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2 10:39 来源:网友分享
年的研究揭示了肿瘤浸润和转移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中由黏附分子介导,通过蛋白酶使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ECM)降解和血管生成是其中的重要步骤,但有关调控肿瘤细胞浸润和转移的分子机制和细胞生物学特性尚不清楚。近年来,有关胰腺癌的发病机制,尤其是转移机制方面的研究成为热点。
1、血管生成
新生血管形成是肿瘤发展和转移的关键步骤。血管生成本身是由微血管内皮细胞开始的一系列级联反应过程,可以刺激血管内皮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e,BM)的增生和降解,移动和渗透人宿主的基质,产生毛细血管芽。在血管生成过程中内皮细胞聚集和血管形成的主要步骤是BM破坏。肿瘤的生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周围组织的血管供应,以便增殖和转移。任何肿瘤都有其各自的血管生成因素,由肿瘤细胞和宿主细胞分泌的促进和抑制血管生成的分子所调控。这些分子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和白细胞介素一8等 (interleukin,IL一8),在人胰腺癌中均有表达。通过血管促进和抑制两种调节因素之间的平衡而诱导血管生成。这些血管生成的调节因素或者直接作用于内皮细胞,或者间接诱导其他调节因素的产生。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细胞可诱导周围组织细胞生成促血管形成因子BFGF和VEGF。已明确VEGF可直接作用于内皮。在胰腺癌中VEGF的表达与转移和预后有关。VEGF是有力的血管生成刺激物,通过与高度亲和力的跨膜受体结合起到增加血管通透性,刺激毛细血管生成的作用。VEGF表达上调与引起或加速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基因改变有关。抗肿瘤血管形成是胰腺癌治疗研究的新热点,应用白喉毒素一VEGF融合蛋白或用编码VEGF受体FIK—1的重组腺病毒能降低胰腺癌的生长和转移,延长动物生存期,作用机制是白喉毒素一VEGF直接对肿瘤血管内皮产生毒性作用。②转化生长因子一β(trans-forming growth foctor-β):胰腺癌预后差的原因是易于侵入邻近血管和形成转移。即使在病程的早期,可不依赖于原发肿瘤的生长而发展。TGF—β具有极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可调控上皮细胞生长和分化、细胞黏附性、血管生成并参与生长和免疫抑制、明显促进肿瘤肝转移,其过度表达与患者存活缩短有关。TGF—β通过增加或激活蛋白水解酶使BM 降解,促进血管形成,在胰腺癌的浸润和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TGF—β表达也与静脉浸润、肿瘤分期和转移有关。
2、侵袭和细胞黏附
肿瘤侵袭是肿瘤细胞移动和渗透进邻近组织的过程,是复杂的转移过程的关键。肿瘤细胞侵袭的最初事件是细胞间和细胞一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关系的破坏使肿瘤组织黏附性丧失,包括肿瘤细胞表面几种黏附分子的表达和功能改变,从而侵袭正常组织,最终在远处器官形成转移,因此细胞表面的黏附分子在肿瘤转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胰腺癌中许多重要的酪氨酸生长因子受体和它们的配体过度表达,如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及相关的受体。Bruns等给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酶抑制剂(PKll66)和(或)吉西它滨 (gemcitabine)可以明显阻断EGF—R的活化,肿瘤细胞VEGF和IL一8产物及微血管密度明显减少,而凋亡的内皮数量明显增加。说明给予EGF—R酪氨酸酶抑制剂可以减少胰腺癌生长和转移,其治疗效果部分由于通过减少肿瘤细胞产生的血管生成前体分子产物,增加与肿瘤相关的内皮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生长因子(EGF,TGF—β1等)、细胞因子 (TNF一α,IL一6,TL一8等)、细胞间黏附分子(E一钙黏素)和ECM成分(纤维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等),不仅影响细胞增殖,而且影响细胞能动性。细胞能动性也是影响癌细胞浸润和转移的重要因素。如果降低胰腺癌细胞的能动性,可抑制其向远处器官转移。
胰腺癌是近年来不断高发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胰腺的任何部位均有发生的可能,但以胰头最多见,胰体、胰尾较少见。目前临床上将胰腺癌病理分为导管腺癌、特殊类型的导管起源的癌、腺泡细胞癌、小腺体癌等,其中85%~90%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
1.导管腺癌:导管腺癌是胰腺癌的主要类型,占80%~90%,主要由分化不同程度的导管样结构的腺体构成,伴丰富的纤维间质。有少量黏液分布于腺腔样部位,肿瘤间质含大量Ⅳ型胶原。可分为高分化与低中分化导管腺癌,高分化导管腺癌主要由分化较好的导管样结构成,内衬高柱状上皮细胞,有的为黏液样上皮,有的具有丰富的嗜酸性细胞质,此癌性腺管有时与慢性胰腺炎时残留和增生的导管很难鉴别;中分化导管腺癌由不同分化程度的导管样结构组成,有的与高分化腺癌相似,有的可出现实性癌巢。低分化者则仅见少许不规则腺腔样结构,大部分为实性癌巢,,可从未分化小细胞到瘤巨细胞,甚至多核瘤巨细胞,有时可见到梭形细胞;在有腺腔样分化的少区域,可有少量粘液,肿瘤的间质含有丰富的Ⅰ和Ⅳ型胶原。
