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2 11:08 来源:网友分享
胰腺炎患者要少吃肉的,甚至不吃。胆囊储藏胆汁,胰腺储藏胰液,胆囊胰腺都和十二指肠链接的小孔,平时我们吃的食物中的脂肪都是通过这两个器官的作用消化为粪便的,肉类属于脂肪,一旦吃脂肪类的东西就会导致使胆囊胰腺与十二指肠连接的小孔堵塞,这样就会犯病。
严格禁酒及绝对禁止暴饮暴食:由于饮酒和暴饮暴食均会引起胰腺分泌旺盛,胰液排泄障碍,胰腺血液紊乱和胰蛋白酶抑制物质减少,故胰腺炎病人出院后应禁酒、禁暴饮暴食,刺激性及辛辣食物;以防急性发作。
禁高脂肪饮食或限制脂肪摄入量:每天控制脂肪在20-50克以内,稍有症状则要进食纯素餐,以防疾病复发。三个月内限制食用脂肪,但并不是不吃脂肪。应注意脂溶性维生素之补充,如胡萝卜、菠菜、西红柿等。吃富含营养的食物,如鱼、瘦肉、蛋白、豆腐等,米、面等碳水化合物以及新鲜蔬菜宜适当多吃,但每顿不能过饱,吃七、八分饱即可,饮食中宜少吃煎炒,多吃蒸炖,以利消化吸收。盐也不宜多,多则增加胰腺充血水肿,故以淡食为好。
1.胆道系统疾病。以胆管结石最为常见,此外,胆道炎症时,细菌毒素释放出激肽可通过胆胰间淋巴管交通支激活胰腺消化酶引起急性胰腺炎。此外,胆管蛔虫,Oddi括约肌水肿、痉挛,纤维狭窄,畸形,肿瘤等均可造成胆总管下端及胰管梗阻,从而导致慢性胰腺炎。
2.酒精或药物。长期酗酒可刺激胰液内蛋白含量增加,形成蛋白“栓子”阻塞胰管;同时,酒精可刺激十二指肠黏膜使乳头发生水肿,妨碍胰液排出。有些药物和毒物可直接损伤胰腺组织如硫唑嘌呤、肾上腺皮质激素、四环素、噻嗪类利尿药、L-天门冬酰胺酶、有机磷杀虫剂等。
3.感染。很多传染病可并发胰腺炎,症状多不明显,原发病愈合后,胰腺炎自行消退,常见的有腮腺炎、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伤寒、败血症等。
4.其他疾病。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合并胰腺炎的机会比正常人明显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及结节性动脉周围炎,均可致动脉管腔狭窄,胰腺供血不足。十二指肠克罗恩病波及胰腺时,可使胰腺腺泡破坏释放并激活胰酶引起胰腺炎。
腹痛。最主要的症状(约95%的病人)多为突发性上腹或左上腹持续性剧痛或刀割样疼痛,上腹腰部呈束带感,常在饱餐或饮酒后发生,伴有阵发加剧,可因进食而增强,可波及脐周或全腹。常向左肩或两侧腰背部放射。疼痛部位通常在中上腹部,如胰头炎症为主,常在中上腹偏右;如胰体、尾炎为主,常在中上腹部及左上腹。疼痛在弯腰或起坐前倾时可减轻。有时单用吗啡无效,若合并胆管结石或胆道蛔虫,则有右上腹痛,胆绞痛。
恶心呕吐。2/3的病人有此症状,发作频繁,早期为反射性,内容为食物、胆汁。急性胰腺炎的症状有哪些?晚期是由于麻痹性肠梗阻引起,呕吐物为粪样。如呕吐蛔虫者,多为并发胆道蛔虫病的胰腺炎。酒精性胰腺炎者的呕吐常于腹痛时出现,胆源性胰腺炎者的呕吐常在腹痛发生之后。
慢性胰腺炎患者则会在发病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腹疼痛,通常疼痛感可向两肋以及后背放射,通常起立或是前倾时症状会有所减轻,此外,患者还会出现胰腺功能不全症状,如腹胀、纳差、消瘦等,其中有超过一半的慢性胰腺炎患者会出现糖尿病。晚期慢性胰腺炎患者还会有营养不良的情况发生,严重者则会有上腹压痛感。
局部并发症。胰腺脓肿,指胰腺周围的包裹性积脓,由胰腺组织坏死液化继发感染形成。常于起病两周后出现,此时患者高热伴中毒症状,腹痛加重,可扪及上腹部肿块,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穿刺液为脓性,培养有细菌生长。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周围液体积聚未被吸收,被纤维组织包裹形成假囊肿。多在起病三周后形成,体检常可扪及上腹部肿块,大的囊肿可压迫邻近组织产生相应症状。
全身并发症。脏器功能衰竭,可以发生一个至多个脏器不同程度的功能衰竭,严重者表现为多脏器功能衰竭。主要有循环衰竭,表现为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表现为发展迅速的呼吸困难、发绀,常规氧疗法不能缓解。急性肾衰竭,表现为少尿、进行性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粪或血便,粪隐血试验阳性。感染扩散可引起败血症。后期因机体抵抗力极低,加上大量使用抗生素,易发生真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