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4 07:02 来源:网友分享
1、睾丸炎(Orchitis)通常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睾丸本身很少发生细菌性感染,由于睾丸有丰富的血液和淋巴液供应,对细菌感染的抵抗力较强。细菌性睾丸炎大多数是由于邻近的附睾发炎引起,所以又称为附睾一睾丸炎。常见的致病菌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病毒可以直接侵犯睾丸,最多见是流行性腮腺炎病毒,这种病原体主要侵犯儿童的腮腺,引起"大嘴巴"病,但是,这种病毒也嗜好于侵犯睾丸,所以往往在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后不久,出现病毒性睾丸炎。
2、常见的睾丸炎有非特异性和腮腺炎性两种。任何化脓性败血症均可并发急性化脓性睾丸炎,甚至引起睾丸脓肿。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菌。其实,化脓性睾丸炎最 为常见的原因是由附睾炎蔓延而引发的感染,因此,实际上应该是附睾睾丸炎。患者常常出现睾丸疼痛,并向腹股沟放射,有明显的下坠感觉,并伴有高热、恶心、呕吐、白细胞升高等,同时睾丸肿大、压痛非常明显,阴囊皮肤红肿。发现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3、腮腺炎性睾丸炎为病毒感染引起。由于我国实行了计划免疫,在儿童时期即注射“麻疹”、“风疹”、“腮腺炎”疫苗,本病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明显减少的趋势。该病在青春期前较少见,睾丸炎常于腮腺炎出现4-6天后发生,但也可无腮腺炎症状。约70%为单侧,50%受累的睾丸发生萎缩。
1、慢性非特异性睾丸炎
慢性睾丸炎多由非特异性急性睾丸炎治疗不彻底所致。也可因霉菌、螺旋体、寄生虫感染造成,例如睾丸梅毒,既往有睾丸外伤者,可发生肉芽肿性睾丸炎。睾丸局部或全身放射性同位素磷照射,也可发生睾丸炎,破坏睾丸组织。
病理上看睾丸肿大或硬化萎缩,生精小管的基底膜呈玻璃样变及退行性变,生精上皮细胞消失。生精小管周围可能有硬化,也可形成小的增生。
临床体检示,睾丸呈慢性肿大,质硬而表面光滑,有轻触痛,失去正常的敏感度。有的睾丸逐渐萎缩,严重者几乎找不到睾丸,显示附睾相对增大,多数病例炎症由附睾蔓延至睾丸,二者界限不清。双侧慢性睾丸炎者常可造成不育。
2、急性非特异性睾丸炎
急性非特异性睾丸炎多发生在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切除术后及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感染经淋巴或输精管扩散至附睾引起附睾睾丸炎,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菌等。细菌可经血行播散到睾丸,引起单纯的睾丸炎。但睾丸血运丰富,对感染有较强的抵抗力,故这种情况较少见。
1.睾丸自检
使阴囊松弛,以便摸到硬块和异常。检查时,双脚站立,摸摸是否有肿块或其他异常。正常睾丸呈卵圆形,表面光滑,中等硬度。
2.局部检查
双侧阴囊内肿块后,大致可区分良恶性病变。怀疑睾丸肿瘤后,不宜作睾丸肿瘤局部穿刺活检,因较易引起肿瘤转移。确诊睾丸肿瘤性质需依靠手术后的病理报告。
3 .B超检查
可较准确测定睾丸的大小、形态及有无肿瘤发生。凡是隐睾患者,可了解睾丸发育情况及是否肿大、恶变等。
4.抽血化验
肿瘤标记物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正常值<5微克/升)和甲胎蛋白(AFP正常值<25微克/升)检查超过正常值,应作进一步检查。
5.胸部X线检查
包括透视或拍胸片。
6.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
可较为精确地了解腹膜后有无转移,对尚未行隐睾摘除、可能已恶变的患者尤为有益。
1.细菌性睾丸炎
卧床休息,将阴囊托起,局部热敷。阴囊皮肤肿胀明显,用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以利炎症消退。疼痛剧烈时用止痛药效果不佳者,可作患侧精索封闭。全身用药应选广谱或对革兰阴性菌敏感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庆大霉素及各种头孢菌素等。中医疗法:1、温阳消结汤:组成:制附片、干姜各3-6克白芍、甘草各30克大黄、桂枝、细辛、桔核、当归各10克。2、利尿消炎药丸:组成: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地龙、海藻、昆布、穿山甲、红花、桃仁、金银花。3、龙胆泻肝汤加减:组成:龙胆草、生地、当归各12克柴胡、黄芩、木通10克栀子、泽泻各15克车前子20克甘草8克。
2.慢性非特异性睾丸炎
双侧慢性睾丸炎常可造成不育。治疗上主要针对慢性睾丸炎的病因。
3.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
(1)抗生素对本病无效,以对症治疗为主。
(2)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对恢复期患者有明确疗效。
(3)1%利多卡因低位精索封闭可改善睾丸血流,保护生精功能。
(4)干扰素除对急性腮腺炎性睾丸炎有较好疗效外,还对防止睾丸萎缩有明显效果。
4.睾丸疼痛的治疗
应在确定其病因的基础上进行对症治疗,一时查不出原因,则可做镇静和止痛的对症治疗。必要时可采用精索普鲁卡因封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