状上皮细胞内繁殖致病。淋球菌一旦侵入细胞,就开始增殖,并损伤上皮细胞。细胞溶解后释放淋球菌至黏膜下间隙,引起黏膜下层的感染。

  ⑷病变形成:淋球菌侵入黏膜下层后继续增殖,约在36h内繁殖一代。通过其内毒素脂多糖、补体和IgM等协同作用,形成炎症反应,使黏膜红肿。同时,由于白细胞的聚集和死亡,上皮细胞的坏死与脱落,出现了脓液。腺体和隐窝开口处病变最为严重。

  ⑸蔓延播散:淋球菌感染后造成的炎症可沿泌尿、生殖道蔓延播散,在男性可扩展至前列腺、精囊腺、输精管和附睾,在女性可蔓延到子宫、输卵管和盆腔。严重时淋球菌可进入血液向全身各个组织器官播散,导致播散性感染。

四、淋病奈瑟菌的抵抗力怎样

  淋球菌较为娇嫩,最怕干燥,适宜在潮湿、温度为35~36℃、含2.5%~5.0%二氧化碳的条件下生长,其生长的最适pH为7.0~7.5。淋球菌有自溶现象,离开人体后,菌细胞可自行溶解,“自杀身亡”,即使不自溶也会在短时间内失去传染性。淋球菌对外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相当差,在完全干燥的环境中1~2h即死亡,但若附着于衣裤和被褥中,则能生存18~24h,在厚层脓液或湿润的物体上可存活数天。在50℃仅能存活5min。淋球菌对常用的黏膜杀菌剂抵抗力很弱。

  中科院微生所以常用的洁阴洗液作测试,淋球菌在洁阴洗液作用下1min内全部被杀灭,淋球菌对可溶性银盐也很敏感,1∶4000硝酸银溶液可使其在7min内死亡,使脓液中的淋球菌2min内死亡。1%苯酚(石炭酸)溶液能在3min内将其杀灭。除耐药菌株外,淋球菌对抗生素敏感,但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逐渐有所提高。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性病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