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细胞癌的存活率有多高 基底细胞癌的病因有哪些

2018-09-12 07:57 来源:网友分享

一、基底细胞癌有多高的存活率

  存活率对单个病人没有意义,这个概率只是帮助医生在判断治疗方案的优劣性,以选择更好的治疗方案可以使更多的人受益;个人则没有这样的概率问题,存活问题只有“有或无”的概念,另外受到个体差异的问题生存时间也是各不相同,有长有短;目前要做的的事就是定期复查早期发现变化好针对处理!那么怎么治疗呢?

  基底细胞癌的治疗方法甚多,最重要的是结合患者的情况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1、外科手术切除

  对损害在凹凸不平的特殊部位或侵袭性溃疡很深,不宜做其他治疗时,可做外科手术切除和植皮治疗。

  2、X线照射

  基底细胞癌对放射线比较敏感,而且无痛苦,患者乐意接受,最适于高龄老年人。

  3、电烧术

  对于早期较小的基底细胞癌,可做电烧术予以彻底烧除,但愈后会留瘢痕。

  4、锐匙刮除术

  有报道用锐匙刮除治疗基底细胞癌,5年以上未复发,而且美容效果极佳。

  5、液氮冷冻

  液氮达-195℃有极好的破坏作用,对小面积的基底细胞癌可做液氮冷冻治疗。对于大面积的基底细胞癌也能做冷冻治疗,但愈合时间较长。

  6、激光治疗

  有人采取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基底细胞癌取得极佳疗效。它愈合快速,术后痛苦较轻,但会留下瘢痕。

  7、外用细胞毒药物治疗

  常用于治疗基底细胞癌的细胞毒药物有5%氟尿嘧啶,它可以将基底细胞癌完全破坏,但用药甚为痛苦,而且必定会发生红肿等刺激反应。

  8、新方法

  (1)维A酸类 虽然有不良反应和需要长时间的治疗,但多发性基底细胞癌患者用维A酸类治疗是有希望的。

  (2)免疫疗法 近来有许多报道用α-2a干扰素做局部注射免疫疗法治疗基底细胞癌。

  (3)光动力学治疗 光动力学治疗是全身用血卟啉衍生物或双血卟啉之后再用可调的染料激光(波长为630nm)照射。它用来治疗基底细胞癌效果很好,肿瘤的部分和完全根治率分别为44%和82%,主要不良反应为光敏感。

  (4)化学治疗 局部外用氟尿嘧啶可以成功地治疗多发性表浅性基底细胞癌,而且还可以预防继续发生。全身性化疗药物用于治疗大的和侵袭性非转移性基底细胞癌。用顺铂和阿霉素合并或不合并放射性治疗多数是有效的。采用博来霉素治疗也有不同的疗效。

二、基底细胞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基底细胞癌源于皮肤或附件尤其是毛囊的基底细胞,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附属器肿瘤由原始上皮胚芽细胞发育而来,本病为分化最高的恶性附属器肿瘤,多见于面色较淡的人及头面等曝光部位,说明长期日晒与本病的发病密切有关。其他如砷剂、大剂量X线照射、煤焦油衍生物、烧伤、瘢痕和慢性炎症(窦道、小腿溃疡、汗腺炎等)均为本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免疫减弱的患者,可能由于细胞中介免疫受损和增加对致瘤病毒的易感性,增加了发生基底细胞癌的危险性。患者的免疫系统影响着此肿瘤的发病机制和预后。环境中的致癌因子如致癌病毒,可被伴随着的免疫抑制所加强。器官移植的患者发生基底细胞癌比正常人高10倍以上,而在这些损害里发现疱疹病毒样DNA序列。某些组织学类型在免疫抑制患者中更多见如硬皮病样基底细胞癌,在免疫抑制患者中,要比结节溃疡型基底细胞癌常见。表浅型基底细胞癌则多见于糖尿病和(或)慢性肾功衰竭以及感染HIV的患者。某些遗传病如白化病,色素性干皮病,Rasmussen综合征,Rombo综合征,Bazax综合征和Darier病,使基底细胞癌的发病率增高。

  本病的发生多与暴露部位的皮肤受外界因素刺激损害有关:

  1、日光长期暴晒 本病好发于头皮、面部等暴露部位并多见于户外工作者,即是证明。因日光中的紫外线侵害人体,会导致细胞内DNA损伤和其修复能力的破坏而致皮肤癌。据国外统计,白色人种较有色人种易患皮肤癌,这与皮肤内的黑色素可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损伤有关。地球上空臭氧层变薄,形成臭氧洞,导致过多紫外线照射,可造成皮肤癌患者的增加。

  2、过量放射线照射 在慢性皮炎的基础上,受到过量的放射线照射,可诱使皮肤发生癌变。Anderson(1951)和Traenkle(1964)发现本病往往在慢性放射性皮炎的基础上发生,他们报道放射线工作者因长期少量X线接触而发生的放射性皮炎处产生基癌。Sarkany(1968)发现扁平苔藓和脊椎炎患者因照射X线而在背部皮肤上发生多发性基底细胞癌和恶变前纤维上皮瘤。潜伏期为11~28年。照射的剂量为154.8~2 289.8mC/kg(600~8875Rad)。