2、特殊类型的导管起源的癌
①多形性癌:亦称巨细胞癌,可能为导管癌的一种亚型。由奇形怪状的单核或多核瘤巨细胞,甚至梭形细胞构成,有时可类似于破骨细胞的巨细胞或绒癌样细胞。瘤细胞排列成实性巢状或呈肉瘤样排列。
②腺鳞癌:偶见于胰腺,可能为胰管上皮鳞化恶变的结果。肿瘤由腺癌和鳞癌成分。纯粹的鳞癌在胰腺相当罕见。
③粘液癌:切面可呈胶冻状,极相似于结肠的胶样癌。光镜下,肿瘤含有大量粘液,形成粘液池。细胞可悬浮其中或散在于粘液池的边缘。
④粘液表皮样癌和印戒细胞癌:在胰腺中偶可见到。
⑤纤毛细胞癌:形态与一般导管癌相同,其特点是有些细胞有纤毛。
3、腺泡细胞癌: 仅占1%,肿瘤细胞呈多角形、圆形或矮柱形。核圆位于基底部。瘤细胞排成腺泡状或条索状,胞浆强嗜酸性颗粒状。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均显示瘤细胞的腺泡细胞特征,如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酶原颗粒。腺泡细胞癌主要转移至局部淋巴结、肝、肺或脾。
(1)腹痛
疼痛是胰腺癌的主要症状,不管癌位于胰腺头部或体尾部均有疼痛。除中腹或左上腹、右上腹部疼痛外,少数病例主诉为左右下腹、脐周或全腹痛,甚至有睾丸痛,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当癌累及内脏包膜、腹膜或腹膜后组织时,在相应部位可有压痛。
(2)黄疸
黄疸是胰腺癌,特别是胰头癌的重要症状。黄疸属于梗阻性,伴有小便深黄及陶土样大便,是由于胆总管下端受侵犯或被压所致。黄疸为进行性,虽可以有轻微波动,但不可能完全消退。黄疸的暂时减轻,在早期与壶腹周围的炎症消退有关,晚期则由于侵入胆总管下端的肿瘤溃烂腐脱,壶腹肿瘤所产生的黄疸比较容易出现波动。胰体尾癌在波及胰头时才出现黄疸。有些胰腺癌病人晚期出现黄疸是由于肝转移所致。约1/4的病人合并顽固性的皮肤瘙痒,往往为进行性。
(3)消化道症状
最多见的为食欲不振,其次有恶心、呕吐,可有腹泻或便秘甚至黑便,腹泻常常为脂肪泻。食欲不振和胆总管下端及胰腺导管被肿瘤阻塞,胆汁和胰液不能进入十二指肠有关。胰腺的梗阻性慢性胰腺炎导致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也必然会影响食欲。少数病人出现梗阻性呕吐。约10%病人有严重便秘。由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而致腹泻:脂肪泻为晚期的表现,但较罕见。胰腺癌也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脾静脉或门静脉因肿瘤侵犯而栓塞,继发门静脉高压症,也偶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
(4)消瘦、乏力
胰腺癌和其他癌不同,常在初期即有消瘦、乏力。
(5)腹部包块
胰腺深在,于后腹部难摸到,腹部包块系癌肿本身发展的结果,位于病变所在处,如已摸到肿块,多属进行期或晚期。慢性胰腺炎也可摸到包块,与胰腺癌不易鉴别。
1)体格检查:
(1)胰腺癌患者病变初期缺乏特异性体征,出现体征时多为进展期或晚期。
(2)黄疸 黄疸为胰头癌患者常见体征,表现为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大便颜色变白,小便发黄,皮肤瘙痒。
(3)腹部肿块 胰腺癌患者触及腹部肿块多为晚期,极少能行根治性手术切除。
2)影像检查:
(1)B型超声检查:是胰腺癌诊断的首选方法。其特点是操作简便、无损伤、无放射性、可多轴面观察,并能较好地显示胰腺内部结构、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局限性是视野小,受胃、肠道内气体、体型等影响,有时难以观察胰腺,特别是胰尾部。
(2)CT检查:是目前检查胰腺最佳的无创性影像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胰腺癌的诊断和分期。平扫可显示病灶的大小、部位,但不能准确定性诊断胰腺病变,显示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较差。增强扫描能够较好地显示胰腺肿物的大小、部位、形态、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能够准确判断有无肝转移及显示肿大淋巴结。
(3)增强磁共振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不作为诊断胰腺癌的首选方法,但当患者对CT增强造影剂过敏时,可采用MR代替CT扫描进行诊断和临床分期;另外,MRCP对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具有明显优势,且与ERCP、PTC比较,安全性高,对于胰头癌,MR可作为CT扫描的有益补充。
(4)上消化道造影:只能显示部分晚期胰腺癌对胃肠道压迫侵犯所造成的间接征象,无特异性。目前已为断面影像学检查所取代。
3)血液免疫生化检查:
(1)血液生化检查:早期无特异性血生化改变,肿瘤阻塞胆管可引起血胆红素升高,伴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酶学改变。胰腺癌患者中有40%出现血糖升高和糖耐量异常。
(2)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胰腺癌血清中CEA、CA19-9升高。