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30 08:49 来源:网友分享
1、物理因素:
A创伤一般认为,创伤可引起脑、脑膜瘢痕组织间变而成为肿瘤。
B射线:研究发现,放射区域的细胞突变是肿瘤形成的基础。此类肿瘤以恶性为多。
2、先天因素:
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始细胞或组织异位残留于颅腔内,在一定条件下又具备分化与增殖功能,可发展成为颅内先天性肿瘤。这类肿瘤生长缓慢,多属良性,常见有颅咽管瘤、脂肪瘤及胶样囊肿等。
3、遗传因素:
人体基因缺陷或突变可形成颅内肿瘤.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属神经系统肿瘤遗传最具典型的代表,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肿瘤,约半数病人有家族病史。视网膜母细胞瘤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传播,单发性病灶占3/4,具有体细胞的突变,约有12%~17%可传给子代;多灶性病变则有细胞的染色体改变,家庭中的其他子代成员很有可能易感,约50%~65%能传给子代。
4、化学因素:
诱发的肿瘤可为胶质细胞瘤、脑膜瘤、肉瘤、垂体腺瘤和松果体瘤等。
5、生物学因素:
常见的致瘤病毒有腺病毒、肉瘤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病毒、核糖核酸病毒、多瘤病毒及猴空泡病毒等。这些病毒可诱发脑膜瘤、松果体瘤、肉瘤、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和髓母细胞瘤等。病毒的致瘤机制是它们进入细胞后,在胞核内合成DNA时(即细胞的S期),迅速地依附并改变染色体的基因特性,使细胞增殖与分裂功能发生畸变而形成肿瘤。
1. 鞍上型肿瘤:约占颅咽管瘤的80%。肿瘤位于漏斗部前面者与垂体柄及灰结节关系密切,可向视交叉前方生长(视交叉前型)。肿瘤位于漏斗部后方则可向视交叉后生长(视交叉后型)。亦有生长在视交叉内者。少数肿瘤可长向第三脑室(脑室型)。以上三型有时可混合存在。
2. 鞍内型肿瘤:少见,主要见于成年人。多局限于鞍内,亦可向鞍上生长至视交叉前、视交叉后及第三脑室内,向下长入蝶窦、筛窦内。
3. 巨大型肿瘤:多见于儿童,呈多结节形,可长至视交叉前、后及向鞍外生长。向前生长至额叶底部,向侧方可长入颞叶,向上长至第三脑室、基底节等处,向后生长可压迫脑底动脉环、大脑脚、脚间窝、导水管及脑干等处。
4. 非典型部位颅咽管瘤:少数肿瘤可长在蝶窦、斜坡、咽后、颅后窝及松果体等处。亦有根据肿瘤与鞍膈,脑室等处关系:分为鞍内(鞍膈下)、鞍内—鞍上(鞍膈上下)、鞍膈上(视交叉旁—脑室外)、脑室内外、脑室旁、脑室内六型。有根据肿瘤与蛛网膜、软脑膜的关系:分为蛛网膜外、蛛网膜内—软脑膜外、软脑膜内三型。
1、心理护理颅咽管瘤多发于儿童及青年,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旦被确诊,心理负担很重,易产生恐惧,悲观心理,另外,开颅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病人往往感到不安,害怕和烦躁,影响休息和睡眠,甚至拒绝手术,为此护士要耐心解答病人的各种疑问,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并介绍成功病例,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视力视野的评估颅咽管瘤因直接压迫视神经,视交叉及视束,有70~80%的病人出现视力,视野障碍,护士可通过粗测初步了解病人的视力,视野情况,具体方法:让病人平视前方,用手指在上,下,左,右四个方位等距离活动,检查患者视野情况,在病人前方的不同距离(如1 m,2 m,3 m等处)用手系数评估视力,记录后与术后视力进行比较。
3、下丘脑损害的观察颅咽管瘤向鞍上发展增大至第三脑室底部,下丘脑受压,其结果可出现尿崩症,高热,昏迷等症状,以尿崩症多见,记录病人术前3日尿量,为术后观察尿崩症提供数字依据。
4、对高颅压者应立即给予脱水剂和利尿剂,以降低颅内压,此类患者应尽快做术前准备,行手术治疗。
5、术前有腺垂体功能减退者,应注意补给足量的糖皮质激素,以免出现垂体危象,对其他腺垂体激素可暂不补给,因不少病人于术后腺垂体功能可得到恢复;如术后仍有腺垂体功能减退,应给予相应的治疗。
针对颅咽管瘤,人们平时应多注意个人卫生,目的在于预防颅咽管瘤,加强对颅咽管瘤的了解,做好颅咽管瘤的预防工作。
颅咽管瘤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70%是发生在15岁以下的儿童和少年。颅咽管瘤亦称垂体管瘤,是胚胎期颅咽管的残余组织发生的良性先天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占鞍区肿瘤的第一位,发病高峰为15岁或13岁,女性稍多于男性。
为先天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5%。多见于儿童及少年,男性多于女性。肿瘤大多位于鞍上区,可向第三脑室、下丘脑、脚间池、鞍旁、两侧颞叶、额叶底及鞍内等方向发展,压迫视神经及视交叉,阻塞脑脊液循环而导致脑积水。
主要表现有视力障碍、视野缺损、尿崩、肥胖、发育延迟等。成年男性有性功能障碍,女性有月经不调。晚期可有颅内压增高。
肿瘤大多位于鞍上区,可向第三脑室、下丘脑、脚间池、鞍旁、两侧颞叶、额叶底及鞍内等方向发展,压迫视神经及视交叉,阻塞脑脊液循环而导致脑积水。肿瘤大多为囊性,囊液呈黄褐色或深褐色,内含大量胆固醇晶体。瘤壁上有钙化斑块。显微镜下示瘤细胞主要由鳞状或柱状上皮细胞组成,有的排列成牙釉质器官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