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粒急淋变的诊断 患上慢粒急淋变的表现

2018-09-16 11:23 来源:网友分享

一、慢粒急淋变的具体症状

  1.慢性期

  (1)症状:通常大多数患者临床上处于“慢性”或“稳定”阶段,此期可持续3~4年。常见的症状包括:贫血、脾区不适、出血及乏力、体重减轻和低热等代谢增高的表现。20%~40%的患者无症状,因常规体检发现白细胞数、血小板数增高或脾脏肿大而诊断。少数病人有痛风性小关节疼痛。此外,还有视力障碍、神经系统病变以及阴茎异常勃起等。慢性期患者不易感染,发热少见。

  (2)体征:主要表现为脏器浸润。90%患者脾脏肿大,程度不一,肋下可及至巨脾伸延至盆腔,质硬常有明显切迹。脾栓塞时脾区可触及摩擦感或闻及摩擦音。可有轻到中度肝脏肿大,淋巴结肿大少见。胸骨常有压痛,以胸骨柄的下端为著。眼底视网膜浸润,可见到视网膜血管迂回扩张,并可见呈片状的出血斑以及白色浸润中心。

  2.急变期 慢性期经过数月或数年之后,恶性造血干细胞极度增生,骨髓原粒+早幼粒细胞≥20%,可伴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过多引起的骨髓纤维化改变。每个病人何时急变尚不能预测。一旦发生急变,病情迅速恶化,治疗非常困难,存活期很少超过6~12个月。

  (1)症状:有不明原因的发热、脾进一步肿大;出现骨痛、出血以及髓外肿物等浸润现象,如淋巴结肿大、皮肤软组织肿块或溶骨性病变。

  (2)急变类型:

  ①约65%为急粒变:包括:A.原始粒细胞危象,病情突然骤变,骨髓或血液中出现大量的原始粒细胞,原粒+早幼粒>90%,病情发展快,病程短,一般在1~2个月内死亡;B.慢粒急变,指经数周至数月的转变过程,出现急性白血病的所有征象。骨髓中原始+早幼粒>20%。对治疗耐药,生存期不超过6个月。

  ②约30%为急淋变:包括普通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T非B淋巴细胞白血病、前B细胞白血病及B、T细胞白血病。急淋变经过长春新碱及泼尼松可获暂时的缓解,但最终在0.5~1年内死亡。

  ③5%为其他少见类型的急髓变:包括组织细胞变、红白血病变、巨核细胞变及急性单核细胞变。血象、骨髓象、细胞形态学等改变有其相应的特征,且预后差,绝大多数患者急变后6个月内死亡。3.加速期 介于慢性期和急性期之间,此期临床开始出现低热、脾大等现象,贫血逐渐加重,白细胞持续上升,幼稚细胞开始增多,原粒+早幼粒≥10%,对原来有效的药物出现耐药。在数周或数月内即可演变成典型的急性期。染色体在此期已有变化如急性期,故染色体的改变早于血液学和临床的转变,可作为疾病进展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二、慢粒急淋变的病理病因

  离子辐射可以使发生率增高,在广岛和长畸原子弹爆炸后幸存者、接受脊椎放疗的强直性脊椎炎患者和接受放疗的宫颈癌患者中发病率与其他人群相比明显增高。长期接触苯和接受化疗的各种肿瘤患者可导致发生,提示某些化学物质亦与发关。频率增高,表明其可能是的易感基因。尽管有家族性的报道,但家族性聚集非常罕见,此外单合子双胞胎的其他成员发病无增高趋势,患者的父母及子女均无染色体,说明是一种获得性白血病,与遗传因素无关。

  1.病毒因素

  RNA病毒在鼠、猫、鸡和牛等动物的致白血病作用已经肯定,这类病毒所致的白血病多属于T细胞型。

  2.化学因素

  一些化学物质有致白血病的作用。接触苯及其衍生物的人群白血病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亦有亚硝胺类物质、保泰松及其衍生物、氯霉素等诱发白血病的报道。某些抗肿瘤细胞毒药物,如氮芥、环磷酰胺、甲基苄肼等都有致白血病作用。

  3.放射因素

  有证据显示,各种电离辐射可以引起人类白血病。白血病的发生取决于人体吸收辐射的剂量,整个身体或部分躯体受到中等剂量或大剂量辐射后都可诱发白血病。小剂量辐射能否引起白血病仍不确定。经常接触放射线物质者白血病发病率明显增加。大剂量放射线诊断和治疗可使白血病发生率增高。

  4.遗传因素

  有染色体畸变的人群白血病发病率高于正常人。

三、如何诊断慢粒急淋变

  1.在不典型情况下应与类白血病反应鉴别 类白血病反应可继发于休克、严重感染、结核病、晚期肿瘤或妊娠中、后期,白细胞数多低于,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往往升高,不伴

  2.需与无慢性期的急淋变相鉴别 两者临床表现相似,后者脾大较明显,在完全缓解期染色体核型可恢复正常,复发时再现。

  下面再简单列出其他的鉴别要点。

  ①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中增生的细胞主要为成熟的中性分叶核细胞、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常升高。

  ②不典型实质上是一种本质上和典型完全不同的疾病,命名也不合适。在病程早期即有贫血、血小板减少,而白细胞增高幅度低,或不增高;外周血嗜碱粒细胞极少或缺如;骨髓常有一系或多系病态造血;脾大不显著;晚期常表现为骨髓衰竭,急性变者<50%。

  ③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原分型中属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明显的病态造血及原始细胞增多,同时伴外周血单核细胞则应仔细鉴别。

四、如何检查慢粒急淋变

  实验室检查:

  1.慢性期

  (1)血象:血小板往往增多,有时高达,少数病人可正常减少。血涂片检查中可见不同成熟阶段的粒细胞,以中、晚幼粒细胞阶段居多。原料细胞<5%,原粒+早幼粒细胞≤10%,嗜酸性及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有少量有核红细胞出现。

  (2)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以粒系为著,粒与红之比可增至粒系各阶段均增加,以中、晚幼粒细胞增加为主。嗜酸性与嗜碱性粒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巨核细胞及血小板亦增多。

  (3)中性粒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减低或接近于零。

  (4)细胞遗传及分子生物学检查:90%以上的慢性期患者骨髓中期分裂细胞往往Ph染色体阳性,分带技术证明9号染色体长臂3区4带与22号染色体1区1带部分片段相互易位,即。荧光素染色体原位杂交术(敏感性更高。提取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经DNA印迹法可检测到基因重排,发生在。若提取骨髓或血单个核细胞部RNA,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术可检测到转录产物mRNA,是目前最灵敏而又特异的方法。

  (5)血清生化测定:血清尿酸、乳酸脱氢酶及溶菌酶往往增高。

  2.急变期 贫血迅速加重,骨髓及外周血中原始粒细胞明显增多。骨髓原始粒细胞≥20%,如为急性危,或者说17号染色体长臂等臂缺失3.加速期 白细胞持续上升,幼稚细胞开始增多,原粒+早幼粒≥10%。其他辅助检查:1.骨髓活检病理切片银染常示网状纤维增生,约一半患者为显著增生。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免疫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