  3、化学物质刺激 长期接触无机砷(如复方亚砷酸钾溶液)或饮用含砷较高的饮水或食物等易患基底细胞癌。1963年Shu等统计,台湾在含砷较高地区基底细胞癌的发生率约占11%。由砷引起的皮肤癌,好发于身体的非暴露部位和手掌,并通常是多发性的。

  4、物理性因素 皮肤癌亦可在不稳定的萎缩性烧伤后瘢痕上出现。慢性溃疡或窦道、慢性肉芽肿、慢性骨髓炎、上皮瘤样增生、寻常狼疮、扁平苔藓、麻风等经久不愈,在10余年或数十年后亦可能发生癌变。偶见单纯性创伤如种痘处发病者。

  5、其他因素 某些错构瘤如皮脂腺痣、乳头状汗管囊腺瘤以及恶变前纤维上皮瘤易发生基底细胞癌。甚至皮肤纤维瘤上方的表皮亦可发生基底细胞癌。

三、基底细胞癌的类型有哪些

  (1)实性基底细胞癌:又称原基性基底细胞癌。表现为嵌于真皮内的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瘤团,90%以上基底细胞癌可见瘤细胞团与表面表皮连接,偶见瘤团与外毛根鞘接触。瘤团周围层常示栅状排列,而其中细胞核则无一定方式。

  (2)角化性基底细胞癌:亦称毛发型,除未分化细胞外,有角化不全细胞和角囊肿。角化不全细胞有长的胞核和轻度嗜酸性胞浆,与未分化细胞的深嗜碱性胞浆不同。角化不全细胞排列成束,同心性旋涡状或围绕角囊肿。这些细胞可能是初期毛发角化细胞,有些类似正常毛干角质生成细胞区的有核细胞,由充分角化细胞组成的角囊肿则代表倾向毛干的形成。正如毛干的角质化,角囊肿的形成无颗粒层细胞中间阶段。角化性基底细胞癌与毛发上皮瘤均有角囊肿,故有时二者难以区分,要借助临床资料确定。此外,也不能将角囊肿与鳞状细胞癌的角珠混淆。

  (3)囊性基底细胞癌:瘤小叶内有一或数个囊腔,大都由于瘤岛中央瘤细胞的渐进性坏死所致。在罕见病例中瘤岛中央细胞在崩解前表现为空泡状,提示向皮脂腺分化。

  (4)腺样基底细胞癌:表现为管状腺样结构。细胞排列成相互交织索并呈放射状围绕结缔组织岛,使肿瘤呈花边状。

  (5)色素性基底细胞癌:银染色,可见瘤细胞团中有散在的黑色素细胞。这些黑色素细胞的胞质及其树状突内有很多黑色素颗粒。瘤细胞常含极少量黑色素,但在瘤团周围结缔组织间质内却有很多噬黑素细胞。

  (6)硬斑病样基底细胞癌:此型中结缔组织的参与要比其他类型基底细胞癌多得多。无数个排列成长索状瘤细胞群,嵌于致密纤维性间质中。大多数细胞索狭窄,常只有一层细胞厚,类似乳腺癌转移的铠甲癌所见。

  (7)表浅性基底细胞瘤:此型基底细胞癌表现为瘤组织呈芽状而不规则增生的瘤组织附着在表皮下面。瘤组织周围的细胞常呈栅状,在大多数情况下瘤组织很少穿透到真皮内,其上被覆表皮常萎缩。成纤维细胞常相当多,围绕瘤细胞增生处排列。真皮上部有轻至中等量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浸润。

四、基底细胞癌需要和哪些疾病做鉴别

  应与鳞状细胞癌、Bowen病、Paget病、日光角化病、脂溢性角化病等鉴别。

  1、结节型初期应与传染性软疣和老年性皮脂腺增生等鉴别,后者的损害中央常有充以角蛋白的点状凹陷。

  2、溃疡型应与溃疡型鳞状细胞癌鉴别。

  3、色素型应与恶性黑瘤等鉴别 基底细胞癌边缘内卷,有毛细血管扩张,色泽呈褐色,周围无色素晕。早期色素增加的基底细胞癌与传染性软疣、老年性皮腺增生则难区别,后者可见在损害中央有充以角蛋白的点状凹陷。

  4、硬化型基底细胞癌质地似局限性硬皮病,但前者边缘常不十分清楚,最后诊断主要靠组织病理检查。

  5、表浅型易与湿疹、银屑病、寻常疣、角化棘皮瘤、鳞癌或传染性软疣相混淆,但若注意其线形边缘,可资鉴别。当基底细胞癌表面有明显结痂或鳞屑时,应与寻常疣、角化棘皮瘤和鳞癌等相鉴别。浅表型基底细胞癌则颇似湿疹、扁平苔藓、银屑病,但要注意其线形边缘不清楚,可与局限性硬皮病相鉴别。另外表浅型基底细胞癌的鳞屑易于剥去,但最终往往靠病理检查来确定。

  6、纤维上皮瘤型应与纤维瘤鉴别。

  7、囊性基底细胞癌应与其他皮肤囊肿鉴别。仅凭肉眼观察误诊率极高,必须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方可确诊。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肿瘤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